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起义军有多狠!看看他们攻占朱元璋老家做的那些事就知道

在红墙说史 2024-03-14 22:39:24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花费重金打造的凤阳皇陵,在经过200多年风光以后,竟然被一群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农民起义军给毁了,估计此时的朱元璋真想跳出来,将自己的无能的子孙朱由俭痛打一番。

1640年,明末起义军按照荥阳大会的分工,李自成和高迎祥、张献忠合兵一处,迅速往东南方向挺进。他们接连破密县、上蔡等地,很快到达汝宁府(今河南汝南)。

他们在这里兵分两路,分头进攻凤阳。一路由高迎祥率领,由新蔡、寿州(今安徽寿县)趋凤阳。另一路由李自成和张献忠率领,往东直取颍州(今安徽阜阳),由颍州再东取凤阳。

正月十一日,李自成和张献忠率兵包围了颍州,知州尹梦鳌和通判赵士宽督众防守,致仕兵部尚书张鹤鸣也协力防御。

李自成等在城外的一高楼上用火炮猛攻,城内守军抵挡不住,城很快被攻陷。守城的官员表现得很有气节,城陷后仍督众巷战,后受重伤,投水而死。

尹梦鳌家死七人,只有一个在襁褓中的幼子未死,官印也没丢失。

赵士宽在城陷后仍用金簪募勇士,誓死御敌,力竭投于河中。他的妻子自缢,两个女儿也随其母自缢而死。

张鹤鸣已85岁,原属于魏忠贤阉党,被农民军倒悬在一棵大树上,作为靶子被乱箭射死。他的儿子张大同抱尸大哭,立被农民军杀掉。他的弟弟张鹤胜年八十二岁,也“骂贼而死”。

颍州乡绅有多人被杀,“生员死者七十七人”。

当张鹤鸣被吊在树上的时候,一个农民军士兵朝他身上捅了三刀,并指着他说:“你还能再用皮鞭抽打我的脊背吗!”

可以看出,农民军中确实有一些曾为明军士兵的人。

李自成接着赶到寿州,和高迎祥合兵一处,一起向凤阳进发。他们先挑选300名精明强干的军士,有的扮做商人,有的扮做车夫,预先进入凤阳。他们在凤阳卖布匹、果枣之类,分别投宿在各旅店。

还有的人扮做僧人、道士,在凤阳四处游走,将凤阳的驻军情况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凤阳是明王朝的所谓“龙兴”之地,明初即定为“中都”。

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都葬在这里,也就是所谓凤阳皇陵。朱元璋小时的家境十分穷困,他的父母死时都是草草安葬了事。

朱元璋为此一直很愧疚,称帝后便在凤阳大兴土木,不仅把他父母的陵墓修建得富丽堂皇,而且建造了一些和京师差不多的宫殿。

自明初以来,这里一直有重兵驻守,设有中都留守司,辖八卫和一个千户所,驻有所谓班军、高墙军、操军和护陵新军等。这里还驻有一巡抚和镇守太监。

凤阳巡抚常驻淮安,兼掌运河漕运。当农民军再次进入河南时,一些大臣就估计到可能会进入凤阳。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为此上奏,请早作防备。

朝廷也没有什么大的举措,只是发了一纸敕令,要凤阳巡抚杨一鹏在要害处及早设兵防守。杨一鹏年老多病,也没采取什么切实有力的措施。

令一般人不解的是,当李自成等农民军向凤阳逼近的时候,这里的老百姓对朱明皇帝并没有特别的厚爱,而是向农民军通风报讯,迫切希望农民军能早日赶来。

据史料记载:“凤(阳)之穷民,远几百里相邀,具以册授贼:某家富厚,某处无兵。于是,贼遂拥众焚劫,震动祖陵。”

送信的士兵还将书信丢在路上,表示要和农民起义军联合,一起来攻打凤阳。

据记载,在农民起义军攻破凤阳的头两年,在凤阳突然出现“恶鸟数万。”

这种鸟的头像兔子,身子像鸡,足像老鼠,长相奇异。人们不知道这种鸟叫什么名字,深感惊奇。有的人则认为是不祥之兆。尤其是这种鸟的肉很肥嫩,但一嚼它的骨头,人就会立即死去。

人们就更为这种鸟的出现而增添了几分恐怖。

就在崇祯八年的元宵节那天,凤阳的老百姓也像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那样欢度节日的时候,农民军突然赶来,犹如自天而降。这天早晨大雾弥漫,农民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赶到凤阳。

当地守官还蒙在鼓里,有人报讯说来了农民军,竟还被打了一顿板子。突然间外边一片喧嚷声,秩序大乱,官员们才知道农民军真的来了。

扫地王和太平王最先赶到,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大队人马随后源源赶来。他们越城而入,马上焚烧了皇陵享殿。

凤阳留守朱国相,千户官陈弘祖等人仓促迎战,很快被农民军击溃,他们也都死于战阵。李自成放火焚烧了龙兴寺。

这是朱元璋曾出家当和尚的地方,后被改名龙兴寺,朱元璋曾亲书“第一山”。驻守的官员被杀的被杀,投降的投降,守兵则绝大部分不战而降。

农民军很快就完全占领了凤阳。知府颜容暄身穿囚服,藏在狱中,打算乘农民军释放囚犯之机逃出,被农民军认了出来,立即被杖杀。

李自成下令毁掉所谓“凤阳高墙”,将宗室犯人也全部放出。农民军还挖掘了皇陵的墓葬,似乎是想借以挖掉“龙兴”的风水。

关于皇陵被掘毁一事,地方官害怕因此加重失守罪责,则只报告享殿等被烧,未说陵墓被掘。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农民军在凤阳曾打出了“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数种史书和一些明廷官员的题本都曾说到此事。

据有的史书记载:“……自称古元真龙皇帝,盖(张)献忠也。”此事大体可信,因为后来当杨嗣昌督师时,崇祯帝曾给他下过密谕,因张献忠“曾惊祖陵”,其他的人都可以宽宥,只有张献忠“罪在不赦”。

看来,农民军首领确曾在凤阳改元称号。但这只是偶一为之,在此后的六七年间再没有看到类似旗号。

当明王朝被推翻的最后一两年,李自成和张献忠才又分别打出了类似的旗号。至于“古元真龙皇帝”的用意,颇令人费解,学者们至今未得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如果说农民军要恢复元朝,显然不合常理;如果说农民军以此来为被明朝取代的元朝复仇,似乎亦无此必要。笔者以为,以下解释可能更接近实际:古人大都很迷信,当他们自己还不是所谓“真龙皇帝”的时候,就需要借古代的“真龙皇帝”以自壮。

在中国古代,挖坟掘墓被认为是很坏阴德的事,更何况挖掘的是当今皇帝的祖陵,难免有些人犯思忖,担心遭受报应,于是就打出“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用被明朝推翻的“真龙皇帝”来弹压当今江山不稳定的皇帝。

农民军在凤阳尽情发泄对明朝皇帝的仇恨,不仅大肆焚烧宫殿建筑,而且还烧掉了陵区松树三十余万株,大火连烧数日,“光烛百里”。

有的农民军“剖孕妇,注婴儿于槊”,对明宗室的一些成员大举屠戮。

张献忠还抓到十二名善于弹唱的小太监,要他们奏乐伴酒,真有点飘飘然、忘乎所以了。

李成居然也向张献忠索要这种小太监。张献忠不肯,两人为此弄得老大不愉快,几乎决裂。

凤阳被攻陷的消息传到京师后,崇祯皇帝十分震惊,立即罢免经筵,素服避殿,遣官告天地社稷,自己亲自到太庙中哭祭,命驸马都尉王诜等行祭慰礼。

皇帝的祖陵被毁,这对崇祯皇帝来说是个很大的精神上的打击。兵部尚书张凤翼惊恐万状,立即上书请罪。崇祯皇帝命他“戴罪视事”。

凤阳巡抚杨一鹏被下狱处死,巡按凤阳御史吴振缨被逮系下狱,遣戍边地。

鉴于农民军长期不得平息,崇祯皇帝于当年十月发布了颇为沉痛的“罪己诏”:

朕以凉德,缵成大统。不期倚用匪人,边乃三入,寇则七年。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诎,而征调未已;闾阎凋敝,而加派难停。中夜思惟,不胜愧愤。今调劲兵,留新饷,立护元元,务在此举。唯是行间文武吏士,劳苦饥寒,深切朕念。念其风食露宿,朕不忍安居深宫;念其饮水食粗,朕不忍独享甘旨;念其披坚冒险,朕不忍独衣文。择此十月三日,避居武英殿,减膳撤乐,非典礼事,惟以青衣从事。与我行间文武吏士甘苦共之,以寇平之日为止。文武官员各省愆淬厉,用回天心,以救民命。

这篇奇文的确很能博得人们的同情,所以直到崇祯皇帝丢了江山时,人们仍然认为他是个不坏的皇帝。无怪乎有的学者称他为“汲汲邀誉的专家”了。

仔细看一下这篇“罪己诏”就会发现,他并没有“罪己”,而是把责任都推在“倚用匪人”上,即臣下身上。

对民间凋敝和加征之苦等情事,看来他都知道,并且很清楚,但就是没拿出什么切实的解决办法。

至于“减膳撤乐”之类的举动,充其量也只能换来点同情,而对挽救明王朝的危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农民军在凤阳待了三天,明军就从各个方向赶来。张献忠自为一军,南下卢州。

李自成和高迎祥一起西走河南,继而辗转返回陕西。

3 阅读: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