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菀杳声闻
编辑 | 青菀杳声闻
前言美国航天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我国也是追了几十年才追上,可今年我国返航的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还是尾部烈焰熊熊,还是和美国的返回舱尾部状态不一样。
是我国技不如人,还是其中有哪些考量呢?
宇航员返回
技术差异仍然存在神舟十八号返回舱着陆瞬间,底部喷出的火焰和升腾的烟尘,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热议的话题。
有人将其比喻为“浴火重生”,也有人质疑这种着陆方式的安全性,这和我国应用到的反推火箭技术有关。
网友热议
在返回舱距离地面约一米的时候,安装在底部的四台反推火箭会在极短时间内依次点火,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骤减,最终实现“软着陆”。
这一步骤需要非常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为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让着陆失败。
返回舱着陆
反推火箭点火时产生的高温火焰和冲击力,正是造成“火光四溅”、“烟尘滚滚”现象的直接原因。
相比之下,美国载人飞船,例如SpaceX的“星舰”或以往的载人龙飞船,则通常选择在海洋着陆。
海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缓冲垫,飞船落入海中时,海水会吸收大部分的冲击力,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减速装置。
海洋着陆
这种方式看起来更加“简单粗暴”,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为海洋回收需要部署专门的回收船只和潜水员,回收过程更加复杂,成本也更高,回收时间也要严格把控。
因为海水具有腐蚀性,长期浸泡会对飞船的结构和电子设备造成损害,影响后续的检查和维护。
再加上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天气、海浪等因素都可能对回收工作造成干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航天选择陆地着陆也不是随便决定的,而是经过了多方面的战略考虑。
与海水不同,陆地环境相对稳定,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飞船的损害,有利于后续的检查、维护和重复利用。
返回舱着陆
东风着陆场位于中国内陆,远离人口密集区,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着陆安全,陆地着陆也可以方便地面搜救队伍快速抵达现场,对航天员进行及时的医疗检查和护理。
但陆地着陆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最关键的是要精准控制反推火箭技术。
为了让返回舱平稳着陆,四台反推火箭需要在几毫秒内一个接一个地启动,而且每台火箭的推力要完全一样,任何一台火箭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着陆姿态异常,甚至发生倾覆事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陆地着陆时还得考虑到着陆地点的地形和天气情况,东风着陆场的戈壁滩地貌虽然开阔平坦,但也存在风沙、砾石等不利因素,对着陆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这些问题都被我国一一解决了,但我国航天事业也不会止步于此,因为未来的载人飞船技术将更多地朝着可重复使用的方向发展。
"昊龙"货运航天飞机
航天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SpaceX的“星舰”项目通过回收和再利用火箭,大大减少了发射成本,提高了发射频率,这有助于让载人航天变得更加商业化和普及。
中国也在积极探索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例如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就采用了可重复使用的设计理念。
"昊龙"货运航天飞机上还用到了很多先进技术,比如大翼展、高升阻比的设计,有助于改善飞行性能,提高飞行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昊龙"货运航天飞机
它的再入大气层技术,能够帮助它安全穿越高温高压环境,保护飞机和货物完整,为我国在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提供更多支持。
还有"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水平着陆技术,可实现在普通机场跑道上着陆,大大提高了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是它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能够让它精准对接空间站,完成货物转运,这背后离不开采用耐高温、轻质高强的材料的研发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年我国人民享受的智慧生活,宇航员也能享受上,因为"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飞行全程的精准控制和自主决策。
再加上它的货物管理系统,能高效管理和转运各类货物,甚至还能维持舱内适宜环境。
还有"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推进系统,这些年也取得技术突破,已经能实现轨道机动和姿态控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甚至连它的热防护系统都科技感满满,能保护飞机免受再入大气层高温损害,而它的数据传输与通信系统,是为了帮助它更好地保持与地面的实时联系。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昊龙"成为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的航天运输系统,代表了当前航天技术的前沿水平,它不仅能完成往返空间站的货物运输任务,还为未来更复杂的太空任务奠定了技术基础。
不光是货运航天飞机,更先进的减速和着陆技术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返回舱
除了传统的反推火箭和降落伞技术外,新的减速技术,例如气动减速、可变推力发动机等,将被逐步应用于载人飞船,进一步提高着陆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这次神舟十八号顺利回家,又一次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坚持。
从“神一”到“神十八”,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航天员
陆地着陆的选择,并非简单的技术路线之争,而是中国航天基于自身国情和战略目标做出的理性选择。
将来,中国航天会继续朝着星辰大海的目标前进,不断克服技术难题,探索宇宙的奥秘,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航天会更开放地与世界各地合作,分享经验和技術,大家一起推动载人航天的发展,这不仅对中国航天的发展有好处,也能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星舰”飞船在可控情况下溅落入海,马斯克发文 2024-10-13 21:54·环球网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2024-11-04 09:36·环球网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于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各系统准备就绪 2024-11-03 09:04·央广网
“我们真的要有航天飞机了” 2024-11-03 17:44·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