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热在三伏”。
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但是让人讽刺的是,近段时间以来,天公一直不作美,整天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很多农田都处于洪水渍涝之中,直接减损了人们的种植效益。
图片01~02):“三伏天”入伏
何为“三伏”?何为“入伏”何为“出伏”?在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时间是被赋予独特的历史意义与节奏。
其中“庚日”就是干支历法中“确定”划分入伏出伏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天文智慧。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三伏”的话题,旨在通过本文分享,带您一同探究“庚日”的奥秘,解析入伏与出伏时间的界定,并探讨为何“热在三伏”的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图片03~04):“三伏天”是作物旺盛生长季
何为“庚日”?是古人确定“三伏天”时间长短的一个“依据”:三伏是整个夏季,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古人确定这段时间的基本标准是:“夏至三庚数头伏,第四庚日数中伏,秋后庚日数末伏”。
“庚日”,简而言之,即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日、庚寅日等。
干支历法,作为中国古代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来循环纪年、月、日、时。
图片05~06):“三伏天”高温高湿
“庚日”,便是这六十日循环中的第七位天干所对应的日子,它不仅标志着时间的流转,更蕴含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入伏与出伏时间的界定:“入伏”与“出伏”作为三伏天的起始与结束时间,其时间的界定严格遵循干支历法。
传统时间意义上,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开始,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三伏天”的正式拉开序幕。
图片07~08):花卉要避开强烈“高温”时段
初伏固定为10天,随后是中伏,其天数不固定,依据夏至与立秋之间庚日的数量而定,通常为20天(出现5个庚日时),偶有10天(出现4个庚日时)。
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标志着末伏的开始,末伏同样固定为10天。所以整个“三伏天”的时间或为30天,或为40天。
比如2024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落在7月15日(农历6月初10“庚辰日”),因此初伏自7月15日至7月24日(农历6月19日)计10天。
图片09~10):蔬菜生长发育健旺
中伏则从7月25日(农历6月20日“庚寅日”)开始至8月13日(农历7月10)计20天时间。末伏则从8月14日(农历7月11日“庚戌日”)开始至8月24日(农历7月21日“庚申日”)结束,计10天时间。
这样的安排,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气候变化的精准把握,也反映了农耕文明对天时地利的依赖与尊重。
为什么热在三伏?与地面的吸收热量与太阳辐射量有关:图片11~12):“三伏天”防酷暑
“热在三伏”意思就是“全伏天”都很热,而并非只是说“第3个伏天”才热。这句谚语道出了三伏天为何成为一年中最热时段的原因。
学习过地理知识人,我们都知道,三伏天期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线”向北移动,接近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加之此时白天时间长于黑夜,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散失,导致温度持续攀升和热量累积。
其次,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远高于干空气,使得热量不易散发,加剧了闷热感。
图片13~14):花卉要适度“遮 阴”
此外,中伏作为三伏天中最热的一段,其长度往往较长,进一步延长了高温天气的影响时间。
面对三伏天的酷热,人们需采取一系列防暑降温措施,如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多饮水补充体内水分、多食清淡不油腻食物,穿着透气轻便“防紫外线”的衣物等,常到河边海边,山泉,瀑布地带或山野空旷地带去散步,不坐露天雨后“湿”板凳,以运动养生保障身体健康。
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医养生中的“冬病夏治”好时机,通过艾灸、拔罐等方式调理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冬季疾病的发生。
图片15~16):多到凉爽,山泉河边散步
写在“三伏天”最后面的话语:“庚日”作为干支历法中的独特“记时”符号,不仅承载着时间的流转,更蕴含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智慧。
入伏与出伏的界定,以及“热在三伏”的现象,都是这一智慧的具体体现。
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之时,我们也不妨回望历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式应对自然的挑战。
图片17~18):出行避开“三伏天”高温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