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科举,和考清华北大哪个难?进士和高考状元哪个待遇更好?

世界星课堂 2024-12-06 01:46:18

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其考试体系严密且层次分明。首先,地方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是童试,这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在院试中合格者会取得生员(秀才)的资格,从而得以进入府、州、县学进行学习。

紧接着,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的乡试。在这场考试中,考中者会被称为“举人”,而第一名则会被誉为“解元”。乡试之后的第二年春天,会在京城举行会试,这场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会获得“贡士”的头衔,而会试的第一名则被称为“会元”。

最终,由皇帝亲自主持或委派大臣主管殿试,会对会试录取的贡士进行复试。在这场考试中,录取者统称为“进士”,而殿试的前三名则分别被授予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头衔。

状元的排面有多大呢?紫禁城内骑马,走皇宫中间门洞。从地位上来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比不了古代的进士及第,天子掌灯可不是开玩笑的。

关于考试的举办频率,童试中的县试、府试相对频繁,但院试通常会与乡试的准备周期相协调。有些人一辈子都难以过县试,比如蒲松龄,一辈子就止步于童生了,老了才被考官同情混了一个秀才。

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进行,而殿试则紧随会试之后。

在考试内容方面,童试主要考查的是儒家经典的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而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内容则逐渐深入,不仅涉及四书五经等经典,还包括策论、诗赋等。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主,要求考生严格遵循格式和经典注释进行论述。

从难度来看,古代科举考试范围被压的很小,考试没有现在的高考难,毕竟当下考生还要考外语和数学。不过在批改卷子的时候,现代教育的高考更加明确,古代就凭考官的个人喜好了。考官水平不高,写好文他也看不懂,就像范进中举一样,之前地方考官是看不懂他的卷子的。

再从竞争力上比较一下,2023年中国高考人数有1291万人,清华和北大的录取人数加到一块有8000多人。不知道古代时中国有多少读书人,按照20%的识字率计算,在当时有3、4000万人能认识大部分中国汉字。注意这只是识字的,识字并不代表读得懂四书五经。

很多人对此表示存疑,古代有这么高的识字率吗?不信的话可以查查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的文盲率,占80%,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连年战乱还能保证这么高的识字率,可见中国人自古就喜欢读书。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与现在高考一样,科举并不看重出身,士农工商富贵贫贱都可以参加,所以在明清和平时期,有很多人抱着四书五经死磕,小镇做题家也不少。

历史学家通过查阅文献统计,明朝时期秀才的录取数量相对较少,但持续不断。在大明王朝的276年统治期内,总共录取的秀才人数约为40万人,平均每年大约只有1300人左右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秀才,这个数字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的高难度和秀才身份的珍贵。也就是说按照稀有度来看,如今的清华北大学生只与古代的秀才差不多,大部分本科生只相当于童生,见了范进也要喊声老爷。

当然了,如今一名高中生,到了古代在知识储备上也是比大多数进士要强的,很多理工科的东西古人没学过。

清华北大的学生稀有度只能和秀才比,那自然不能与进士相提并论了。经历也没法比,进士有很多是皇帝亲自当批卷人,在太和殿面试出来的,那可是全国最高领导。

现在的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了,地方领导上门慰问下。网上还有爷爷开着三轮车载着孙子绕街一圈,戴个大红花,表明这下家里要出人头地了。读完大学,上完研究生,出来发现自己还是个社畜。古代进士回家,做的轿子前面还有人举肃静和避让的牌子。

不说进士了,在待遇上北大和清华的学子连举人都比不了。范进中举后,地方豪绅直接送宅子和丫鬟,穷苦老百姓也纷纷把自家的几亩薄田划到范进家去,以此来避税,再把自己送进范府当个挂名家奴,这是因为古代举人是可以全家免税的,普通平民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避税。所以考中举人后,范进他得了失心疯,他妈直接乐死,老丈人直呼女婿文曲星,这泼天富贵谁看了不迷糊?

其实屏幕前的高材生们也不要羡慕,如今你享受的生活品质比古代进士甚至是皇帝还要好,康熙乾隆有手机玩吗?吹过空调吗?座过高铁飞机吗?都没有,这就是时代的红利,而这个红利,摇头晃脑只读四书五经,动不动就是孟子言、孔子曰的中国古代旧读书人是创造不出来的,还是得靠大学生啊。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