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起《杨家将》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的老将杨业更是有勇有谋、威震四海的大英雄,当然除了英雄也有奸臣,就比如大奸臣潘仁美,他残害忠良,遭到世人唾骂,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历史上的他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仔细翻阅史料就会发现,人们冤枉了他几千年。
潘仁美一辈子为宋朝征战潘仁美是杨家将小说中的名字,历史上的真实名字叫做潘美,潘美是北宋开国元勋,自幼在乡间有仁德之名,并与赵匡胤交好,就比如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想派人回开封报信,曾派他回向太后和皇帝传达消息。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开始杯酒释兵权,曾经追随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们一个个都交出了兵权,只有潘美没有被要求交,这是因为潘美对赵匡胤足够忠心,而且对他的人品足够放心。
后来他又兵不血刃劝降叛军首领袁彦,继而荡平淮南,作为主帅,消灭南汉,作为副元帅,消灭南唐。
赵匡胤死后,潘美继续辅佐他的弟弟宋太宗,宋太宗亲征北汉,潘美随军出征,北汉一灭,宋朝一统中原。
即便如此,潘美还是没有懈怠,他与名将杨业多次携手并战,潘美多为主帅,杨业多为副帅,二人相处十分和睦,每逢大敌都积极配合,辽军两度南侵宋朝,都被这两人打退。
尤其是雁门关大捷,打得辽兵闻风丧胆。可以说潘美一生几乎没有败绩,所以能得到两代皇帝的器重,即使功高盖世,潘美也始终怀揣着一颗爱心,陈桥兵变后,赵匡胤曾打算对后周王室大开杀戒,潘仁美极力劝阻,并暗中保护了几位王子,使他们免遭涂炭。
后来在消灭各地割据政权的过程中,他也是以仁爱为宗旨,对待降俘能不杀就不杀,由于他的仁义之名远播,许多敌军不战而降。
那杨业究竟是为何而死?潘美又在其中扮演者什么角色呢?
杨业之死公元986年,宋太宗发起雍熙北伐,时年辽国大乱,宋太宗眼看一统天下的时机到了,果断展开北伐,兵分三路,由潘美统领西路,杨业辅佐潘美,大军出雁门关,迅速收复了燕云四州。
而此时,执掌东路军的曹彬在前线打了大败仗,这让刚刚获得胜利果实的潘美感到手足无措,皇帝下令各路大军撤退,潘美不仅要带上士兵,还要保护好刚刚收复的四州百姓,带百姓撤退自古以来就是一件棘手的事,古有刘备携民渡江,差点被曹操抓住。
如今的情形与当时无二,杨业建议先保护好百姓,他自告奋勇想率军去吸引辽军火力,把辽军引到埋伏圈内,届时精兵一齐杀出,辽军必然大乱,这时再掩护百姓撤退就行。
但这时,监军王诜站了出来,他认为杨业在消极备战,逆风状态更应该杀出一条血路来突围,他主张宋军应该直击辽军主力,但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辽军兵力碾压宋军,且占据进攻态势,宋军撤退处于被动状态,贸然出击可能一败涂地,所以杨业极力劝阻。
但王诜不但不听,还嘲讽杨业,认为他是怯战,笑他杨无敌的威名是假的,这些杨业咬牙也都能接受,但王诜又怀疑杨业有谋反之心,这下杨业受不了了。
他虽然是北汉降将,但一生对宋朝忠心耿耿,他最害怕别人质疑他的忠心,于是极力辩解自己是为大局着想,并非为了个人私利。
然而这种生死关头,副帅与监军吵得不可开交,主帅潘美却一言不发,这是为什么?其实是因为宋朝崇文抑武,皇帝总是担心武将作乱,所以每逢出征,一定会派一位监军去监督主帅,使权力相互制衡。
潘美当时六十二岁,年事已高,逐渐没有争斗之心,再加上多年奋斗,终于爬到主帅的位子,他十分珍惜得到的一切,而王诜是皇帝的人,杨业只是自己的部下,只能先讨好王诜,才能稳住大局。
他只好命杨业主动进攻辽军,杨业出兵前,恳求潘美一定要支援接应,潘美如约而至,这时王诜派探子去前线查看,探子错把消息报成大捷,王诜信以为真。
为了防止杨业与他抢功劳,他快速撤出陈家谷去找皇帝,行至半路,听闻杨业兵败,潘美正要去支援,王诜却说可能有埋伏,官大一级压死人,潘美只好作罢。
而另一边杨业战至傍晚,弹尽粮绝,眼看没有援军,辽兵又越来越多,只能绝望的撞死在李陵碑上。
后来皇帝追究责任,认为潘美不能查明探子报来的消息真伪,致使杨业身死,有失职之责,但又考虑到有监军干扰的因素,只是将潘美降职。
哪怕最后潘美官复原职,但年事已高,加上对杨业之死时常抱有忏悔之意,以至于最后郁郁而终。
那么潘美为何会被污名化呢?
后世小说对潘美的污名化后世小说中的潘美形象与历史上截然不同,一些作者为了避嫌,将他的名字改成潘仁美,小说中的潘仁美恶贯满盈,战场上被杨业夫妇刺伤,便怀恨在心。
为了上位,一味迎合宋太祖的喜好,游山玩水,差点使宋太宗陷入辽军的包围,葬送了河东三百兵马,致使幽州沦陷。后来潘仁美将女儿送进宫中,成为国丈,父女二人里外勾结,陷害忠良,勾结辽人,泄露大宋机密,并想借机篡夺大宋江山。
而潘仁美的儿子潘豹更是胡作非为,有一次当街强抢民女,被杨七郎撞见,双方展开斗殴,杨七郎失手将其打死,潘仁美闻讯怀恨在心。后来辽军南侵,皇上拜潘仁美为统帅,潘仁美知道报仇时机已到,请求让杨业担任副帅,杨家诸子担任先锋。
陈家谷之战,潘仁美勒令杨业以疲兵冲击辽军主力,并撤走援军,杨业孤立无援,派七郎去潘仁美处拉救兵,潘仁美表面答应,背地里在七郎酒里下药,然后将他吊起来,万箭齐发,射死七郎,杨业闻讯,知道死期已至,于是自杀。
潘仁美被污名化有两点原因,一是评书是讲给老百姓听的,老百姓只有朴素的善恶价值观,所以设置一个反派更能推动剧情。
二来杨家将在民间一直有良好的口碑,潘美虽然没有直接害死杨业,却也间接害死了他,老百姓没文化,对历史只能靠道听途说,所以久而久之将潘美误认为是害死杨业的罪魁祸首。
结语潘美本来是一代名将,却因为一时犹豫害死杨业,被后世丑化成奸臣,所以身为领导,一定要对自己决策有清晰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学历史的人也不能单纯以好坏评价历史人物,要做到客观对待。
许多帝王将相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卓越贡献,却因为观众的喜好不得不被丑化,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被污名化的历史人物被正名,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他们曾经立下过的功业。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 2020-07-17 以十州兵力踏平南汉,宋朝第一名将潘美,实至名归
澎湃新闻 2022-12-09 潘美害死杨业?历史果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