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千人一方,精准治疗助力结直肠癌患者更长生存

咚咚的记事本 2024-12-19 22:05:38
确诊结直肠癌,就像人生突然遇到了一段“复杂路况”,但别担心精准医学就像一部功能强大的“导航仪”,可以为我们规划出一条更安全、更科学的治疗路径,无论是处于早期,还是已经面对复发和转移,都有一整套精准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在等着你。 今天,我们将带您了解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精准医疗和个体化选择,让治疗更“量体裁衣”。 结直肠癌的治疗要从分期开始说起,分期越晚,想要杀死、控制肿瘤的难度就越高,需要采取的治疗手段就越复杂[1]: 早期 早期的结直肠癌仍局限于肠道中,因此,医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将肿瘤“连根拔起”。对于部分患者,手术后还需要进行辅助治疗,防止肿瘤死灰复燃。 局部晚期 这一阶段,肿瘤细胞已经出逃,扩散到淋巴结。手术依旧是主力,但手术前后的药物治疗变得尤为重要,此类患者复发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手段杀死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避免复发冲向下一个阶段。 晚期 当出现远处转移后,患者往往就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此时,治疗的重点转向了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 尽管没有手术机会,进入晚期也并不代表着开到了“尽头”,得益于药物治疗的飞速进步,许多患者迎来了“柳暗花明”的转机。不少晚期患者不仅延长了生命,还实现了更高的生活质量,甚至部分患者可以活过5年、10年,重新定义了晚期癌症的可能性。 回顾结直肠癌治疗的发展历程,从化疗的初登舞台,到靶向治疗的精准出击,再到免疫治疗的革新突破,这三种疗法如今已成为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三板斧”[1]。 化疗 长期以来,化疗一直是结直肠癌治疗的基石,比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卡培他滨[1]。其治疗原理为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止其生长和分裂,来延缓肿瘤的进展[2]。化疗的特点就是较为简单粗暴——不具备特异性,所有患者都有可能从中获益,但其治疗毒性较大,其他生长比较快的细胞也会受到化疗影响,例如:骨髓细胞、胃肠道黏膜细胞等[2]。但切勿“闻化疗丧胆”,针对这些不良反应,临床上已有较好的应对措施。 靶向治疗 21世纪初,靶向治疗的出现打开了结直肠癌精准治疗的大门,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存[1]。目前,结直肠癌患者可选用的靶向药物包括EGFR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抑制剂,以及针对一些发生率较低靶点的抑制剂,如BRAF、HER2、KRAS、G12C和NTRK等[1]。靶向治疗的核心思路是找到驱动肿瘤生长的关键按钮,并将其关闭,从而阻止肿瘤的扩张。 以EGFR为例,它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靶点, EGFR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等)可通过阻断信号传导,来消灭肿瘤细胞快速增长的野心[3]。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则专注于切断肿瘤赖以生存的营养供给线,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来饿死肿瘤[3]。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则是近十几年里出现的新突破,被认为具有治愈肿瘤的潜力。与传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不同,免疫治疗的原理是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细胞变成“精准猎手”,主动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在结直肠癌中,免疫治疗的效果主要集中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肿瘤细胞因为DNA修复机制的缺陷,积累了大量突变,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免疫标记,使免疫系统更容易将其抓住。这时候,免疫治疗可以通过解除免疫细胞的刹车,释放其攻击力,为患者带来显著的治疗获益[4]。 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给MSI-H/dMMR的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超过一半的使用免疫单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显著延长了生存期[5]。近期获批的双免治疗,可以强效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疗效持久,大幅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6]。 与传统化疗相比,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1]。但需要注意的是,能从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中获益的都是特定的群体,因此,要想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此类药物,必须有分子病理检测结果作为指导。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关注三个分子标志物/基因,即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功能(MSI/MMR)、RAS、BRAF。 以初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例[1]: 对于MSI-H/dMMR患者,指南推荐治疗方案包括免疫单药治疗或双免治疗。 对于非MSI-H/dMMR患者,治疗选择需根据RAS和BRAF突变状态、肿瘤位置等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或联合化疗。 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让我们不再局限于早期手术、晚期化疗的固定模式。通过分子病理检测,医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病情,从而找到最有效、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不过,真正实现个性化治疗还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到诊疗的每一个环节。医生和患者更像是并肩作战的伙伴——医生提供专业支持和治疗建议,而患者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份反馈,都会成为优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在面对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时,患者不仅需要了解自身的分子病理检测结果,还应该与医生充分讨论治疗目标和期望,理解不同方案可能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积极配合治疗。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借助精准治疗这把武器,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康复坦途。 本文内容用于疾病科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具体诊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材料编码:ONC-CN-2400533) 参考文献: [1]. 202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2]. Behranvand N, et al. Chemotherapy: a double-edged sword in cancer treatment.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22 Mar;71(3):507-526. [3]. Xie YH,et al.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0 Mar 20;5(1):22. [4]. Ganesh K, et al. Immuno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 rationale,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Jun;16(6):361-375. [5]. K. Shiu,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i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H)/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dMM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5-year follow-up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III KEYNOTE-177 study.2023 ESMO Abstract LBA 32.
0 阅读: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