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姚广孝临终遗愿:朱棣为何如此为难?

满船清梦历史 2024-09-16 13:28:48

姚广孝很长寿,他活到了八十四岁,这在古代算是长寿了!

临终前,永乐大帝朱棣特地赶来看望这个他一生中唯一的知己。

这个富有大才和治国理政之人帮助自己夺得皇位,却什么都不要;权谋水平超出自己甚多,但却一直有分寸,他是上天送给朱棣的一件宝物,也是朱棣的恩人。

双方的最后一次会面,聊了很久,姚广孝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朱棣也知道。

“陛下,我想求你一件事”,姚广孝缓缓开口道,此时的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

如果换作别人,在帮了他那么多忙的情况下,别说一件事,一百件他也会答应,可眼前这个人说出这句话,却让朱棣心头一紧。

因为他太了解姚广孝这种人了,能让他开口求人太困难了,可能比帮他夺取皇位还要难。

但这个人却又是他此生唯一的朋友,唯一的知己,他开口,自己无论如何没有拒绝的理由,朱棣缓缓的点了点头,他似乎知道自己的老朋友想要说什么。

“请陛下放了傅洽吧!”

朱棣并未直接回应,显然这件事仿佛一时半会难以作出抉择。

傅洽何许人也?

傅洽到底有什么魔力,让“黑衣宰相”姚广孝在临终前念念不望的为其求情?又为何让朱棣如此的为难?

当初朱棣在靖难之役取得成功之际,在他摔兵打到京城附近时却停了下来,他在等!

等大侄子朱允炆主动退位或者自我了断!

结果等来的却是一场大火毁了皇宫,而建文帝朱允炆也不见踪迹。

从这时起,朱允炆的下落就成了朱棣的心病。

这多年他派郑和多次出巡,还在朝中秘密安排很多大臣在各地走访,只为了找到大侄子。

因为朱允炆的踪迹一天没有下落,自己这个皇位就坐的不安稳,因为合法正宗的皇帝还在世,朱棣更害怕今后各地打着朱允炆的旗号作乱。

过了没多久,有人举报说:有一个人知道建文帝的下落。

此人正是傅洽,傅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有人举报说就是他安排建文帝出逃的。

不管真假,朱棣果断将傅洽给关了起来,但似乎并没有得到答案,所以傅洽也一直没有被释放出来,被关押着很久了。

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傅洽应该是知道一些建文帝下落的内幕,不然朱棣也不会关押了那么多年而不释放。

姚广孝在临终前提出释放傅洽的要求,朱棣显然是很为难,因为他太想知道朱允炆的下落了,他不会放弃任何蛛丝马迹。

不过看在躺在床上已经快不行的好朋友好兄弟,朱棣虽然是个不喜欢念旧情的人,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要求。

无论如何,对于姚广孝这个恩人、兄弟、知己,在他的弥留之际,说出一句“不行”太残忍了。

朱棣做不到!

姚广孝为什么替傅洽求情呢?

姚广孝和傅洽并不是什么老相识,也并不是因为同职业的原因就去帮助博洽。

思来想去大概只剩下一个原因:自我救赎!

别人造反或是为了权利或者为了利益,可姚广孝协助朱棣造反,却只为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造反成功了,什么也不要,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对他来说:成功就是最好的赏赐。

我证明了我自己,我用结果证明了在这个时代我是可以扭转乾坤的,对于姚广孝来说,这就够了!

他亲眼看到在自己的谋划下,无数人悲惨的命运,尤其是建文帝的臣子和亲属的下场,姚广孝心中是很难过的,他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可他不想害了那么多人,他也曾试图阻止过这些事情,可却无能为力。

在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后,姚广孝曾经叮嘱他千万不能动方孝孺!

姚广孝说出这个叮嘱,除了他知道方孝孺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更多的是想保护方孝孺,对于这种一心为国而且颇具才华的贤人,姚广孝很尊敬。

可最终他发现自己还是做不到保护这些人,因除了了解朱棣的性格以外,姚广孝更知道朱棣作为一个篡位的皇帝需要这么做。

后来的很多年,姚广孝知道朱棣从未放弃过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就代表着今后还会有血胆的一幕出现。他虽不是直接参与者,但这一切却因他而开始。

而同时,释放博洽的言外之意就是彻底了结靖难之事,姚广孝选择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情,他是有很大把握的。

一来他和朱棣之间的关系和情谊摆在那。几十年风雨同舟,俩人之间的感情坚如磐石,他自信朱棣一定会给他这个面子。

二来,此时的永乐大帝朱棣已经用大量事实证明自己是一个历史少有的名君。修大典、下南洋、平安南、迁都,哪件事放在一个帝王的身上都足以名垂青史。

至于朱允炆,早就无法威胁他的地位了。

姚广孝去世后,朱棣信守了承诺,释放了傅洽,不管朱棣是不是真心这样做,至少他完成了对老朋友的承诺。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