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中的坚韧与希望——《杂种》
今天聊聊丹麦 / 瑞典 / 挪威 / 德国电影《杂种》。
片名Bastarden / King’s Land / The Promised Land (2023),别名应许之地 / 恶棍 / 国王之地 / 乐土。
本片改编自艾德·杰森2020年的历史小说《上尉与安·芭芭拉》(Kaptajnen og Ann Barbara)。
故事发生在 17世纪中期的丹麦,那是一个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悬殊的时代,富人们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而底层的民众却如同农奴般备受压迫。有人试图借助农业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社会桎梏。
麦斯·米科尔森饰演的退役陆军上尉路德维格·冯·卡伦(Ludvig Kahlen),他服役25年,一路摸爬滚打到了上尉军衔。
路德维格·卡伦种植园主和女仆的私生子,也就是影片标题所写的“杂种”。
影片开始,他身无分文,住在破旧的屋舍,梦想着在日德兰半岛的“荒原”上开疆拓土的理想。这片土地前后被多人开发过,都未曾成功,被视为无法驯服的蛮荒之地。
丹麦国王则想开拓农田,在此地建立新的定居点。尽管王室与地主们纷纷反对,国王却特许路德维格定居于此,并承诺若他成功开垦,将赐予他贵族头衔。
在这艰苦的拓荒过程中,卡伦遇到了年轻的牧师安东·埃克伦德。这位牧师坚定地支持着路德维格的事业,还为他带来了两位叛逃的佃农乔安妮斯夫妇。妻子安·芭芭拉。卡伦豫不决地接受了他们。
荒原上,还有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德·辛克尔的地主,他残暴成性,对佃农们肆意虐待。此外还有一群四处游荡的吉普赛人……
《杂种》散发着浓郁西部风情的老式电影,在细节之处略显粗糙,通过表演技巧弥补了不足。
卡伦的愿望本意是利己的。他渴望一个贵族头衔,还有带着仆人服侍的庄园。
卡伦并不愿承认自己与那些在荒原上劳作的农夫有何相似之处。但在国王顾问眼中,卡伦与农夫并无区别。这些顾问高高在上,戴着假发,衣着光鲜,就连他们的宠物都比农夫吃得好。
在辽阔无垠、苍凉肃杀的荒原画卷中,一场残酷的冲突上演了。情感的天平在其中清晰倾斜,叙述者以经典英雄史诗的笔触,自信而从容地铺陈开来。
《杂种》展现了弱者不屈的挣扎与热切的期望。他们如同荒原上的野草,虽经风雨摧残,却依旧顽强生长,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电影中对和平的渴望始终涌动不息。但这股渴望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暴虐地主所阻挠。地主手握重权,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财富不应与那些他们所反对的人分享。
卡伦的坚定决心足以令人为之动容,为他加油鼓劲。
起初,这位角色并未赢得我们的同情,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们渐渐发现,与地主阶级的无情残忍相比,他像个圣人般的存在。
卡伦在困境中得到了一个绝望的离家出走的仆人夫妻的援助,但拒绝付钱给他们,仅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住所。你能够感受到,他真正的关注点在于保护他们免受任何形式的残酷对待,将他们藏匿于安全的避风港。
当一位年轻的黑皮肤女孩安迈·穆斯因偷窃他的物资被抓时,卡伦并未对她加以苛责。反而在她遭受一群迷信农民的种族主义霸凌时,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这份勇敢与正义,使得卡伦的形象在观众心中变得正面且高大。
当三位各具特色的女性相继进入卡伦的生活,他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索普是位任性而骄傲的贵族女子,她的出现,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卡伦心头的沉闷。她不仅关心卡伦的处境,更对辛克尔的残忍行径感到愤慨。
安·芭芭拉最初来到卡伦家中寻求庇护,却在他最黑暗的日子里成为了他生命中的指路明灯。她的坚韧与智慧,让卡伦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年轻的安迈·穆斯因肤色而遭受抛弃、被视为厄运之源,她的出现无疑给卡伦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她的纯真与无邪,让卡伦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然而,她的存在也考验着卡伦的决心与信念。
导演稳扎稳打,平衡了局外人家庭在凄美压力之下苦苦维系的挣扎,以及面对无情且无止境对手的背叛所带来的紧张感。
不过影片的第三幕却略显失调,仿佛一部精心编织的交响乐在结尾处突然加快了节奏,过于迅速地将松散的结局捆绑在一起。这种急促的收尾,虽然在结构上稍显突兀,但幸运的是,它并未完全破坏影片的整体观感。
这个世界既有野蛮的残酷现实,也有神圣的希望之光,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基调。影片不仅引人深思,更能引起观众深刻共鸣。它让我们看到了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家庭,也让我们看到了勇敢面对背叛与挑战的勇气,它让我们相信,在野蛮与神圣之间,总有一束光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
坚韧与希望共舞,
野蛮与神圣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