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的计划中,击败苏联后下一个目标是谁?答案透露着其野心

历史迷小贺说 2024-09-08 21:38:47

阿道夫·希特勒作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在战争中犯下种种罪行,罄竹难书。二战开始后,德国以强悍的军事实力横推欧洲大陆,以雷霆之势占领了欧洲十四国。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准备一举攻破苏联。由于德国的战前准备十分充足,苏联在战场上节节失利。未曾想到,一向与苏联关系紧张的美国,竟然主动援助对方,间接导致德国战败。

美国究竟为何会援助苏联,是否与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有关?这位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谁将会是他的下一个目标呢?

"巴巴罗萨计划"

1936年,德国与意大利签订了,加强对外侵略合作的《德意协定书》。随后,又与日本缔结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其中,自此德、意、日三国,正式形成三国轴心。

法西斯集团的成立,让世界各国为之忌惮。由于希特勒在上台后,不断扩大版图,发展军、工业。彼时,德国的军事实力十分发达,希特勒也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在攻陷波兰后,希特勒指挥保卢斯制定了,攻占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准备以闪电战的方式,打苏联一个措手不及,以此迅速占领敌国。

斯大林其实在战争开始前,已经收到德国可能会攻打苏联的情报,但是传回国的消息互相矛盾。他无法准确判断出德国是否会出兵,也无法确定对方如何部署军队。

并且,德国与苏联合作打败波兰后,两国签署了互不侵犯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依照两国对波兰的分割线,划分边境。他不肯相信,在条约刚刚签订不到两年时间,对方就单方面毁约。

加之,德国政府为迷惑斯大林,更是对其表示,德军之所以在苏联边境部署军队,完全是因为他们需要远离英国轰炸机的航程。德军的驻军是为了做戏给英国看,降低对方的警惕。

因此,斯大林即使有所怀疑,却迟迟没有布防,以至于延误了战机。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突然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德军兵分三路,冯·勒布元帅带领29个师的北方集团军团,攻占列宁格勒。

冯·博克元帅指挥中央集团军团,攻打莫斯科。而南方集团军团担负着最大的进攻任务,他们需要连续攻打乌克兰、基辅、顿巴斯,直至高加索地区。

希特勒知晓南方集团军团的任务艰巨,因此配备了63个师的兵力给伦德施泰特元帅。

战斗打响后,苏联红军震惊于敌军数量之多,配合密切。慌乱中,红军无法组织反扑。因此,在战争初期,苏联节节败退。开战半年后,红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高达四百万人。

德国的胜利,让当时被苏联占领的国家看到希望,纷纷开始了反抗,一时间红军腹背受敌。前期的攻势迅猛,让希特勒信心大增,更是扬言在“三个月内攻陷苏联”的誓言即将实现。

事实却并非如此,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军的装备供给逐渐捉襟见肘。红军借此机会,开始反扑行动。夺取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希特勒将进攻的重点转向了高加索地区。

可此时的红军士气大振,虽然没有击退军事装备精良的德军,但是保全了大部队的中坚力量。此后,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世纪会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战争还未分出胜负,日本便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舰队基地,直接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此前,美国一直秉承着中立立场。但是轴心国的袭击,直接打破了现有的局面。

希特勒鄙视美国的军事力量,却十分忌惮其工业能力,担心美国会像一战时扭转战局。加之,德国的石油产量甚至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德国根本无法提供充足的燃料与美作战。

因此,在多番权衡之下,希特勒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对对美国宣战。彼时,德国在国际立场上,已经与苏联、英国站在对立面。如今加上美国,德军的阵线拉的太长,加之补给供应不上去,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相比于苏联红军,不仅有着顽强抗争的斗志,而且还收获了英国、美国的援助,德军的处境更加艰难。背水一战的红军,最终在多国援助与自身的奋勇斗争下。以钳形攻势,彻底包围并歼灭了33万德军。

阿道夫·希特勒的野心

“巴巴罗萨计划”失败后,希特勒逐渐淡出人民的视野。但是,他称霸世界的野心与计划却未曾停止。自从他进入政坛,利用自己的口才以及军事能力,逐步扩大影响力开始,他已经沦为了权利的奴隶。

在担任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后,他对德国子民承诺,让人民每餐都能够吃上牛奶和面包。对于一战之后,一块面包需要花费50万马克购买的德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随后,他利用出色的才干完成了自己的诺言,因此他受到了大部分国民的拥护。在他的提议下,国家生育率极大提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大陆军工业强国。与此同时,他的野心逐渐浮现于世人眼前。

1934年开始,他秘密扩充军备物资,建立防御阵线,企图扩大疆土。在英国、法国、意大利提出反对时,希特勒阳奉阴违,继续补充国防军。直至与日本、意大利结为法西斯集团后,德国彻底开始了征战之路。

首先,希特勒鼓动了许多狂热的亲德分子,联合奥地利国内的纳粹分子一起收服敌国。随后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与苏台德地区。

未避免分割兵力,他与斯大林签订非战条约,并且从苏联处收割粮草,用来攻打波兰。看着德国德势力不断崛起,英国、法国决定联手对抗。可彼时,德国德军事实力十分强悍,希特勒并未将英法放在眼中,直接对两国宣战。

为此他制定了闪电战,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攻克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家。计划成功后,德国在国际上公开的对手只有英国。可他没有攻打对方,反而将矛头指向了曾经援助过自己的苏联。

因为,希特勒认为欧洲大陆已经没有英国的位置了,他若想征服欧洲,最大的障碍是苏联。如若苏联被德国击败,英国将会彻底失去欧洲的援助,下一个目标就是一直秉承中立态度的美国。

在希特勒的计划中,未来的世界,将会形成三国鼎立。而日本与意大利不论是在军事实力,还是国家的地理位置上,都不占优势。

他将会在未来不久,彻底实现称霸世界的计划,德国也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家,德国的子民都将会记住自己的名字。

事与愿违,他的计划终究没有实现。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开始,德军节节败退。直至罗斯福去世后,希特勒称霸的野心再次复燃。可惜败局已定,苏联红军已经包围了柏林,他只能无助的嘶吼着,自己未能完成对民族的承诺。

之后,他与一直忠诚且爱慕自己的爱娃·布劳恩,在约瑟夫·戈贝尔与马丁·鲍曼的见证下结为夫妻。婚礼结束后两天,红军攻破了国会大厦。希特勒回到地堡,饮弹自尽,妻子爱娃·布劳恩也选择追随丈夫离去。

二人的尸体被侍从浇上汽油,在总理府烧为灰烬,埋在炮弹坑内。至此,这位历史上的可怕独裁者,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结语

希特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他身上既存在着对民族、人民的爱护,也存在着残暴、非人道思想。可不论如何,后期的希特勒已经彻底无法掌控自己的野心,沦为了欲望的奴仆。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