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认知这世界的伟大实践中,真善美是人类最原始的冲动,《道德经》恰恰就全方位全景式再现了人类早期这样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散发着无尽的智慧光芒。这部古老的经典,其宏大主题涵盖了求真、向善、唯美,而这三者犹如三条紧密交织的丝线,贯穿于整个全人类的情感发育和认知实践的全过程,所以道德经的思想体系老子一开始就为此做出了取舍。他说“本次讲座将以求真为基本线索,主题脉络,而涉及到向善和唯美的我只会提及一些不会展开讲解”。
一、真善美——人类永恒的精神灯塔
真善美,这三个看似简单的字眼,却承载着人类从诞生之初便开始的伟大精神追求。从古至今,无论地域、种族、文化如何差异,这一追求始终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坚定的信念。
有人居然说老子那时候尚没有真善美的意识觉醒,也没有真善美的哲学概念。这是对历史的极大不尊重,动物都有对美的追求,为什么人类竟然没有?雄性动物都长的那样雄壮威武甚至五彩缤纷,据说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博取广大女性的青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明明是在说真善美,却很多人就是不承认,还说出了熊熊理由。
追溯到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面对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时,就开始了对“真”的摸索。他们通过观察天象来判断季节的更替,根据动物的习性寻找食物和安全的居所,这一切都是对自然规律之“真”的初步探索。在没有现代科学仪器的情况下,他们依靠的是最原始的感知和不断积累的经验,这种追求真相的本能就如同种子,深深地埋在人类的基因之中。
“善”则体现为人类对自然界和自身以及群体关系的思考与构建。亲善自然,在一开始很可能是不得已,但是随着人类大脑的发育和认知的提升,在奔波流浪中,人类就开始了悲天悯人。狮子追逐鹿群,只是吃掉了其中弱小的伤残的,看起来是强食弱肉,实际上是优胜劣汰。
在部落社会中,人们相互分享食物、共同抵御外敌,这种互助行为就是“善”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观念的逐渐形成,“善”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如仁爱、宽容、慈悲等。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善”为准则,努力改善社会、救助他人。例如,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以慈悲为怀,倡导众生平等,他的教义影响了无数人,让人们懂得以善念对待世间万物。
而“美”则反映了人类对生活品质和精神境界的追求。从原始的洞穴壁画中简单而生动的动物形象,到古希腊雕塑所展现的完美人体比例,再到中国古代诗词中对山水意境的描绘,“美”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能够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真善美依然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指引。在科学领域,科学家们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不辞辛劳,从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执着研究到霍金对黑洞理论的深入探索,他们追求的是宇宙运行的“真”理;在社会道德方面,各种慈善组织纷纷成立,旨在帮助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体现出人性的“善”;在文化艺术领域,从电影、音乐到文学创作,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形式展现生活中的“美”,给予观众和读者丰富的精神享受。
二、《道德经》第一章:五句话中的“求真”智慧
《道德经》的第一章宛如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这部经典所蕴含的深邃智慧之门。这短短五句话,句句犹如精炼的哲理金句,深刻地指向了“求真”这一核心主题。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这开篇的两句话,犹如晨钟暮鼓,敲响了人们对真理探索的警钟。“道”,作为《道德经》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代表着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然而,老子却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道”是难以用人类的语言去确切表述的。因为语言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一旦我们试图用有限的语言去定义无限的“道”,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再是那个永恒绝对无限终极纯粹抽象的“道”本身了。这就好比我们试图用一个有限的容器去盛装无限的海洋,无论容器多么大,都无法完整地容纳海洋的全部。
人类认知这世界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可以用语言文字等载具表达出来的,但人类能够准确表达出来的永远不可能是恒道:永恒绝对无限终极纯粹抽象的道本身。
这就像——
我们可以给事物起名字,但是名字永远不可能是我们命名的事物本身。
所以,我更愿意把第一句读作“道可道,非常道,犹名可名,非常名”。
首先,“名可名,非常名”是作为常识被引用来论证“道可道,非常道”的。由此可见,名实之争由来已久,似乎成了人类认知的起点。
名实之争,就是名字与真实/实体/实在的关系的思考。也许在老子以前人类并没有像后来直到现在这样纯粹抽象的形而上,但人类幼崽发育过程几乎就是人类整体认知过程的复刻,我们每个人都复刻一遍人类对这世界的认知过程。
当然,“名可名,非常名”也可以像我们大多数理解的那样,独立成句,不做“状语从句”来补充说明“道可道,非常道”。道犹名,恒道犹恒名(本真实在的存在)。
可见我们为事物命名只是为了方便认知和交流,但这些名称并不能完全代表事物的本质。例如,我们称一种植物为“玫瑰”,这个名字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而玫瑰的真正本质,包括它的生长习性、生物特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远远超出了这个简单的名字所涵盖的范围。
不管怎么理解第一句话的主题,实际上是提出了人类认知这世界的基本问题:真相与真理。这是不是人类认知的基本问题(犹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不知道,但老子带给我们的思考就是真相与真理。
所有细节的总和不等于真相,
所有真相的总和也还是真理。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这两句话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宇宙起源与人类认知的关系。在天地刚刚开辟之前,一切都是混沌未分的状态,是没有名称的,勉强起个名字可以叫做“无”。这种“无”的状态,可以说是最接近宇宙本真的状态。随着人类意识的产生,开始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命名,于是万物便有了各自的名称。这个命名的过程,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开始,也是人类探索真理的第一步。就像婴儿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是懵懂的,随着逐渐学会给周围的人和事物命名,才开始建立起对世界的初步理解。然而,这个过程也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误区,即把名称等同于事物的本质。例如,当我们看到“桌子”这个名称时,往往会首先想到它的外在形状和用途,而忽略了它是由木材、金属等材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这一本质属性。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皦。
这一句话为为我们解释了人类在认识这世界的本质的规定性的时候。除了受到这世界本身的诸多限制,更受限于人类自身。当我们以无欲的态度去观察事物时,能够超越功利和私欲的干扰,从而发现事物内部更为精妙的本质。而当我们带着欲望去观察认识事物时,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和外在特征。
例如商人在评估一件商品时,会更多地考虑成本、利润、市场需求等外在因素,这虽然也是对商品的一种认知,但与无欲状态下对商品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内在本质的认知有所不同。这两种视角并无高下之分,而是从不同的侧面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真相。
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老子开始对人类认知这世界的过程进行解剖了。涉及核心论述以下从简。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为人类规划的开门入户,登堂入室,大雄宝殿,智慧之巅的路线图。
三、《道德经》中的“求真”核心及与“向善”“唯美”的关联
《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犹如一座雄伟的大厦,而“求真”则是这座大厦的坚固基石。老子试图通过对“道”的阐释和探索,让人们认识到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这一过程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
在《道德经》中,“真”被视为一种最高的境界,它是超越表象、直达事物本质的认知。老子通过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多方面的观察与思考,总结出了一系列关于“真”的智慧。例如,他倡导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仅仅指大自然,更是指事物自然而然的发展状态,是一种符合“道”的本真状态。只有认识到这种本真状态,人们才能在生活中遵循正确的道路,避免违背自然规律而遭受挫折。
相比之下,“向善”和“唯美”在《道德经》中虽然也有所体现,但更多的是与“求真”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向善”是在“求真”的基础上对人类行为的一种道德规范。当人们认识到了“道”的真相,即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规律后,就会明白善待他人、善待万物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例如,老子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这种包容和善待一切的态度,是基于对“道”的深刻理解。因为在“道”的眼中,万物并无绝对的善恶之分,而是相互关联的整体。
“唯美”在《道德经》中则更多地体现在对自然之美和和谐之美的推崇上。老子认为,自然的状态是最美的,因为自然是按照“道”的规律运行的。这种自然之美是一种不加修饰、浑然天成的美。例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伟大的音乐是超越了具体声音的限制,而达到一种空灵、深邃的境界;真正伟大的形象是超越了具体形状的束缚,而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对美的理解是基于对“道”的“真”的追求,当人们认识到自然之真,就能领略到自然之美。
然而,不得不说,《道德经》主要的侧重点还是在于人类对“真”的追求。它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如何认识“道”,如何遵循自然规律,这种对“真”的执着追求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这种思维方式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以“求真”的态度去对待日益复杂的世界。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真”),才能制定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社会治理方面,只有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真”),才能构建更加公平、和谐、高效的社会制度。
总结:
《道德经》这部伟大的经典,其宏大主题涵盖了求真、向善、唯美。在这三者中,“求真”是核心主题,贯穿了全书的思想体系。第一章的五句话从不同角度深刻地揭示了对“真理”的思考和探索方式。而在全书中,“向善”和“唯美”与“求真”紧密相连,“向善”是在“求真”基础上的道德延伸,“唯美”是在认识“真”之后对自然与和谐之美的感悟。《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智慧,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无尽的滋养,激励着我们在现代社会继续探索真理、弘扬善念、欣赏美境,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