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刘
1980年夏天,我和汽车团战友们外出运输物资到阿里地区。在路过界山达坂草原时,被一伙群狼跟踪了三天。如今40余年过去,再次回忆这段往事,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1980年初,我们从昌吉团部开拔,到喀什叶城地区扎营。我们将协助29团,运送油料到阿里地区,供给那边的工程兵部队使用。时间紧、任务重,走新藏线还要穿越多个无人区,大家心里无不捏把汗。
4月份,通过上级单位协调,营里抽调了一部分驾驶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跟着29团的战友,跑两趟新藏线。主要目的是尽快熟悉沿途路况,了解注意事项。我作为班长,被第一批派往29团跟车。
新藏线确实险峻,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多处路段海拔高,天气情况变化多端,人迹罕至,补给也很困难。在跑了两趟之后,我们大致摸清楚了线路情况,营里也做好了充分准备,开始执行任务。
前几次,营部组织了大规模的车队,虽然经历了一些小波折,好在无大事发生。大家也都慢慢适应了情况,有了经验后,后续便开始小车队不间断出任务。
1980年8月份,我们连派出了23台车,加上一台“报饭车”和一台保障车,朝着班公湖进发。
新疆地段很顺利,进入阿里地区的界山达坂后,我们心里都捏了一把汗。原因无他,这地方的海拔太高了,界碑上写的6700米,实际应该没这么高,但绝对超过了5000米。
以往通过此地时,有战友就出现了高原反应。虽然最后没出现严重后果,但大家还是很紧张,生怕“中招”。
所幸,这次只有一名战友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待行驶到草原地区时,人已经恢复了过来。
夏天的草原,景色非常漂亮,就像铺着厚厚的绿色地毯。当我们在山谷的一条小河旁,安营扎寨准备晚饭时,一群骑着马的藏族同胞围了过来。
看到十几名骑着马的藏民冲过来,远远望去,有些人背着猎枪,还有腰间别着长刀的。不知道这群人是何来意,大伙纷纷握住了枪,开始戒备。
带队的张连长,大声喊道:不许主动开枪!然后又低声吩咐:打起精神来,不要掉以轻心,做好警戒。
距离我们营地大约五十米,马群放缓了速度,慢慢停了下来。三个似乎是领头的藏胞,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将背上的枪解下,递给旁人,然后快步朝营地走来。
看到这套动作,我们知道了他们没有恶意。
炊事班赵班长是青海海西人,从小和藏族、蒙古族同胞打交道较多,懂一些藏语和蒙语。于是,他便主动迎上前,和那三位藏胞交流。
两人沟通了几分钟,老赵的脸色有些难看。随后他告诉连长,这群藏胞是来报信的。就在十多天前,草原上出现了狼群,专门袭击牧场,咬死叼走了不少牲畜,还伤了人。
牧民们也开始汇聚到了一起,结阵自保。前两日他们与狼群有过碰面,没看到数量有多少,但感觉狼群首领很聪明,还知道运用策略。
有牧民看到我们车路过,害怕我们不知道此事,晚上扎营后,被狼群围攻。所以,他们是专程来提醒我们的。
听完老赵的叙述,大家开始窃窃私语。有人觉得这次有四五十号人,随身带的有枪,根本不用怕狼群。但也有人曾经和狼打过交道,认为这种生物很狡猾,还是不能大意。
张连长大手一挥,制止了众人的议论。他代表连队,向来报信的藏胞表示了感谢,又吩咐老张拿一些盐巴,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但几个报信的藏胞坚决不收,脱帽鞠了一躬,就飞快上马离开了。
这种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张连长和两个排长,以及我们五个班长,开了一个小会。吩咐大家,通知到位,晚上保持警醒,检查好枪械武器,值班守夜人数增加一倍。
连长的一番安排,也让原本还有些轻松的气氛变得肃然起来。
前半夜没有什么动静,我和老胡等四人,负责一点到三点的班。我们裹紧身上的大衣,死死盯着远方。这个点也是最困的时候,为了缓解睡意,我低声问老胡怕不怕?
老胡“嘿”地一笑,说道:“咱们手里有家伙,怕什么?以前在老家我和同乡进山打柴,曾碰到过狼,我们还打死过一只狼呢。”
我和另外两名战友都没见过狼,听老胡这样说,顿感新奇,连忙追问细节。
老胡说:“狼这东西,欺软怕硬,你弱它就强。当时我们正在背柴,看到一只瘦狼远远看着我们。一开始我心里也发怵,但我们那个同乡可一点都不怕。他还假装去上厕所,落单勾引那只狼,那狼很狡猾,几次都没上当。但估计是饿疯了,最后忍不住冲了过来。我们几人从埋伏处冲出,最后用柴刀和木棒将那只狼活活打死了。可惜太瘦了,根本就没什么肉。”
说完,老胡还咂巴了一下嘴,似乎在回味狼肉的味道。
大家又纷纷追问,狼肉好不好吃。老胡正待说话,但突然感觉到不对劲。我们顿时感到身上汗毛竖起,似乎被什么东西盯上了。
我们打量着四周,感觉在火堆找不到的地方,有动物在聚集。
突然,几十双放光的眼睛,一下子朝我们看过来。老胡惊叫一声:狼群来了!
我立刻吹响了哨子,很快战友们纷纷集合,连长也过来问什么情况。听闻真有狼群过来,而且还不知道数量时,大家也都紧张了起来。
张连长立马指挥人员,在设立好的点位布防。大家背靠车辆,点燃了大量篝火,紧张地握着手中的枪,注视着黑夜。
可能狼群也感觉到了众人的严阵以待,并没有发起攻击。就这样耗到天快亮了,这群狼终于退去了。
大家松了一口气,第二天吃过早饭,立马拔营准备继续行车。昨晚的动静,让大家休息不好,开车很疲倦。还好草原地势平坦,车开得也不快,尽管很疲惫,但也没有出安全事故。
第二天晚上扎营时,有人估摸着狼群应该已经走了,今晚不会再来了。但张连长不顾大家抱怨,依然延续昨晚的布置。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很英明。晚上狼群依然来袭,还是和昨晚一样,没有进攻,而是躲藏在黑暗中,和我们对峙。
连续耗了两天,大家都精力憔悴,开车时也是不停地打哈欠。等到第三天晚上,连长还要延续布置时,底下的抱怨声更大了。
张连长黑着脸,大声喊道:就三个晚上休息不好,任务就没法执行了吗?都说事不过三,事不过三,可今晚过了才是三啊!大家想想,我们拉的是什么东西,是油。如果真的处理不当,仓促应战,误击中了油罐怎么办?万一引起燃烧爆炸,这就是个炸药包,到时候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张连长的话,振聋发聩,抱怨的人也都低下了头。张连长又给大家鼓劲,明天就能出草原了。只要咱安全把油送到目的地,回来时在兵站好好休息,到时候我给大家买酒喝。
这一番话,既批评了大家的懈怠情绪,又鼓舞了士气。当晚,大家都强打起精神,防备狼群突袭。
果然,这群狼是有战术的。前两晚的对峙就是一种“疲兵战术”,今晚也是半夜一点多钟的时候,只听见一声狼嚎,狼群直接发起了进攻。
好在大家都做好了防备,听到狼群嘶吼着冲过来。连长一声令下,56式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开始了射击。因为没有照明,大家也都是凭感觉,朝着狼眼睛所在的聚集区射击。
一轮突突过后,狼群的攻势止住了,具体死了多少只,我们也不清楚。此时最棘手的问题是,我们出门带的枪支和子弹有限,这一轮射击已经打完了小一半的弹药储量。而狼群的数量还有多少,谁也不清楚。
张连长吩咐将篝火燃得更亮一些,然后选择了枪法最好的几名战友,将大部分子弹交给他们,其余人都从车上拿出军铲。
张连长的意思是如果狼群继续发动进攻,那就等它们冲近一点,再由枪法好的战友点杀。有漏网之鱼冲破火力,就由其余战友拿兵工铲合围。这样可以节约子弹,保持长久作战。
等到凌晨4点多钟,狼群又开始了一波冲锋。按照张连长的命令,等狼群靠近了再开枪射杀,有一只狼腹部中弹,竟然还冲过了火堆。严阵以待的战友们,手持兵工铲,将那只狼活活拍死了。
狼群这次的冲得快,退得也快,前后也就两三分钟时间。等到天亮,看到营地周围20多头狼尸,大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因为即使是特别大的狼群,数量也超过40头。虽然我们打死了这么多,但敢肯定,撤走的数量不比这少。
终于走出草原了,我们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怕狼群再跟上来了,快要行驶上公路时,坐我旁边的小李突然说道:刘班长,我好像听到了一声狼嚎!
我笑话他是杯弓蛇影,可正在此时,突然从后视镜中,看到不远处的一个土包上,一只白狼的身影一闪而过,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返程再次经过草原时,牧民们说自从你们走后,狼群也消失了,这十多天再也没看到一只狼了。晚上扎营时,我们依然小心翼翼地值班布防,但确实没再看到狼群的踪迹。
后来我们过界山达坂草原时,不要说狼群,连狼的影子都没再见到过。
那只白狼是不是狼群的首领?它们又为何攻击我们?时至今日,也无从探究其原因了。这次遭遇,也成了我八年军旅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