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谋士吴铁城:曾帮老蒋策反30万东北军,晚年却被骂得羞愧自尽

莺歌绿柳楼前 2024-12-10 12:48:05

世人皆知吴铁城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谋士,却鲜有人知他凭一己之力说服张学良率领30万东北军倒戈,为蒋介石赢得中原大战立下汗马功劳。这位以三寸不烂之舌闻名的"铁老",不仅在张学良易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更是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一度成为蒋介石身边最受重用的谋士之一。然而,命运弄人,这位曾让30万大军俯首的说客,晚年却因一句顶撞,被蒋介石当众辱骂,最终在羞愧难当中服药自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权倾一时的谋士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

从同盟会元老到蒋介石谋士

1880年,吴铁城出生在江西九江一个商人家庭。世人都说他能说会道,可鲜有人知道这位日后的"铁老"年轻时是个急性子,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主。

1904年,24岁的吴铁城在武昌求学时,一次偶然机会结识了同盟会骨干熊克武。那一晚,熊克武与吴铁城在武昌江畔漫步,谈论时局,熊克武慷慨激昂地说:"我辈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

这番话让吴铁城如醍醐灌顶,当即决定加入同盟会。从此,这位年轻人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同盟会总部,吴铁城随即赴日,成为最早一批加入同盟会的会员。在日期间,他结识了胡汉民、汪精卫等革命党人,这些人脉关系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吴铁城奉孙中山之命南下广东发展革命力量。在广东期间,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外交才能,成功说服了多位军阀投靠革命党。当时广东军阀陈炯明就曾感叹:"吴铁城这张嘴,比十万大军还厉害!"

1917年,吴铁城被任命为广东警察厅长。在任上,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建立了广东第一个警察训练所,培养了大批警务人才。更重要的是,他在此期间结识了时任广州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蒋介石。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吴铁城被任命为广东省建设厅长。在这个位置上,他推动了广州城市现代化建设,修建了多条马路,整修了珠江堤岸,被誉为"广州城市建设第一功臣"。

1926年北伐开始后,蒋介石看中了吴铁城的外交才能,多次派他担任谈判代表。在与各地军阀的谈判中,吴铁城以其独特的谈判技巧,说服多位军阀倒戈,为北伐的顺利进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很多人都不看好他能坐稳江山。但吴铁城却向左右说道:"蒋先生此举,实为不得已而为之。他日必成大业!"随即,他带头支持蒋介石,并积极奔走于各派系之间,为蒋介石争取支持。

蒋介石对吴铁城的这份识时务很是欣赏,不久便任命他为上海市政府秘书长。在上海,吴铁城开始组建政学系,网罗了一批知识分子,成为国民党内部的重要派系之一。

这时的吴铁城,已经从当年那个"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武昌学生,蜕变成了一个能说会道、左右逢源的政治谋士。在上海滩,但凡提起"铁老"这个名号,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一个能说会道的吴铁城!"

正当吴铁城在上海春风得意之际,1928年的东北局势突变,为他带来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

东北之行显身手:说服张学良易帜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遭遇日军炸弹身亡,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当即决定派出使节前往东北吊唁。可谁知,一众大员竟然无人敢去,就连蒋介石的红人张群都推说身体不适。

"此去东北,凶多吉少啊!"众人都说。

确实,当时的东北局势复杂,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日本人在关东州虎踞龙盘,苏联红军在北方虎视眈眈,就连张学良本人的态度也是个谜。

可就在这时,吴铁城挺身而出:"我愿前往!"

众人都说他是在找死,可吴铁城却胸有成竹。原来早在1925年,他就和东北许多将领有过交往。当时担任广东建设厅长的他,曾多次接待来粤考察的东北军官。

1928年7月,吴铁城抵达沈阳。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张学良不仅亲自到火车站迎接,还设宴款待。

原来,张学良早就听说过这位"铁老"的大名。1925年东北考察团访问广东时,吴铁城不仅安排周到,还和考察团成员结下了深厚友谊。其中不少人如郭松龄、常荫槐等都已是张学良的心腹。

酒过三巡,吴铁城开门见山:"少帅,东北现在困难重重啊!"

这话一出,张学良面色凝重。确实,当时的东北军内部空虚,军饷拖欠,士气低落。更要命的是,苏联红军在边境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借口中东路事件南下。

吴铁城接着说:"南京政府愿意支援东北,每月拨款200万元,协助东北军整编。"

这番话说到了张学良的心坎上。当时的东北军每月军费开支高达600万元,光靠东北的税收已经难以为继。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铁城马不停脂地在东北各地奔走。他先后拜访了张学良的心腹将领万福麟、张作相、于学忠等人。每到一处,他都会带去南京政府的善意。

有一次,吴铁城在拜访东北军将领时,对方问他:"听说你以前是同盟会元老?"

吴铁城笑着说:"是啊,我和冯玉祥、阎锡山都是老交情了。"

这句话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许多东北将领都担心易帜后会遭到排挤。吴铁城的这层身份,反而让他们放下戒心。

经过三个月的游说,吴铁城终于说服张学良同意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正式宣布东北易帜,改悬青天白日旗,东北形式一统归于南京国民政府。

这一天,张学良对吴铁城说了一句话:"铁老,你这三寸不烂之舌,真比三十万大军都管用!"

而这次东北之行的成功,也让吴铁城成为了蒋介石最信任的谋士之一。谁能想到,这还只是他政治生涯的开始,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中原大战的关键推手

1930年的春天,中原大战一触即发。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对峙,谁都知道,此时张学良的态度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还是得让铁老走一趟啊!"蒋介石对身边的人说。

这一次,阎锡山也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去东北。一时间,沈阳城里暗流涌动,各路说客云集。

可吴铁城这次玩了个高招。他不像其他说客那样整天往少帅府里钻,而是先去了北戴河。原来他早就打听到,张学良每到夏天都喜欢去北戴河避暑。

7月的一天,张学良果然来到北戴河。刚到海滨别墅,就看见吴铁城带着一群人在沙滩上悠闲地散步。

"铁老,你怎么在这儿?"张学良问道。

"少帅,我是来度假的啊!"吴铁城笑着说,"听说您也要来,我特意等您一起打打高尔夫。"

就这样,吴铁城以私人朋友的身份,整整陪了张学良一个月。期间,他们每天打高尔夫、钓鱼、泛舟,看似无心政事,实则暗中较劲。

一次打高尔夫时,张学良问:"听说阎锡山许诺给东北每月300万军费?"

吴铁城不慌不忙地说:"少帅,您觉得阎锡山有这个实力吗?他在山西省每月的财政收入才多少?"

这话一出,张学良沉默了。他太清楚阎锡山的家底了。

更绝的是,吴铁城每次和张学良打牌,总是输个几万大洋。一来二去,反倒是阎锡山派来的说客在张学良面前显得小气。据说有一次,阎方说客在牌桌上输了十块大洋,就急得直跺脚。

8月中旬,吴铁城出了一招狠的。他带来了蒋介石签发的委任状,要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司令"。这个职位,可是国民政府军事系统的第二把交椅!

与此同时,吴铁城还带来了2000万银元的"见面礼"。这笔钱,正好解了东北军的燃眉之急。

更妙的是,吴铁城把办公室都搬到了张学良的专列上。张学良去哪,他就跟到哪。他对张学良身边的人说:"少帅现在是全国瞩目的大人物,我得寸步不离地保护他啊!"

9月初,张学良终于下定决心,命令东北军主力南下勤王。30万东北军一出关,局势顿时明朗。阎锡山等人腹背受敌,很快就土崩瓦解。

中原大战结束后,吴铁城被誉为"一舌动三军"。蒋介石更是说:"铁老这一手,胜过千军万马!"

可谁能想到,就在吴铁城春风得意之时,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这次,他要面对的不是军阀,而是虎视眈眈的日本人......

抗战时期的政治浮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任命吴铁城为上海市长。谁料这个位置却让"铁老"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大挫折。

1932年1月,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19路军奋起抵抗,打响了"一二八淞沪抗战"。作为上海市长的吴铁城,一面组织市民支援前线,一面却要应付日本人的施压。

"吴市长,要么签停战协议,要么我们就炸平上海!"日本领事在谈判桌上拍着桌子说。

当时的上海,日侨众多,租界林立。日军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在上海驻军。在多方压力下,吴铁城最终在《淞沪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卖国贼!"上海市民得知消息后,群情激愤。数千人包围了市政府,要找吴铁城算账。

这一次,连蒋介石也保不住他了。1932年4月,吴铁城黯然离开上海,回到了他的老根据地广东。

在广东,吴铁城被任命为广东省主席。可这时的他已不复当年风光,整天躲在省主席府里,连大门都不敢出。

"铁老现在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啊!"当时的广州街头,常有人这样议论。

1935年,华北危机爆发。日本人步步紧逼,要求华北五省自治。此时的吴铁城已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却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

有人问他:"铁老,您怎么不说话了?"

吴铁城苦笑着说:"这年头,说多错多啊!"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吴铁城跟随国民政府辗转重庆。在重庆的岁月里,这位曾经的"三寸不烂之舌"变得沉默寡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轰炸重庆,吴铁城的寓所被炸毁。他站在废墟前,对前来慰问的故友说:"这是报应啊!当年在上海签的那个协议,现在想想还是痛心!"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铁城重获重用,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可这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能言善辩的"铁老",而是变得谨小慎微,说话前总要先三思而后行。

谁能想到,这样的谨慎态度不仅没能挽救他的政治生涯,反而让他在后来的国共谈判中落下了更大的祸根......

最后的倾覆:从新闻发言人到自尽结局

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此时的吴铁城已近古稀之年,本想就此归隐,却被蒋介石重新启用为政府新闻发言人。

"铁老的三寸不烂之舌,正是现在最需要的!"蒋介石这样对身边的人说。

确实,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台湾急需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来稳定民心。而吴铁城恰好满足这个条件:他既是同盟会元老,又曾在东南亚有广泛人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吴铁城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发表演说。他那过去被人诟病的"能说会道",此时反而成了最大的优势。

一次记者会上,有人问他:"铁老,您怎么看待目前的局势?"

吴铁城立刻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在的困难都是暂时的!"

这番话很快传遍台湾各地,不少人都说:"还是铁老会说话!"

然而,就在吴铁城重获声望之际,一场风波却无声地酝酿着。

1953年春天,政学系元老王世杰因为在对美外交上与蒋介石产生分歧,遭到严厉斥责。王世杰和吴铁城是几十年的老友,当年在政学系共事时就交情匪浅。

"我得去为老王说几句话。"这天,吴铁城来到蒋介石的官邸。

谁知蒋介石一见到他就板着脸:"铁老,这次你别管了!"

可吴铁城仗着自己是元老,又是发言人,竟然顶撞起来:"委座,王世杰是为国事操心啊!再说,我们政学系的人..."

这句话还没说完,蒋介石突然拍案而起:"你还有脸提政学系?就是你们这些人,害得我们......"

接下来的话,蒋介石几乎是吼出来的:"滚出去!从今天起,你不用当什么发言人了!"

这一幕,被门外的卫兵都听见了。第二天,整个台北城都传遍了"铁老被骂"的消息。

几天后,吴铁城的管家发现老爷子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敲门没人应,破门而入时,却发现吴铁城已经服毒自尽。

在他的书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一生为国,临了却落得这般田地,死有余辜......"

就这样,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铁老",在73岁那年选择了自尽。据说蒋介石得知消息后,只说了一句:"这个老头,还是这么倔..."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