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杜牧,便会忆起那首被山西汾酒运用至极的诗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传,全国众多杏花村,皆在论证诗中“杏花村”所指即为当地。至于杜牧是否曾涉足山西汾州,实难知晓。一个地方既有杏林,又有称作杏村的村落,且还有诸多酒坊者,唯有汾阳的杏花村了。然而,此问题并非本文之主题,还是来谈谈杜牧与茶。
郑午昌 杜牧诗意图
杜牧,乃今陕西西安人士,为唐代杰出之诗人、散文家,乃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其于家族中排行十三,依唐人之习,遂被称作“杜十三”。杜牧才华卓异,以济世之才自许。二十岁时,博通经史。二十三岁时,创作出闻名遐迩之《阿房宫赋》。二十五岁时,复写下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二十六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然因其秉性刚直,遭人排挤,于江西等地充任十年幕僚,甚为不得志。三十六岁时内迁为京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再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享寿五十岁。
外放之际,兴利除弊,关怀黎民。其诗歌以七言绝句称著,内容多以咏史抒怀为主,英发俊爽,于晚唐成就颇高。相较李商隐,杜牧之诗歌鲜用生僻之字,多为常见或普通之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质朴之中却又处处展露秀美俊雅,由此亦彰显了杜牧于诗歌创作之上的才华。杜牧被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个性甚强,为人清高且傲气,故而吃亏颇多。其担任监察御史之时,分管洛阳事务。彼时曾任检校司空的李愿被罢官闲居家中,挥金若土,极度奢靡,时常召妓听曲,洛阳之名士纷纷皆往李府趋奉。
一次,李愿邀请当地名流在家聚会。因为杜牧所担任职务的原因,李愿不敢发出邀请。杜牧知道后,就托人转达愿意赴约的意思。李愿不得已而邀请了杜牧。宴会厅里,杜牧一个人坐在位子上,睁眼注视着厅里的妓女。他饮过三杯之后,问李愿道:“听说你这里有一位叫作紫云的姑娘,是哪一位啊?” 李愿指着一位漂亮的艺妓给他看。杜牧凝视良久说:“真是名不虚传,值得一见。”李愿大笑,旁边的艺妓也笑了。随即,杜牧自饮三杯,起身吟诗日: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杜牧的气意闲逸,旁若无人,使在座的人为之一叹。
杜牧一向不拘小节,无论是在官还是隐居,从来都是我行我素。其留传的佳句颇多,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如果不看杜牧的为官路线图,还不知道他在阳羡(今江苏宜兴)做过贡茶督造使。为皇宫供茶把关,这是个不错的职位。顾渚和阳羡都是贡茶产地, 而且距离很近,几乎就属于同一片茶山。在茶还是上流社会的贵重饮品的时代,皇室及贵族几乎垄断了最好的茶山。作为贡茶督造使,杜牧要确保贡茶的质量,除了责任心强、办事认真外,至少需要懂一些茶道。我们不知道杜牧对茶有多少研究,但从他留下为数不多的茶诗看,他还真做了不少功课,
每逢采茶季节,选个春光明媚之日,杜牧邀请宾客聚会于宜兴东南三+ 里的茶山。杜牧和宾客们坐在茶山下的草地上,喝着酒,看着条山上来茶的村姑。因为当时杜牧身体抱恙,不能饮洒,便作诗给大家尽兴,诗中还表示只能以茶代酒。杜牧觉得这日子比在朝中做官强百倍--不用提心吊胆,不用装模作样。他的《茶山下作》说: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
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
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杜牧在宜兴督造贡茶时,曾为茶山题五言长诗,其中有"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荫香作帐,花径落成堆。景物残三,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说尽对茶山景色的留恋,对阳羡茶的赞美,对当时生活的感概。
《张好好诗》局部
杜牧连续担任过四个州的刺史,后从湖州任上回到长安,拜中书舍人, 在汴河题诗一首,其中有句“自怜流落西归疾,不见春风二月时”结果一语成谶。一到京城,杜牧即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