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有趣的小常识。
清代世家男子妾室的身份从低到高依次为:姑娘(房里人)→姨奶奶→姨太太→侧老太太→侧夫人→侧福晋。
从房里人升到侧福晋需要两个条件:1、必须是家生子,本府里的世代仆役之女。2、育有儿女。
而侧福晋需要丈夫或者家族为其请封,每位男子只能请封一位侧福晋。不管在府里被恭维称为侧福晋的侍妾有多少,实际能被请封的侧福晋名额有且只能一个。
被请封的侧福晋地位仅次于福晋。
亲王、郡王之妻称之为福晋。贝勒、贝子、镇国公以下世爵之妻,称之为夫人。侧夫人地位仅次于夫人。
对比可以得知。袭人在贾府的地位为准房里人,在侍妾这条生态链上处于最低位。
而赵姨娘已经是准侧夫人身份了。赵姨娘生育了一儿一女,本身又很得宠。贾政身边也没有第二个能生的侍妾,贾政也不是很好色的男人,他就一妻二妾。虽然贾政房里只有两个侍妾,但因为另一个各方面都比不过赵姨娘,造成赵姨娘在侍妾生态链上事实最高位。
她自认为自己的地位高于其他房里人,所以各方面福利应该压其他房里人一头。
结果在发送银数额上,赵姨娘这边居然低于花袭人,这是她不能接受的。
别说袭人还不是贾宝玉的房里人,就算她现在已经是,未来能不能称为姨娘姨太太还说不准呢。
鸳鸯就曾警告过袭人平儿,你们以为将来必定是姨娘了,我看未必。
邢夫人给鸳鸯开的条件优厚之处就在于此了,鸳鸯可以一进门就做姨娘。不必和其他房里人一样,苦苦熬时间等主子开恩再升姨娘。过两年再生了孩子,就可以更进一步,做侧夫人。侧夫人地位仅次于老爷太太,可以进祠堂俨然正经主子。故而邢夫人满打满算,一定能硬聘成功。故而连王熙凤也拿不准,在这样优渥的条件下,一向心高气傲的鸳鸯是不是还会不动心。
王府也好,世家也好。往往对外头买回来的奴婢们宽厚,对家里时代仆役更严格。
这点看似诡异其实很好理解。外头买回来的奴婢,她们有家人有亲戚有朋友,苛待她们容易被传闲话,对家族名声有碍。再者万一她们被家人赎回,谁知道将来又辗转流落伺候哪位高官贵族了呢?届时她们在高官贵族那略下几句歹话,没准贾家就得多翻几个跟头,不值当。
但显然家生子的隐形福利更多。比如家生子婢女一旦收房,生儿育女,则有晋升为侧夫人的可能。外面买的就没有这个可能。
家生子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一应事宜都有主人家全权包办,外买的奴婢家人赏钱颇丰,但百事都有自己操办,真论起福利来,其实是比不上家生子的。
比如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可以跟着贾环上学,这是一份高福利的闲差。
假如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活到二十五岁,就可以报给主子,主子就会从婢女中分配一个给他做媳妇。或者给他二十两银子让他在外面找个媳妇。
但花袭人的哥哥花自芳就没法像赵国基一样获得稳定的高福利工作。贾府也绝不会白送一个老婆给他,最多花袭人再从自己的牙缝里抠出几两银帮衬点。
袭人母亲没了贾府给四十两,是因为袭人是外头的、被王夫人钦定的准房里人。
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只给二十两,是因为赵姨娘是家生子出身,她们享受过贾府其他非常多的恩。贾府默认家生子享受的恩典比外来的多,因此定下这个丧葬费标准,其实很合理。探春按规矩办,也很合理。
问题在于,赵姨娘不这么看。
赵姨娘对自己现在的地位待遇一直非常不满,认为自己应该更进一步,要做地位福利仅次于王夫人的副太太。
而且她确实达到了做副太太的所有条件。她是家生子、生育一儿一女、又颇得贾政宠爱、又没有竞争对手。
问题在于,即使岗位空缺,即使条件达标。要不要提拔还是由领导决定的。
贾母也好,王夫人也好,显然都没有提拔赵姨娘的打算。
赵姨娘:我觉得还可以再进步一下子。
贾母王夫人:不,你不想。
赵姨娘:那我就用我的方式“捍卫”我姨娘之首的地位。所有侍妾的用度福利都不能超过我。
探春:你乖乖听话,有没有可能当我公正公平把事做好了后,老太太太太会赏你一个更高的身份?
赵姨娘和花袭人争,是地位之争。她和探春的分歧,是观念分歧。
这是写朱棣不承认自己的不正当上位,把自己强定为正统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