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发财机会集中在南方这几个城市,老板别再往北方跑了

杰皓聊量子 2024-10-24 22:45:18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经历显著变化,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老龄化这一趋势,犹如一场悄然降临且不断加剧的风暴,愈发明显地呈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数据层面来看,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和研究,近年来中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持续攀升,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以东部沿海的某发达城市为例,过去十年间,老年人口的数量增长了近 30%,这一数字令人震惊。

从社会层面分析,老龄化带来了诸多挑战。养老负担的加重,使得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养老院的床位供不应求,许多老年人无法得到妥善的照顾。在医疗领域,老年病的诊治和护理需求急剧上升,医院的资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比如,一些中小城市的医院,由于缺乏针对老年病的专业科室和医护人员,导致老年患者就医困难。

从经济角度审视,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大量劳动力逐渐步入退休年龄,年轻劳动力的补充速度难以跟上,这对依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许多工厂出现招工难的现象,生产效率下降,企业的竞争力减弱。

从文化角度而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年轻人就业压力的增大,子女陪伴和照顾老人的时间减少,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在一些农村地区,老人独居的现象日益增多,他们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

2020年,上海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达23.4%。如果将1963年视为婴儿潮的起点,那么2023年则可被视为老年人潮的开始。在这一年中,上海的老年人口进一步增加,三个人中就有一位为老年人。这种现象引发了关于住房和家庭构建的广泛关注。在如此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考虑到老年人购房和结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这个问题不容忽视。同时,我们还需关注到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通常这些地方也面临着人口外流的问题。

北方地区正经历人口外流,人口主要流向杭州、长沙、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其中深圳的年轻人口比例最高,每100人中仅有5位老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大规模南迁的趋势意味着,如果做老板的计划开设公司或拓展业务,务必将重心放在南方市场,而非北方地区,避免逆流而行。

如果有2个人分别在河北和浙江经营4S店。十年来,河北的店铺已经破产,而浙江的生意蓬勃发展。这种现象屡见不鲜,选择错误的地理位置可能比选择错误的行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了解经济发展热点至关重要。

当前,北方地区的整体人口呈现加速下滑趋势,而南方的小城市同样面临人口流出的问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建议避开两个区域:一是北方地区,尤其是在市场发展方面。然而,对于资源类行业,比如农业,在黑龙江等地发展则没有问题。总的来说,北方地区的人口正在加速流出,而南方小城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市场结构的变动显著,形成了南方强、北方弱的基本格局。

河北省在2022年经历了127,000人的净死亡,同时有153,000人迁出,总体净减少人口28万。这种人口变化反映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形成了一种严峻的“滴血式”下行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省在同年净增人口57万,显示出南北之间的人口差异显著。

从多个地方的情况来看,以山东为例,该省在2016年出生人数达到107万,出生人数明显超过死亡人数,意味着在社会经济结构上有一定的活力,能够提供107万套住房。然而,自2017年起,出生人数持续下降,尤其是育龄妇女数量显著减少,导致死亡人数逐渐超过出生人数。2021年,出生人数仅比死亡人数多出2000人,而到了2022年,人口出生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甚至某些小区可能在一年内没有新生儿,反而主要是承办丧事的情况。

在北方地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企业将面临重新评估市场结构的重要性。必须谨慎考虑,不应固守低增长区域,而是积极向南方等更具潜力的市场转移,以免未来失去迁移的可能性和意愿,市场重组显得尤为关键。

北方整体下行,南方的情况如何?

以湖南省为例,长沙在2010年至2020年间人口增长了300万,而邵阳则减少了50万。邵阳的人口流失情况甚至不亚于东北的某些城市,因此南方的小城市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逊色于北方,这样的情况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河北的城市更为严峻。以四川的内江为例,该市目前人口约为300万,但每年却有66万人的流失。这意味着每年有6万人选择离开,主要是年轻人才。由此可见,南方的小城市面临的人口流失问题与北方城市同样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的人口动态给予高度重视。

不得不承认,人口负增长将长期存在。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女性的生育率仅为1.09,远低于国际水平。如美国的生育率为1.66,而我们的生育率已从1963年的高峰期逐步下降。此外,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这对经济追赶美国造成了严重挑战。因此,必须关注这一问题。中央政府明确指出,要以高质量的人口发展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如果我们放弃对人口数量的关注,实际上也无异于放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房地产行业的下行趋势保持高度警惕。目前,关于生育补贴的讨论在今年两会中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只有依赖于婴儿出生率的提升。生育率的回升将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关键。因此,必须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做好充分的预判与准备。

内容来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