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与粟裕的恩怨解析,两人有何“分歧误会”呢?

杨文山 2024-12-23 17:18:39

1954年底的一天,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张震来到总参谋长粟裕的办公室,准备向粟裕汇报工作,却发现一向笑咪咪的粟总长,正独自坐在办公桌前低头垂泪。

作为跟随粟总多年的老部下,张震从没见过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流过泪,便关切地问发生什么事了,为何粟总长会这么伤心?

面对张震这位老部下,粟裕也敞开了心扉,向张震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一、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任命的总参谋长是徐向前元帅。但由于徐帅当时正在养病,所以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理总参谋长职务,粟裕则以第二副总参谋长的身份,协助聂帅工作。

1952年4月,彭德怀元帅从朝鲜回国后,便由彭老总主持军委常务工作,并在两年后担任了新成立的国防部部长一职,同时仍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参与领导军委的工作。

由于当时国防部刚刚成立,与军队各总部的隶属关系、分工、职责尚不明确,因此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些事,弄得这几位将帅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

比如原总参谋部发出的文件,都要事先报一份毛主席的。可彭总主持军委工作,粟裕出于对彭老总的尊重,就把原来直接呈送毛主席的文件先送到彭老总那里,让彭老总看完后再转呈主席。这本是工作衔接上的事,但由于事先缺少沟通,彭总误以为粟裕把自己当成了他和主席之间的“通信员”,因此很不高兴。

得知彭总不高兴后,粟裕便决定以后这类文件由自己呈送主席,就不必惊动彭总了。可这么做的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由粟裕报给主席的文件,很多彭总并没有看过,因此对文件的内容一无所知。

就在前几天,彭总去向主席汇报工作时,恰好主席就总参报来的一份文件征求彭总的意见。而彭总由于事先并不知道这份文件,因此无法回答主席的提问。从主席那里回来后,彭总非常生气,认为总参报给主席的文件,为什么不给主持军委工作的自己一份?是不是粟裕对自己有意见,故意这么干的?

其实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只要粟裕今后报给主席的文件同时抄送一份给彭总就可以了。但由于缺乏沟通,导致彭总对粟裕产生了很大的意见,并严厉地批评了粟裕。

面对彭总的批评,粟裕心里十分委屈,因为他认为究竟哪些文件总参可以直接报主席,哪些要通过彭总转报,彭总也没有明确说清楚,自己在无所适从之下,引来了彭总的批评。

二、

被彭总批评后,粟裕又想起了两件让他和老帅们产生误会的事。

第一件事是彭德怀就任国防部长之后,为了体现国防部的作用,要求过去一些由总参谋部的名义颁发的文件,要改由国防部的名义发。但彭总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哪些文件,这也导致了总参谋部起草的文件,常常因署名问题受到彭总的批评。

粟裕很清楚的记得,有时总参的文件没有用国防部名义发,彭总会批评说:“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用国防部名义?”有的文件总参用国防部名义发,彭总又批评说:“屁大的事,还用国防部名义!”

第二件事是发生在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实际主持工作期间。由于担心主席事情太多,聂帅认为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主席那里去,因此要求军队方面的报告都要经他批阅后,再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上报。一向按毛泽东要求每半个月报告一次的粟裕,自然也按照聂帅的意见办理。

没想到毛泽东对军队系统的报告减少格外关注,在1952年夏就这件事严厉地批评了聂荣臻:“最近一个时期,我感觉工农青妇的菜,摆满一大桌,吃也吃不了。可是,军队系统的菜太少,我饿得慌。你们为什么对我封锁呢?“

面对主席的批评,聂帅不得不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检讨。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也向毛泽东做了书面检讨。

粟裕的态度让主席很是满意,于是在他的检讨上批示“检讨很好”,并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同时对聂荣臻又做了批评。之后,主席又地把粟裕的这个检讨和自己的批示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传阅,这也引起了聂荣臻对粟裕产生了很大的误会。

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面对两位老帅的误解,偏偏粟裕又无从解释,因此这才独自在办公室里暗自垂泪。

三、

对于粟裕的委屈,张震十分理解。他知道粟裕绝不可能是存心向国防部争权,更不可能是在背后搞小动作,在主席面前故意陷害聂帅。在他面对百万强敌时,粟裕从没有退缩过;但对于如何处理党内的人际关系这个问题,粟裕是一窍不通,所以受了不少窝囊气。

作为解放军公认的“战神”之一,粟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确遇上过很多不如意的事。

先是1950年,在粟裕都做好了攻台准备时,山姆大叔在台湾海峡横插一杠,使他之间的准备瞬间毁于一旦。随后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将他调往东北,让他统领东北边防军,准备出兵朝鲜和老美大干一场时,粟裕又偏偏在这时候旧伤复发,头颅里的三块残碎弹片弄得他头痛难忍,不得不推掉了这场泼天的功劳。

作为一名军人,粟裕非常欣赏汉朝班超说过的那句名言:是“大丈夫正当立功异域,以建功业”,可病来如山倒,粟裕也只能仰天长叹,徒唤奈何。

面对粟裕的病情,毛泽东只得走马换将,让彭总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此,粟裕的心里是充满遗憾的,这也导致他在志愿军得胜回国后,感慨赋说:“将军只合裹尸还,何其生入玉门关。”

有人说过,如果没有那些意外,以粟裕大兵团作战能力,很可能在他手上完成统一台湾以及抗美援朝两场战争的胜利,到那时,粟裕不仅是板上钉钉的共和国元帅,也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古英雄了。

此时的粟裕绝对没有想到,这些小小的误会 ,会让他在几年之后的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被扣上一顶“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的大帽子。

四、

在1958年5月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有人提出粟裕“一贯反领导,向党要权”,还说粟裕与彭德怀、聂荣臻、陈毅三位领导都“搞不好”,要求批判粟裕,还扬言“温度37度不够,应该提到38度到40度,拉开火线批”。

前面我们说过粟裕与彭总和聂帅的误会,为什么还有人说他与陈毅也“搞不好”呢?原来在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南线出击作战的战略计划,要求我山东、太行两解放区主力部队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

面对主席的这一战略计划,粟裕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符合战争实际情况。因此 围绕这一作战计划,陈毅和粟裕之间发生了争论。

陈毅对毛泽东提出的南线出击作战计划是 坚决执行的,但粟裕却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南下作战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应留在苏中作战,不能立即西移淮南,于是给中央军委和陈毅发了一份电报,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面对粟裕的来电,毛泽东 在接到电报的第二天便复电华中野战军:“部队暂缓调动”,并让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作战的实践中先摸清敌人的底细再说。

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指示,粟裕于 7 月 13 日发起了苏中战役,结束取得了七战七捷的巨大胜利。毛泽东于是给陈毅发了一份电报,指出:“山东野战军不宜此时南下,以免陷于被动地位”。 可见,毛泽东基本上接受了粟裕的建议,推迟了南线外线作战计划的实施。

在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主力在苏中连续打了几个胜仗的同时,陈毅在淮北战场遭受了一些损失,终于让陈毅认清粟裕意见的正确。陈毅和粟裕之间的这场争论也就到此结束。

陈毅和粟裕的这次分歧,充其量是工作分歧,根本不是所谓的粟裕“不服从陈毅的领导”,更不是他向陈毅夺权。

五、

粟裕一生淡泊名利,曾两让司令一让元帅,深受我军将士爱戴。陶勇就曾感慨地说:“粟老总的胸怀,装得下整个海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新的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与彭总和聂帅等人在工作上产生了矛盾,而这个矛盾又被某些人故意放大,这才导致粟裕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粟裕被批判后,刘少奇曾对粟裕说:“你受了那么多委屈,受了那么多不白之冤,该说说清楚了,如你觉得不便,就由我来说。”但粟裕却拒绝了刘少奇的好意:“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证明自己!”

粟裕的这个选择,表明他不愿参与到复杂的党内斗争。陈赓曾对粟裕直言道:“中国历来有两大忌:一忌功劳太大,能力太强;二忌不迎合,不吹拍。你老兄这两忌都犯了,怎么会不倒霉呢!”

正如陈赓所说,粟裕性格上的“不迎合”、“不吹拍”,可能正是粟裕蒙冤的重要原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开始着手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粟裕也终于等来了重见天日的那一天。1994年12月25日,刘华清、张震两位上将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上发表共同署名的文章《追忆粟裕》,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

参考资料:

《文汇报》:《张震送文件时发现,身经百战的粟裕竟在暗自垂泪……》

《读书报》:《栗裕与陈毅、聂荣臻、彭德怀分歧与误会始末》

5 阅读: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