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毛泽东斗争几十年,从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晚年甚至将原因怪罪在两个人的身上,那么,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呢?
蒋介石和毛泽东的身上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但他们却有着不同的人生路。
蒋介石出身于普通盐商,但是也是中等收入家庭。而毛泽东因为父亲勤劳,家中也是富农的程度。在当时的全国状况,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出身状况非常相似,都属于当时中国的中间阶层。
除此之外,二人的教育背景也非常相似。他们两人都没有上过大学,只是接受过中等教育。毛泽东上的师范,相当于现在的中专,而蒋介石读的军校,也只是培训式的速成学校。
他们都是读过几天私塾,也受过一些西式教育的人,所以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在五四期间,他们都属于比较激进的革命青年。
但因为两人走了不同的道路,所以也有了不同的人生。
蒋介石和毛泽东之间的成败,军事指挥上的优劣有着很大的差距。毛泽东没有学过一门军事,蒋介石却是学军事出身。但在考虑问题时,蒋介石总是关注细节,而毛主席非常信任部下,只关注大方向,剩下的事情让部下去完成。
毛主席是诗人,也是农民,这也让毛泽东在军事上相当注重保存实力,也注重战略。往往会有巢湖常人的想象力和魄力,敢于打破常规,也敢于冒险。而蒋介石正与毛泽东相反。
1949年,当蒋介石灰溜溜地离开大陆时,也就意味着他这个人确实是毛泽东的手下败将。对此,他从未反思过自己,反而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在两个人的身上。
他曾破口大骂,自己失去江山,主要是因为两个人。
第一个就是李宗仁。
李宗仁的一生可以用“生涯戎马,晚节黄花”来形容。
他在北伐和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宗仁作为桂系将领,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主动向他示好,结拜为兄弟。
而在这之后20多年的交往中,两人的“兄弟情”也越发“深厚”,甚至到了自相残杀的地步。
蒋介石在达到目的,和李宗仁结为金兰之后,就暴露出了他的本性,他对日渐强大的李宗仁产生了嫉妒和猜疑。
甚至对他产生了刺杀的想法。后来,他迫不得已下野,要李宗仁代理总统,才打消了这一念头。
1949年,国共和谈失败,我军在一夜之间占领了南京,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李宗仁看到内外交困,想到自己如果去台湾,蒋介石定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决定和蒋介石集团决裂,并飞往美国治疗,也由此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在这之前,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的争权夺利,相互厮杀也愈演愈烈。因此,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宗仁。
第二个人就是马歇尔。
马歇尔是美国著名的五星级上将,曾担任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要职。蒋介石却对这个人积怨成恨。
在二战期间,蒋介石还没有和马歇尔打过直接交道,就已经对他没有任何好感了。
蒋介石对美国的援助并不领情。
美国只是提供武器,但支配权还是在美国的手里。而且答应租借给中国的武器很多没能履约运达,美军在华的费用也有一年不付了。就连美国驻华官兵的伙食费,都要由中国政府负担,中国不堪重负,美国却理所当然。
蒋介石只好在日记中发泄他对美国的怨气。
因为这些都和马歇尔主持的美国陆军部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然,马歇尔也很早就看不惯他了。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抗战不利,美国内部已经对蒋介石有很大的意见。不管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军事上他都管理得一塌糊涂。他认为蒋介石和希特勒一样是一个专制的人。
当两人在现实中接触时,这样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1945年冬天,国共双方即便已经进行了重庆谈判,但双方的军事冲突却越来越深。美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不希望双方发生战争,于是便决定通过调停解决国共争端。于是,马歇尔充当和平使者。
1946年1月10日,在他的调解下,国共双方达成停战协定,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双方却因为国民政府改组的问题争执不下。蒋介石会见了马歇尔后,认为他提出的方案很是离奇,坚决不同意。
实际上,美国是在加强蒋介石地位的统治,希望吃掉中共的军队,但蒋介石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看法,不赞同马歇尔的做法。
他始终认为马歇尔没有考虑国民政府的利害,而马歇尔对中共的态度太过于柔和,这让蒋介石非常不满。他坚持用军事手段解决共产党的问题。
后来,蒋介石不顾马歇尔的阻拦坚持发动内战,马歇尔警告他如果不停止进攻,就会上报杜鲁门。可蒋介石仍然没有停下的想法。
私下里,两人也会交往,可两人一谈到共产党的问题,就会忍不住争论起来。马歇尔还拒绝了蒋介石请他当顾问的要求。马歇尔回国之后,对援华也比较冷淡,宣布将会撤出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不会对华进行军事援助。
蒋介石恼羞成怒,在日记中大骂美国不讲信义,说马歇尔顽固不化,刻薄残忍,没有政治常识。
他还把自己内战失败的罪责,推到马歇尔的头上。在他的日记中,毫不掩饰对马歇尔的憎恨。直到1959年,他得知马歇尔中风的死讯后,才感觉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