代简王朱桂:宠妾灭妻,抛子弃孙,伙同宠妾庶子虐待嫡脉三代

钱越说史 2024-05-13 13:10:13



魏国公徐达作为大明的开国元勋,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亲密的战友和头号战将,更是儿女亲家,位列《皇明祖训》十二家皇亲之一。徐家有三个女儿被册封为亲王妃,长女为燕王妃,也即后来的仁孝文皇后,幼女为安王妃,次女则是代王朱桂的王妃。关于这位代王妃徐氏,《明史》称她为人骄纵善妒,仗着姐姐、姐夫是帝后,毫不将朱桂这个代王放在眼里,在府中兴风作浪。最终朱桂忍无可忍,将她们母子放逐到了王府之外进行安置。

“王妃中山王徐达女,仁孝文皇后妹也,骄妒,尝漆桂二侍女为癞。事闻,帝以中山王故,不罪。桂移怒世子逊煓,出其母子居外舍。”(《明史·代王传》)

事实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来聊聊代王朱桂后院的那些是是非非。

宠妾灭妻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二十二日,中山武宁王徐达嫡次女(继室谢氏所生)被册封为代王妃,嫁给时年18岁的朱桂。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十月,嫡长子朱逊煓(音tuān)出生,此后近十年间再无子嗣出生,直到建文四年(1402年)才有庶朱逊(火民)才降生。

代王朱桂剧照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徐达庶次子徐膺绪被突击提拔为大同护卫世袭指挥佥事,负责护送妹夫、妹妹一家子之国大同,充当朱桂掌控大同三护卫的班底。

所以不管是出于少年慕艾也好,亦或是政治需求也罢,洪武时期朱桂夫妻应当是和谐的。可建文朝突然而来的囚徒生涯,让一切美好随风而逝。

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即建文四年)底,刚得以复爵的朱桂突然上疏四哥,请求比照奉天靖难功臣之例,册封自己小妾徐氏的生父徐忠为指挥使。徐忠在靖难之中是否立有功劳呢?答案是不仅没有,反而站在了燕军的对立面。所以这一奏请可谓是在怼着朱棣的脸疯狂输出,不出意外地换来了皇帝训斥的诏书。

“(十二月)辛未……赐代王桂书曰:‘吾弟言女户徐忠欲得如奉天靖难功臣例,升指挥使。徐忠本党附群奸,以危我者,为吾弟故释之不问。而忠犹妄觊非分之恩,且忠何功欲得升官?朝廷以名爵为激劝,有功者不敢吝,无功者不敢滥,惟其至公,乃足服众。今若无功滥予,将来何以使人?旧制:女户但授百户。今授徐忠以百户,庶几不违皇考家法。’”(《明太宗实录》)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女户”。《辞源》对女户的注释为:“唐宋时家无男丁由妇女为户主的民户”,即无夫、无子的寡妇才能成为女户。明代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女户被列入“畸零户”,成为“免役户”,不用服劳役。此外还有几种非主流女户:抬轿女户(女轿夫)、宴乐女户(主要设于衍圣公府)和宫廷女户(从民间选秀入宫廷当差),这几种女子所属的家族也能享受一定优待政策,故也被称为女户。

宫廷女户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朝天女户,所谓的“朝天”意即朝见天帝,特指那些殉葬的宫女,作为补偿朝廷会赐予其家族百户官职。

明代宫女剧照

明初,明太祖为巩固皇权实施与勋贵联姻,王妃大都出自勋贵之家。可蓝玉案后,为确保皇位传承有序,不再着意与勋贵联姻,转而将目光投向中层军官,此后有七位王妃出自都督、指挥使、兵马指挥之家。若是授予徐忠指挥使之职,等同于将徐小妾的地位提升到王妃一级。

不论是出于政治考量,还是私人情感,朱棣都不会同意授予徐忠指挥使一职,让徐小妾压小姨子一头。不过他内心估计对朱桂有所歉疚,所以没完全否决。正好徐忠应当有姐妹或女儿入宫为宫女,他家属于宫廷女户(非朝天女户),于是网开一面,比照朝天女户给了一个百户。

能让朱桂如此对待,徐小妾在囚徒生涯中必然给了温暖与关怀,以至于被其视为白月光,且对她的宠爱经久不衰。朱桂共有十一子,除嫡长子外皆为庶子,其中四人为徐小妾所生,分别为:第三子潞城王朱逊(火宁)、第四子山阴王朱逊煁(音chén)、第七子宣宁王朱逊炓(音liào)和第八子怀仁王朱逊焴(音yù)。

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朱桂次子广灵王向明宣宗朱瞻基奏称自己母子“失意于父,日被苦毒,欲置之死”,希望皇帝能允许他们母子二人出居山西行都司衙门以保全性命。这背后是徐小妾的算计,想要排除朱逊(火民)这个绊脚石,为朱逊(火宁)进位扫除障碍。关键朱桂不仅听从,还主动配合。

正统六年(1441年),又爆出因朱桂有了新宠:荣花和菊花,徐小妾妒火中烧“粪其鼻口,漆其身成癞,已而傅药溃烂之”。更绝的是还唆使卫卒阴仲谦勾引二人与其私奔。事情暴露后,明英宗被气得几欲吐血,可在朱桂庇护下,做出这等令皇室蒙羞勾当的徐小妾竟得以全身而退。

此时徐小妾已经年老色衰,朱桂虽然充分发挥了男人至死是少年的特点,另觅新欢,但关键时刻却没有喜新厌旧,坚决站在了她这一方。从另一方面来说,徐小妾才是代王一生的真爱。

徐小妾的幸运却是代王妃徐氏的不幸。朱桂认定自己四年的囚徒生涯是受四哥牵连,自家王妃与燕王妃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故对代王妃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捕获朱桂之心的徐小妾趁虚而入,企图取而代之,请求封自己父亲为指挥使便是其中一环。不过此时大姨姐贵为帝国皇后,母仪天下,又与四哥感情笃厚,故而他也不敢太过造次,最多就是刻意冷落对方。

代王妃的胞姐仁孝徐皇后剧照

天有不测风云,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崩于南京,年仅四十六岁。对代王妃来说,不仅失去了亲姐姐,也失去了最重要的靠山。有鉴于此,徐小妾开始发力,窜梭朱桂干出“宠妾灭妻”之事。徐皇后虽然不在了,可代王妃是当朝皇帝小姨子的身份摆在那,朱桂也不敢一杀了之,只是将其驱逐出府,任其自生自灭。

“甲辰,代府左长史戴礼奏:…昔王世子失爱于王,令与其母异居…”(《明宣宗实录》)

父子反目

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七月,刚继位的朱棣召代王朱桂进京。八月十一日,朱桂携嫡长子朱逊煓抵京,正式朝觐新帝,承认其合法地位。

永乐二年四月初四,明成祖下诏册立太子,同时大封宗室,男性宗室成员不管是否符合受封条件,大都被授予爵位。12岁的朱逊煓被册封为代世子,正式确立代藩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身份。

世子,又称冢子,《左传·闵公二年》云:“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在家天下时代,世子是藩国的根本所在,传承有序的保障,理应获得最好的资源。

然而有“爱屋及乌”,“恨屋”自然也会“及乌”。母亲遭到怨恨,身为儿子的朱逊煓待遇自然好不到哪去。仁孝徐皇后去世后,代王夫妇之间的矛盾随即大爆发,连同刚行过冠礼的朱逊煓一道被驱逐出王府。

《明宣宗实录》提及“潞城等王及故世子之子年皆长成未尝读书”,可见朱桂对子孙的教育完全没放在心上,而朱逊煓的脾气本就更多地遗传了其父。有感于遭受不公待遇的他,少年心性发作,完全不顾“父为子纲”之类的约束,在之后年余之中,屡屡为母亲不平,为自己叫屈,以至于父子之间闹得势如水火。多次冲突之后,性子暴虐的朱桂甚至打算直接打杀这个“逆子”。

代王府棂星门

永乐七年(1409年),有感于一个不好就会小命不保的朱逊煓,趁机逃出大同,赶赴北京向正在此为第一次亲征漠北做准备的四伯兼姨父求救。

宗室非奉旨不得离开藩地,朱逊煓以出逃的方式赴北京,显然不可能得到旨意,何况赴京的目的是以子告父,此事瞬间在北京引起轩然大波。

意识到朱桂父子间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事态严峻,明成祖在了解前因后果后,不得不在百忙之中腾出手来为弟弟收拾残局,于九月二十七派人送朱逊煓回大同,并带去一封措辞严厉的敕书:

“丙申,敕代王桂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尔不能以礼正家,惑于妇言,陷世子于恶。且世子未有极恶大过,尔必欲杀之?屏居于外,使惶惶无依,为人父者,此独何心?古语,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兹遣人送世子回,用全尔父子之恩。尔其改过自新,谨守礼法,不可复蹈前失。”(《明太宗实录》)

常言道有后妈就会有后爹,广灵王朱逊(火民)遭遇便是一例。何况是本就被恨屋及乌的代世子朱逊煓,在徐小妾的眼里既嫡又长便是原罪,在她的煽风点火下,父子之间的矛盾变得犹如天雷地火一般不可调和。

朱逊煓父子的矛盾并没有因皇帝的介入而消弭,只不过此后明成祖时不时的便会将目光投过来,给予朱逊煓必要的关心,才让他的日子稍稍好过了些。

永乐十六年(1418年)十二月初三,朱逊煓去世,年仅26岁,朝廷按郡王礼仪为其治丧,并赐谥号曰“悼戾”,称悼戾世子。

明代世子、郡王冠服

谥法“中年早夭曰悼”,“未中早夭曰悼”,“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故此“悼戾”是一个标准的恶谥。之所以被赐予这个谥号,是因为朱逊煓“狠傲荒淫,违越礼法,不顺其父”(《明太宗实录》),说穿了就是面对父亲的暴行,他奋起反抗了。

漠视嫡孙

朱逊煓虽死,可朱桂对他们母子的积怨未消,皆因代王妃还活着,而朱逊煓身后留有二子一女。因着上两代的恩怨,三个幼小的嫡脉孙辈也成为他憎恨的对象,对他们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祖孙四人生活在宫外,靠着身边的内使耕作才勉强过活,进学读书更是无从谈起。

直到宣德元年(1427年)九月,新任代藩左长史戴礼目睹代藩的种种乱象又进谏无门,愤而上疏朝廷阐明内情,才引来明宣宗的关注。他给朱桂这位叔祖去信,对代王父子提出严厉批评,要求他对子孙“存仁厚之心”,让他从“王府禄米内岁拨三百石给故世子之子”,让他们衣食无缺,同时让王府官属教习其读书。世子二子随即获得赐名:朱仕壥(音chán)、朱仕墰(音tán)。其时朱仕壥年已14。

宣德二年(1427年)三月,朝廷收到一封来自朱仕壥的奏疏,称祖母代王妃徐氏病剧。估计代王父子并不怎么将明宣宗的敕书放在心头,没有给予救治。于是明宣宗再次下敕,要求潞城王朱逊(火宁)劝谏父亲善待王妃,给予医药进行救治。

次月,重病缠身的代王妃徐氏,自知寿数将尽,她深深明白一旦自己故去,三个孙辈日子将更难挨,遂临终前上疏朝廷,为他们讨要名分。明宣宗闻讯为之恻然,经过朝议册封朱仕壥为代世孙,其弟朱仕墰为镇国将军。

代王府承运殿

五月十七日,凄凉了半生,自觉已经完成对孙子的抚育,可以告慰儿子在天之灵的代王妃徐氏撒手人寰。朱仕壥兄弟顿时失去了最大的依靠,刚有起色的人生,再次陷入低谷。

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代府长史戴礼奏称,自任职以来,从未见过世孙一面。连代藩文官之首的长史都没见过本藩继承人,可见朱仕壥有多不受祖父待见,以至于存在感如此之低。关键他在奏疏中还提到因代王年老久病,无法理事,此前府事全凭凭广灵、潞城诸王处置,而非身为继承人的代世孙。为此打抱不平称,而今广灵王奉母外居,潞城而下诸王亦以成婚外居,无人理事,世孙年已十八,希望陛下能让其代理国事。

然而宣德及正统初年,朱桂还屡屡带着幼子微服出行,当街化身铜锤狂魔,手持大杖斧锤对无辜百姓进行无差别殴打,可见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戴礼称朱桂“年老久病,无法理事”,基本是为尊者讳的托词,实乃他见代藩内部不堪,世孙处境堪忧,而想将世孙推到前台进行保护,顺便稍稍清朗一下代藩。明宣宗闻歌知雅意,同意由朱仕壥代摄王府诸事。

朱仕壥虽然获得了署理府事的权力,但代王朱桂依然健在,很多事情绕不过他,加上徐小妾母子的掣肘与打压,其处境并未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改善。

比如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代世孙妃杨氏,随即选定同为西城兵马副指挥的杜文之女为继室。然而堂堂代藩第一顺位继承人竟然窘迫到连个婚都结不起,不得不于正统六年三月上疏朝廷,请求支援,才得以顺利完婚。

再比如朱逊煓去世后,代世子的册宝、冕服被徐小妾公然收藏,拒不交给朱仕壥。要知道世子册宝、冕服代表着继承人身份,竟在一个宠妾手里,上下失序至此也是没谁了。更令人无语的是,当明英宗降敕严令徐小妾交出世子册宝、冕服后,朱桂竟直接向朝廷奏报两样物件都已毁于火海。明英宗内心直呼信了你的鬼,但还真拿朱桂这个老家伙没办法,只能劝朱仕壥忍让为上。

然而宣宁王和怀仁王在母亲徐小妾的蛊惑下,仗着父王宠爱,多次在朱桂面前离间嫡脉祖孙关系不说,还阻挠王府文武官员参见世孙,又率人打上门去用砖石、铁锤打破世孙府门,意图加害朱仕壥。此举惹得明英宗大为光火,却又不得不为他们擦屁股。

少年明英宗剧照

正统五年(1440年)五月,一下给代藩下了四道旨谕,一面安抚朱仕壥,一面严厉警告代王、宣宁王和怀仁王。朱桂亲支是长辈明英宗还算客气,对对宣宁王和怀仁王这两位“叔祖”,就没这么客气了,直接了当的指出其种种过错,重点列举了二人欺压世孙的种种恶行,措辞严厉的警告二人:

“《祖训》离间亲亲,明有正条。尔二人自今宜存念至亲,洗心易虑,务隆敦睦,毋蹈前非仍。”(《明英宗实录》)

可见徐小妾一直存有夺嫡之心,而这背后少不了代王朱桂的默许与支持。有鉴于此,明英宗在敕书中特意强调代藩国事由代世孙处理,代王妃嫔不许干预,遇有难以处置的可具实上奏,朝廷自有主张。

未曾想徐小妾野性难驯,眼见无法除掉世孙,有动起了其他歪脑筋。

正统八年(1443年)二月,大同总兵、巡抚等当地方面大员,纷纷上疏称二十二日夜,代世孙仓皇逃入都司衙门避难,其称宣宁王之母徐氏在世孙府门口撒泼,口口声声表示要杀了自己。

明英宗闻之大为惊骇,去信给朱桂,对其作出严厉警告,要求其好好管教徐小妾母子,否者休怪我不客气了。

事情的起因是,徐小妾眼见代王垂垂老矣,世孙春秋鼎盛、子嗣绵长,自个亲儿子袭封无望,本着为儿孙积累家产的目的,疯狂盗取王府财产转移给宣宁王、怀仁王这两个幼子。为防露出马脚,还鼓动朱桂上疏朝廷谎称强盗入宫抢走大量财宝。本以为就是走个过场,没想到皇帝十分重视,指令大同地方大动干戈缉拿蔑视宗室的狂徒。眼见事情即将败露,徐小妾竟然恶向胆边生跑去威逼世孙,以求自保,这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事发之后,明英宗严令徐小妾自后“不许擅出宫门”,如有违反,必然以祖宗之法处置不宥。

经此一事,徐小妾终于老实了。

阿越说

正统十一年(1446年)十二月十二日,代王朱桂薨逝,在位69年(包括建文朝的庶人岁月),享年73岁,是明太祖朱元璋诸子中最长寿的一个。明明是个恶魔,身后却获得了“简”这个褒奖。

对于朱桂的故去,朱仕壥内心应该是五感杂陈的,压在身上的那座名为祖父的大山就此倒塌,终于不用再整日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小命不保了;可不管怎么说,自己身上毕竟留着他的血脉,也是自己成为代藩话事人的法理所在。

代王府全貌

正统十三年(1448年)正月初八,朱仕壥被册封代王,在世孙位置上熬了20年的他终于熬出了头,顺利袭封代王爵位。连带着他苦命的老爹悼戾世子朱逊煓也沾了光,被追封为代王,改谥曰“戾”。然而多年的压抑生活,让他养成了懦弱的性格,不仅对武将卑躬屈膝,连本支宗室都压制不了,以至于天顺年间朝廷因大同负担过重,决定外迁部分代藩宗室时,下面的郡王各怀小心思,吵吵嚷嚷经年,最终在朝廷的协调下才得以完成此项工作。

而作恶多端的徐小妾,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封为代简王夫人,此后估计还活了好些年。委曲求全,苦心抚养孙辈的代王妃徐氏,却去世于宣德二年(1427年)。只能说好人不长命。更悲催的是因为都姓徐,后世将二人混淆了,以至于本就尝尽苦难的代王妃,又给那位徐小妾给背了锅,被后人所唾弃。

相关文章

代简王朱桂:大同百姓的梦魇,令大明六代皇帝头痛不已的刺头

代王朱鼐钧:代藩唯一一次兄终弟及,为立嗣引发代藩与朝廷的对立

一派祖师、一代宗师张三丰是否确有其人?蜀献王朱椿文集给出答案

鲁荒王朱檀:明太祖钦赐恶谥,令皇室丢脸、子孙蒙羞的荒唐王爷

周定王朱橚:矢志钻研医学,活人无数的科学家,似甜实苦的一生

2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