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浮沉-白草羌人兴衰见证之永平堡

田兴望小望 2024-02-09 09:57:57

永平堡古城,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开坪羌族乡永安村,占地面积约900万平方米,是明代古城遗址。

永平堡古城顺山势而建,所处地势险要,是古时西北少数民族南入成都平原的必经之地,素有全蜀咽喉之称。永平堡古城遗址由上、中、下三城和城周围九墩、一个校场构成,三城上下遥相呼应,构成了星罗棋布的联络防御体系。永平堡古城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军事设施,也是考古已发现的川西北规模较大的明代军事设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2013年5月,永平堡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平堡中城

永平堡以西以北,以北川县片口乡为中心的北川、平武一带,是历史上称为“白草番”的羌人的地盘。因此,永平堡地处汉人实际控制地的最前沿,是羌汉民族之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从对立、摩擦、争斗,到和解、融合、共同发展的见证者。

当腥风血雨已化为羌笛杨柳,我走进了永平堡,走进了羌汉民族共同难忘的历史。

历史回顾

北川县与茂县交界的青片河南北、白草河两岸,自汉代以来,便有名为白草羌的羌族在此聚居。

这是一片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的高山河谷地带,北周以来,历朝历代便在北川设县、建城、驻军,对其进行管辖。唐宋时期,白草羌聚居地以北的平武,以南的安州、绵竹,以西的松潘至茂县一线,均已控制在朝廷手中,而白草羌虽然地处汉人地区,却并不在汉人的控制之下。

由于唐宋时期,松茂一线是汉与非汉的边缘,朝廷驻军的给养军械补充,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就要穿越横亘其间的白草羌聚居地。清代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称:石泉(今北川县)“地扼氐羌,位在番汉之间,粮援之道恃石泉以无恐。”

经济发展的落差,导致强势者与弱势者之间的不平等;文化习俗的迥异,导致先进者与落后者之间的隔阂。于是,在封建社会里,汉羌相互间的摩擦争斗乃至战争,便不可避免。

15世纪中叶起,白草羌不断四处频繁“攻劫”,直到1478年,这一波战乱才被明军平息。1544年,发生了史称的“白草番乱”,为首者自称皇帝。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明王朝派松潘副总兵何卿会同四川巡抚张时彻,率军从龙州(今松潘及江油一部)、石泉(今北川县)、坝底(今北川县坝底镇)三路围剿白草、青片。

在此役中,明军一路毁碉拆寨,严惩参与起事的村寨。最后在走马岭一役,彻底消灭了白草羌的主力。

在征剿前,何卿就修建了永平堡下城。明军大胜之后,虽然白草羌已完全丧失了与明军对抗的能力,但何卿未敢懈怠,在硝烟尚未散尽的当年(公元1547年),又在永平堡下城所在的半山上修筑了中城,在山顶修筑了上城。三座城堡自山麓依次而上,直至山顶。

不仅如此,明军还在三座城堡的周围修筑了九个称为墩的烽火台,以便迅速将敌情传达到各城堡。

同一时期,在何卿的谋划主持下,又在永平堡附近修筑了伏地堡、万安堡、大方关、伏羌堡。这些城堡与此前的军事重镇坝底堡连成一线,严密地控制了从内地通往松潘、茂县的道路,北川也成为四川西北地区军事城堡最为密集的地方。

走进古堡

从成都驾车前往永平堡所在的北川县开坪乡,沿途经过在汶川大地震后重生的北川新城,穿过山体不稳定且地质状况复杂的唐家山隧道后,在禹里镇与通往茂县的302省道告别,便驶上了通往开坪乡的县道。

这条逆白草河而上直通片口的县道,在汶川大地震后重新铺筑并拓宽,令人丝毫看不出古道的痕迹。然而远在明代乃至汉唐,此时我车轮下的道路,已经是东边安(州)绵(阳)通往西边松(潘)茂(县)的必经之道,也是成都平原西入松茂的主道之一,古称永平路,又称白草路。

永平路上,曾奔逃着在汉、羌、土蕃之间的冲突中躲避战火的难民,曾狂欢着攻村掠寨、满载而归的惯匪流寇,曾行进着旌旗如林、视死如归的征剿大军。

当年,此道虽“羊肠一线,马不列行,车不方轨”(据《龙安府志》《石泉县志》),却是朝廷对松茂驻防军队进行军事补给的生命线,是汉、羌、土蕃贸易往来的交通线,也是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的南支线。因此,川西北各县史志,皆称此路沿途为汉番之要冲。

1957年,考古学者曾在此路必经的开坪,发掘出汉代将军墓,说明这里在汉代已是军事要镇。在唐代,唐军在开坪、小坝、坝底一线,与进占白草河流域的土蕃,展开了数十年的拉锯战。在明代,明军则沿白草河、青片河流域,修筑了数以百计的关、堡、墩等军事设施,并派重兵把守,以“内障安绵,外屏氐羌”, 既防御土著南下,又确保这条道路畅通。

我即将抵达的开坪,则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元代相对安宁),朝廷与当地土著争夺的焦点。作为白草河、青片河流域众多军事设施的指挥中枢,永平堡修筑在开坪,既是军事家的正确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

永平堡是这一处明代军事城堡群的统称。它由分别位于开坪乡三面山山麓、山腰、山顶的下城、中城和上城组成。

在开坪乡政府大院稍事休息后,在乡干部陪同下,我驾车沿着一条基本上只容一车通行的村道,向永平堡所在的永安村驶去。

车行数分钟,右边便出现一道高二三十米的悬崖。悬崖尽头拐弯处的路边,一段不起眼的石墙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位于当地人称的牛背梁上的永平堡下城。

永平堡下城呈长方形,残墙高度仍有好几米。其东西墙长75米,南墙长47米,北墙长41米。墙体用粗加工条石垒砌,以碎石泥土填心。东西面各开一道城门,如今仅有东门保存较为完整。当年驻军备战的军营仅有屋基可寻,唯有一只古老的石臼,让人们忆起那金戈铁马的岁月。

从下城的规模和所在的地形位置来看,不像是长期固守的堡垒,更像是一座相对完备的前进基地。

据《四川通志.名宦传》载,早在何卿平定白草羌之乱之前的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都御史宋沧曾经“西平白草”,并在今开坪乡的大鱼口和麂子坪,分别筑平番堡和赤土堡,留兵守之。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数千白草羌人突袭并攻占了平番堡,且俘获平番堡提督指挥邱仁及所属的数百名明军。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身负朝廷重任的松潘副总兵何卿集结3.7万大军,欲分别从龙州(今松潘及江油一部)、石泉(今北川县)、坝底(今北川县坝底镇)三路围剿白草、青片。在这次大规模出兵之前,何卿先遣一千精兵修筑了永平堡下城。平定“白草番乱”后,才继续修筑了中城和上城以及周围的九墩。

中城雄风

过了下城,便进入了三面山。继续沿这条村道蜿蜒上行两三公里,在道路右边有一个岔口,其小道更为狭窄且泥泞坎坷。

艰难地沿这条小道上行两百多米,一个残缺的城门及顺山势向上而筑的城墙,便出现在我的正前方。这便是永平堡中城东城门。

站在东城门前回望登城之路,只见小路右侧是数十米高的绝壁,左侧是数十米深的沟壑,这条进城之路,正是在陡峭的山腰掏凿出来。东城门正对小道,北侧面临沟壑。整座中城城堡占地为一斜坡,南高北低。

永平堡中城东城门

正当我在东城门前四下察看时,从城内走出一位年老的村民。他一看我周身的行头,便知道我的来意,随即招呼我来到距城门约十余米的道路旁崖壁前。

崖壁上有一坍塌处,一截断面约20多厘米见方的石质引水道,出现在我眼前。这位村民告诉我,由于中城内没有水塘,守城明军将士的生活用水,全靠这条隐埋在崖壁上的管道。接着,他又指着云遮雾障的三面山山顶告诉我,这水就是从筑在那里的上城附近引来的。

水是生命之源,它甚至比粮食重要。隐密的引水道,精兵把守的水源,永平堡慎密而完备的建构,由此可见一斑。

中城作为明军的指挥和防御中心,是精心选址、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它的原址,曾经是饱经惨烈战阵的剽悍的蒙古人的都元帅府。

永平堡中城城门

在这一处天然的险地,何卿率明军竟然又修筑了内外两道城墙。从高处俯视,整座中城城墙构成“回”字形。其外墙全长近600米,高10余米,宽8米。内墙全长319米,高9.5米,宽7米。外墙的东、西方向各开一道门,如今西门已毁,东门尚存。

进外墙东城门后10多米远处,便是内城墙的东城门。在两道门之间的右侧,是一块荒草没顶、面积约百余平方米的方形空地,形如瓮城却又不当道。带着疑惑,我向村民咨询后,方知这是当年的一座监狱。这监狱并未分隔出若干小间,出于人性化考虑,只关押女犯。关押男犯的监狱,在西城门附近,面积约两百平方米。

永平堡男监狱

走过第二道东门,便进入了内城。街道的左边,一处底部宽达六七米、由粗大的石条砌成的台阶,映入我的眼帘。台阶共24级,由下向上逐级收窄,顶部的一级宽1.5米。

这通高7米的台阶,令人顿感凛然威严。果然,台阶之上是一平台,这便是当年松潘总兵巡行驻地,当地人称松潘正堂衙门。

松潘总兵巡行衙门遗址

想当年,戎马倥偬的何卿,便是在这里日理万机,指挥着那场平定白草番的战役。遗憾的是,其遗址之上,我仅仅看见三间村民的房屋。

石阶下的街道的尽头,正对着男监的大门。这男监也是内外城墙之间围成的无顶空地,也形若瓮城。据村民讲,当年这男监是盖了顶的,后来被拆掉了。

沿着正对男监大门方向的左边的坡道(也可能是城墙垮塌而成的)而上,便登上了永平堡中城北面的外城墙。

永平堡中城北城墙

伫立马道俯视,200平方米的男监如同一口干涸了的方形水池,“水池”四壁是七八米高的城墙。据村民讲,当年守军给监狱里的战俘或盗匪送饭,是从马道上倒下去的。据此推测,由于牢中之人过于剽悍,此监狱围墙四合,没有开设牢门,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越狱或暴动。

在马道上放眼望去,城墙的雉堞已被铲平,北城墙最西端转角处,角楼(炮台)荡然无存,只留下高于马道的基础。墙体黝黑的西外城墙,如一条欲窜向山顶的巨蟒。

永平堡中城北城墙与西城墙转角处

行至西外城墙马道,只见墙外是一道从山上延伸而下的沟壑,视野顿时大开,山下的白草河谷、永平古道尽在监控之下。再看城内,只见内外城墙之间,从低到高垒砌了数道堡坎。每道堡坎的坝子上,布置有兵营、校场、指挥台等。如此这般,即便来犯者破城而入,守军仍可凭借一道道几米高的堡坎,作最后的抵御。

永平堡的城墙建筑,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它虽然是按照明代的军事防御工事形制修筑,但在建造中也部分采纳了羌、藏民族的建筑技术。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城墙建造就地取材,均用粗加工条石垒砌,中间以泥土碎石夯实填心,墙缝用拌和好的黄泥浆勾抹。高达十几米的城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则向内倾斜,有点类似羌族碉楼的修筑方法。城门的用料较大,且较规整,梯坎则多用较薄的片石垒叠而成。

何公不死

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永平堡,何公生祠碑是其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永平堡文物保护碑

所谓生祠,即为当时尚在人世的人物修祠立碑。这在历朝历代都少见,在北川更是仅此一例。何公,便是威震白草河流域的松潘总兵何卿。

相关资料介绍何公生祠碑的位置,语焉不详,仅告知在永平堡以南约200米处,连那位当向导的村民也说不清楚。经我再三描述解释,这位村民觉得可能是在南边城外的一个当地人称马王庙的地方。

于是,我出城在泥泞坎坷的山上绕了半圈,来到了小地名叫马王庙的地方,这个有几户人家和一个新修的小庙。资料介绍没错,此地距永平堡南城墙直线距离的确只有近两百米,但坡陡且无路,只得绕行近两公里。

在马王庙村民热情指引下,我走到了那座新修的小庙背后的坡坎前。高2.5米、宽1.8米的何公生祠碑,便伫立在一座似亭非亭的简易建筑物之中。

何公生祠碑用一整块页岩錾凿而成,碑面呈古铜色,左下方已剥落了一大块,碑面其它地方因风雨侵蚀,碑文漫漶难以逐句辨认,但其中 “驱数万之兵深入羌地” “朝夕瞻仰,其庶乎系边人之永思”“嘉靖二十六年”等语句完整。所幸碑额“何公生祠碑”五个大字十分清晰。

何公生祠碑

享此殊荣的何卿,在平定“白草番乱”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才能。他不顾朝廷催促,反对夏秋时节发兵攻打羌寨。这不仅是考虑到此期洪水对进兵不利,更考虑到当年四川各地遭遇灾荒,粮食欠收,筹措军粮困难,若强迫百姓送粮,容易激起民变。因此,他确定在看似不宜用兵的冬季发动进攻。

在动用兵员上,何卿针对崇山峻岭中大部队难以展开的现实,淘汰冗兵,将原计划动用的三万多人减少二万多,仅选骁勇精壮者九千余名强化操练备战,这样也节省了大量粮饷,减轻了百姓负担。

全线进攻开始后,明军兵分三路,从龙州(今松潘及江油一部)、石泉(今北川县)、坝底(今北川县坝底镇)对白草、青片的白草羌形成合围态势。何卿亲率驻永平堡的中路军担任主攻。

当兵临陡峭的走马岭时,遭到白草羌的顽强抵抗,明军进攻受阻。几天后,大雾四起,这对作战双方都非常不利。狭路相逢勇者胜,何卿却在云遮雾障中,嗅到了克敌制胜的气息。他抓住时机,果断命令擅长攀岩的军士,迅速组成的敢死队,出其不意地从悬崖绝壁登上走马岭。后续部队则拽住敢死队员从山头放下的绳索,攀援而上,一举攻占了走马岭。

在随后的逐个山头攻坚战中,何卿亲自击鼓助威,“摧坚陷阵面当箭”,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将士的士气。

走马岭一战,何卿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讨擒渠恶数人,俘斩九百七十余级,克营寨四十七,毁碉房四千八百,获马牛器械储积无算。”征战结束善后之时,他仅将为数甚少的头领处斩,并未滥杀无辜,又让白草羌自守其土,自选寨主,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身为成都人的何卿,肯定读过唐代女诗人薛涛登临川西边防重镇理县筹边楼,感慨万分写下的这首名诗;也肯定研习过时任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在筹边楼施行的民族和解政策;也肯定总结过由于元代朝廷对民族地区釆取的高压政策,以及明代前期的管控过度,才导致这一地区治安反弹的经验教训。再加上他在复杂的民族地区长期的宦海生涯,剿抚并举乃至以抚为主的策略方针,便顺理成章的在他心中诞生。

由此,番民“愿为编氓”,“变易番姓,从习汉仪”,番地收入石泉县版籍,此后,为使这一方天地长治久安,何卿又遍设关、堡、墩、台等军事设施,扼住白草羌进出的通道。

据清代《石泉县志》载,石泉的明代军事设施中,除了最为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白草河流域的永平堡和青片河流域的坝底堡,还有伏羌堡、曲山关、大鱼关、石板关、上雄关、鱼滩子堡、青杠堡、石泉堡、绝香墩、喜悦墩、振番墩等。此外,何卿的另一策略,则是毁掉白草羌所居住的碉房,因为它既是羌人平日居住的房屋,也是战时据守的堡垒。清道光年刊行的《石泉县志》记载,自何卿平番之后,“青片、白草碉楼皆空,一望民居皆耕作之土也。”

自何卿重创白草河、青片河流域的白草羌之后,当地汉人在经商与生活有了安全保障。因此,何卿也成为当地汉人心目中的拯世英雄。以至于在他离开川西后,北川军民建何公生祠,勒石塑像,敬若神明。

古堡绝唱

上城位于中城以东的墩包山顶,距中城有近一小时的步行路程。

由于山顶开阔,城堡是靠山围筑。城为长方形,南、北墙长97米,东墙长41米,西墙长35米。如今,虽然上城的残墙仅有4米多高,宽也不到5米,但还是能依稀看到当年炮台或角楼的影子,并发现了一个残石臼,也能辨认出当年营房、马房和点将台的遗址,其中马房的残墙高6米。

就是这样一个相对小型的城堡,也在南、北方向各开了一道城门。为增加保险系数和提前预警,明军又利用南门外的两座小山之间的垭口,修筑了一处关隘。这个关口本来就是天然形成,无需加工也易守难攻,但明军仍然在此修筑了防护墙,只留下了宽1米多的狭窄通道。

伫立居高临下的永平堡上城,山下的动静尽收眼底。它与扼蜿蜒于白草河畔进入内地要道的下城,与盘踞山腰有泰山压顶之势的中城,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梯次防御体系。再加上创造性的运用万里长城烽火台的功能,在三城的南北两面,修筑了用石块垒砌的墩,用墩上的所立的10米高灯杆发出信号及时传递敌情,从而使这个防御体系更加完备。

永平堡中城西城墙

正是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走马岭明军的大胜,以及永平堡军事堡垒群的建成,剧烈动荡的川西北白草河青片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便成为“白草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成为北川境内众多军事设施失去存在价值的开始。

到明代后期,“白草番民卖刀买犊”,渐成“顺民”,官与民的军事对抗逐渐减少,朝廷驻军数量也相应减少。至清代,统治者对羌、藏民族实行以抚化为主的政策。自此,威震一方百年未被攻陷的永平堡,以及周边的关、堡,便逐渐失去军事意义。

永平堡的绝唱,上演于明末清军入川之时。明代安绵道詹天颜,率川西一带的明军抗击清军,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49年)撤退至北川,欲凭借永平堡作生死一搏。无奈大势所趋,永平堡不可能成为历史潮流里的中流砥柱。詹天颜所部终因寡不敌众,被清四川总兵王明德击败。

永平堡废弃了,但它的魂魄还在。在何公生祠碑所在处,当地百姓在何公生祠原址,重建了一座小庙,庙里供奉着新塑的何卿像。

这是一种保家卫国的象征,这是对祥和安宁的寄托,这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向往。因此,永平堡作为川西北地区多民族融合的见证,无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来源:北川政务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