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哀嚎:西方粮商的好日子到头了,中国再也不会给其买单了

弘舟看武器 2024-10-09 22:59:08

长期以来,西方粮商操纵粮食价格,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四大国际粮商。

但如今,中国有了应对之策。

一方面,与俄罗斯签订巨额粮食合同,有了后备大粮仓。

另一方面,我国谷物自给率高,有健全粮食仓储体系,还大力发展智能粮库。

中粮集团实力雄厚,曾在小麦战争中成功砸盘降粮价。

今后我国还将管控粮食进口。

结果就是,西方粮商的好日子到头了,中国再也不会给其买单,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让西方粮商失去对中国市场的掌控。

西方粮商的操纵游戏

在过去,国际四大粮商——美国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凭借着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复杂的产业链布局,几乎垄断了从种子、化肥、农药到粮食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他们不仅掌控着全球大量的耕地和粮食库存,还通过期货市场等金融工具,疯狂操纵粮食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之一,曾一度成为西方粮商眼中的“肥肉”。

特别是在大豆领域,中国由于国内产量不足,长期依赖进口。

西方粮商便抓住了这一软肋,通过操纵大豆期货价格,让中国企业在进口大豆时屡屡吃亏,损失惨重。

中国反击:减少对西方粮商的依赖

面对西方粮商的强势压迫,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

近年来,中国开始逐步减少对西方粮商货物的购买,转而寻求更加多元化、更加安全的粮食进口渠道。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玉米数量大幅减少了97%,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也同比下降了25%,创下了16年以来的最低值。

而在法国鲁昂港,大麦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50%,其中主要是对中国出口的减少。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中国在粮食进口策略上的重大调整。

中国不再单一依赖某个国家或某个粮商,而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确保粮食供应的多元化和安全性。

中国应对粮食危机的后手:与俄罗斯深化合作

在减少对西方粮商依赖的中国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粮食供应来源。

其中,与俄罗斯的深化合作成为了中国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后手。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一系列巨额粮食合同,俄罗斯逐渐成为中国的重要后备大粮仓。

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对华出口的小麦面粉数量同比上涨了350%,占中国进口小麦面粉的65.7%。

俄罗斯还向中国供应大豆、菜籽油、冻鱼、虾蟹、猪肉等多种农产品,并计划开发“肉类专线”,成为中国三大猪肉供应国之一。

这一系列的合作不仅丰富了中国的粮食供应渠道,也为中国在粮食领域的话语权增添了重要砝码。

中国打造自身产粮、储粮硬实力

除了寻求外部合作外,中国还在努力打造自身的产粮和储粮硬实力。

在粮食生产方面,中国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数据显示,中国的谷物自给率高达95%以上,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十八年丰收。

在粮食储备方面,中国更是下足了功夫。

目前,中国已经储备了全球69%的玉米、60%的大米、50%的小麦。

人均粮食占有量也远高于国际安全线。

中国还大力发展智能粮库,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粮食储备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中粮集团的“小麦战争”传奇

在应对粮食危机的过程中,中粮集团作为中国粮食行业的领军企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8年,国际小麦价格暴涨,引发了所谓的“小麦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粮集团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资本实力,果断出手,通过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砸盘的方式,成功降低了小麦价格,让国际粮商血本无归。

这一战不仅让中粮集团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声名鹊起,也为中国在粮食领域的话语权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中国未来对粮食进口的管控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对粮食进口的管控,确保粮食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这一过程中,日韩两国的策略或许能为中国提供一些启示。

日本和韩国都是粮食进口大国,但他们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着独特的做法。

他们通过实施严格的粮食进口管制政策,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收益。

他们还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加强粮食储备等措施,确保粮食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国可以借鉴日韩两国的做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也兼顾本国农民的利益。

通过实施更加精准的粮食进口管制政策,优化粮食进口结构,提高粮食进口的效益和质量。

继续加强粮食储备和智能粮库建设,确保粮食供应的万无一失。

结语:西方粮商的末日?

随着中国在粮食领域的不断崛起和壮大,西方粮商的好日子似乎真的要到头了。

他们曾经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复杂的产业链布局,在全球粮食市场上呼风唤雨。

如今面对中国的反击和崛起,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和策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粮商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他们在全球粮食市场上仍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但是,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和壮大,全球粮食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未来,谁能在全球粮食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或许将取决于谁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谁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的脉搏。

对于中国来说,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加强自身的产粮和储粮硬实力,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和多元化进口渠道,就一定能够在全球粮食市场上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为中国人民的饭碗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