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种植对环境的要求和种植方法

吃瓜小怂妞 2019-04-26 19:00:10

芦笋好吃又营养,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芦笋种植对环境的要求和种植方法: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芦笋的发芽温度为15度,适温25-30度,高于 35度,发芽受阻,根系耐寒性很强。也较耐湿,冬季地上部枯死,但地下部不受冻害。春季地温上升到5度以上时鳞芽开始萌长,鳞片紧密,质量好,30度以上嫩茎伸长快而细弱,鳞片易开散,组织老化快,35度以上高温生长受抑制。

2.光照

芦笋为喜光作物,晴天多阳光充足,产量高,光合成量与温度有密切关系。通常在15-25度时,最适于光合作用,28度以上不利于光合作用,光合成量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温度高,对光合作用不利,温带夏秋冷凉气候利于光合作用,适合芦笋生长。

3.水分

芦笋耐旱性强。地下茎可深入土层3米,根系吸收作用旺盛。所以,要求地下水位低。土壤通气性好,土壤持水量在30%-40%,在幼茎伸长和膨大过程中,需要水分充足。

4.土壤

芦笋根系分布广,具有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功能,又是养分贮藏和积累的器官。根系的发育好坏与土壤质地关系十分密切。

(1)喜酸性土壤,PH6-7最适生长。PH在5.5以下时根系发育不良,必须加以改良。

(2)土壤中的盐类浓度以0.4-0.5毫升/升为适。0.3毫升/升以下或0.7毫升/升以上时均不适宜。在0.3毫克/升以下,植株抗性差,容易发生茎枯病和褐斑病。

(3)芦笋邻近的田块不种水稻、种植田块不靠河边,不宜连作,不适前作是桑树、番茄、甜菜、紫苜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0.5%,最好在3%-10%,土壤孔隙度64%。

(4)100克土壤以钾含量30-80毫克,镁81毫克,钙206毫克为宜。施用钾肥过多,会使钾与镁的比例失调,发生缺镁症。

栽培技术要点

芦笋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分株繁殖是在田间选择品质优良、丰产的的雄株,挖取分株种植,这种方法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繁殖系数少,费工。因此,大面积栽培都采用种子繁殖。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培育壮苗

芦笋的播种期,因气候条件而异,在我国许多地区均可以春播和秋播。在10CM地温稳定在15度时就可以播种,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为宜。由于芦笋种子种皮厚且硬,外被蜡质,不易吸水,在播种前用45-50度温水烫种,水温下降后再浸泡一昼夜,然后将种子用干净湿布包好放在25-30度处催芽,当有10%种子萌动,露出白芽时即可播种。

培育1公顷地幼苗需用450-500平方米的苗床,行距25CM左右,株距10Cm,每公顷播种量7.5-9千克。播后覆土不少于2CM。

(二)及时定植

芦笋在春秋均可定植,适宜的苗态为具有3-4个地上茎,株高30CM左右,茎秆坚硬,枝叶深绿,根系发达,有贮藏根5-7条,无病虫害。近年来采用早育、早栽、早采的栽培措施,有效的缩短了芦笋的生育期。早春保护地育苗的可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定植,于第二年春季即可采笋。

春季露地育苗的,于7月初定植,如果管理得法,第二年春季也可少量采笋。夏秋育苗的,可于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定植,越冬采收,其产量较高,且对幼苗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定植密度,肥力中等的田块,行距1.8米左右,株距30CM,每公顷留1.8万株左右。实践证明行距过小,培土埂时易伤根。

芦笋生育期长,一般为15-20年,幼龄期定植后采笋2-3年,成龄期刚为8-12年, 以后进入衰老期。苗期要及时补苗,保证全苗。及时浇缓苗水,覆土中耕、除草、施肥。冬季地上部枯黄后即可割去枯枝烧毁,封冻前浇好冻水安全越冬。

(三)采笋及田间管理

芦笋的采收每年只能在春季进行。从开始采收到采收终止期叫采收持续期。采收持续期的长短,根据芦苇的生长发育状况而定,第一年20-30天,以后逐年延长,进入生产高峰期可达60-80天。幼龄期的芦笋管理中心以“壮株养根”为主,采收持续期控制在40天以下,以延长植株生长期,为以后增产创造条件。

在采收前应对芦笋田进行一次清园,不仅便于培垄、采笋,同时也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主要措施。

芦笋要分别于每年春、夏、秋、冬进行追肥,以不断补充所需营养,追肥时期,春季在2月下旬、夏季在6月中旬,每公顷各追施尿素150-180千克,过磷酸钙375千克,氯化钾75千克,堆肥1200千克。秋季于8月中旬换母茎前,冬季于11月上旬各施尿素150-225千克,磷肥225千克,采收期每15天追一次肥,每次尿素300千克,共追2-3次。

芦笋对水分反应敏感,遇到干旱时要隔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保持标准垄型。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土中积水,以免诱导病害发生。

0 阅读: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