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救命恩人郭仕逵,解放后写信求工作,毛主席:公事公办

优雅小羊史书 2024-11-15 20:30:36

标题:毛泽东的救命恩人郭仕逵,解放后写信求工作,毛主席:公事公办

引言:

1950年春天,湖南韶山一个名叫郭仕逵的农民手捧着一封信,激动得老泪纵横。这封信是从北京寄来的,上面清晰地写着"毛泽东"三个大字。25年前的那个夜晚,正是这位普通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在湖南团防局长成胥生派兵抓捕时,将密信送到毛泽东手中,并协助他躲过了追捕。如今新中国成立了,这位救命恩人给毛主席写信求工作,毛主席会如何回应?这封回信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革命年代的生死之交

1925年的湖南,农民运动如火如荼。这一年八月,毛泽东正在家乡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每天清晨,他都会和当地农会的骨干一起,走村串户宣传革命道理。这天,他刚从谭家冲召开完农会会议回来,湘潭县议员郭鹿宾的侄子郭仕逵就匆匆赶到了。

郭仕逵一进门就从衣服夹层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了毛泽东。原来,湘潭团防局长成胥生已经向赵恒惕告密,称毛泽东在韶山搞农民运动,破坏地方治安。这封密信是郭仕逵的叔父郭鹿宾在县政府工作时偶然发现的。

"成八胡子又在搞鬼。"毛泽东看完信后,只是轻轻一笑。他让郭仕逵先坐下来喝口水,自己则走进厨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

"你先歇歇,我吃完饭再说。"毛泽东说着,坐下来慢条斯理地吃起了饭。这时,农会主席毛福轩也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赵恒惕的兵马已经进了湘潭城!"

毛泽东放下碗筷,从容不迫地走进里屋换了身衣服。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为了安全起见,毛福轩特意安排了两个农会会员护送,还准备了一顶轿子作为掩护。

一行人沿着韶山冲的小河向前走去。走到湖堤涧附近时,前面的道路上突然闪现出点点灯光,还传来了士兵们的喊叫声。毛泽东立即带着郭仕逵等人爬上了右边的山坡,躲进了一片松树林里。

不一会儿,二十多个荷枪实弹的士兵举着灯笼从山下经过。等他们走远后,毛泽东一行人才从山上下来,继续向长沙方向赶去。

一路上,郭仕逵看着毛泽东镇定自若的样子,不禁对他更加敬佩。这次转移中,正是因为郭仕逵及时送来密信,又陪同护送,才使得毛泽东成功避开了敌人的追捕。

从这天开始,郭仕逵便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这次护送之后,郭仕逵回到了家乡,继续在当地从事地下工作。而毛泽东则辗转到了广州,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然而,大革命失败后,郭仕逵因各种原因脱离了组织。他回到了乡下,过着平凡的农民生活。尽管如此,每当有人提起毛泽东,他总会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想起那个在生死关头依然从容不迫的革命者。

二十多年后的一个深夜,郭仕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新中国成立了,毛泽东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拿起笔给北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能得到一份工作。这封信寄出后会有怎样的回音呢?

二、解放后的深情问候

1949年冬天,郭仕逵望着墙上挂着的新历,思虑再三,终于提笔给北京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详细回忆了1925年那个护送毛泽东转移的夜晚,并说明了自己目前的困难处境,希望能得到一份工作。

信寄出去后,郭仕逵每天都盼着邮递员的到来。村里人都知道他给北京的毛主席写了信,不少人都说:"毛主席那么忙,哪有工夫回信啊。"可他依然天天守在村口等着。

1950年3月14日这天,郭仕逵终于等来了北京的回信。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写着:"仕逵先生,去年10月5日,来信收到迟复为歉。先生处境困难,深为系念。工作问题,仍以就近设法等候机会为宜,不宜远出省外,徒劳往返。"

信中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浓浓的关切之情。没过多久,当地政府送来了几百斤大米。郭仕逵这才知道,这些大米是毛主席用自己的积蓄买来慰问他的。

1953年春天,已经57岁的郭仕逵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他提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家乡的特产。到了北京,他直奔天安门,对执勤的战士说:"我要见毛主席。"

战士们起初有些犹豫,但当郭仕逵拿出那封毛主席亲笔回信时,很快就有人安排了一辆小汽车,将他送到了一家招待所。工作人员告诉他:"毛主席正在安排时间,请您先在这里休息几天。"

接下来的日子里,工作人员带着郭仕逵参观了北京的名胜古迹。第四天早上,一辆小汽车将他接到了一间会客室。没过多久,毛主席便走了进来。

"仕逵同志,你还记得当年在湖堤涧躲避的那个晚上吗?"毛主席握着他的手问道。两人回忆起了当年的往事,又谈起了家乡的变化。毛主席特别询问了郭鹿宾的情况,得知他在1938年去世后,连声叹息。

几天后,毛主席又特地安排了一顿家宴。饭桌上摆着四个家常菜,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这是家乡的豆豉辣椒,你尝尝看味道怎么样。"毛主席说着,亲自给郭仕逵夹菜。

临别前,毛主席还送给郭仕逵一对海虾,叮嘱他回去后要好好生产,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过得更好。从此以后,郭仕逵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北京写信,汇报家乡的生产情况和人民生活的变化。而毛主席也时常从自己的工资和稿费中拿出一部分钱来接济他。

这次北京之行,让郭仕逵深深感受到了这份跨越时空的革命情谊。虽然工作的事情没有得到特殊照顾,但毛主席对老友的关心却从未改变。回到韶山后,他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当地的生产建设中去。

三、公私分明显真情

1950年的北京,每天都有大量的信件送到中南海。其中不少是来自湖南韶山、湘潭一带的老乡、故友的来信。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当年在那里开展农民运动,许多人都与他有过交集。

有一天,一位来自湘潭的老农民带着一封信来到了中南海。他自称是当年和毛主席一起参加过农民运动的,现在家里生活困难,想在北京谋个差事。警卫人员将信转交给了毛主席的秘书,不久后收到了回复:"国家机关的工作要按照正常程序安排,不能因为是老相识就破例。"

另一位来自韶山的老乡也给毛主席写信,说是当年参加农民协会时曾给毛主席端过水,现在想让儿子到北京工作。毛主席看了信后说:"工作的事情要按照正常渠道办理,不能搞特殊化。"

但对于这些老乡的实际困难,毛主席却一直放在心上。他从自己的工资和稿费中拿出一部分,让工作人员送去给有困难的老乡。1951年春节前,他特意让人带着一些慰问品回韶山,看望那些生活困难的老友。

一次,中南海的工作人员向毛主席汇报,说最近来信求助的人越来越多,请示是否需要设立专门的接待机构。毛主席说:"这样不行,国家机关的工作必须制度化、规范化,不能因为是我的老乡、老朋友就搞特殊。"

但与此同时,毛主席又叮嘱工作人员:"对确实困难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给予帮助,但一定要用我个人的工资和稿费,不能动用公家的钱。"

就这样,一方面坚持制度办事,一方面又通过个人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这成了毛主席处理此类事情的一贯做法。1952年,一位自称是当年参加过农民运动的老人来到北京,说是想见见毛主席。工作人员按照惯例,先了解了情况。

这位老人确实参加过当年的农民运动,家里也确实困难。但毛主席还是说:"工作的事情要按规定办,你们可以帮他联系当地政府,解决实际困难。"随后,他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0元,让人转交给这位老人。

郭仕逵的事情,毛主席也是这样处理的。他在回信中委婉地表示不能特殊安排工作,但私下里却用自己的积蓄给郭仕逵寄去了大米和钱物,还多次接见他,请他吃饭。

这种处事方式,在当时的老同志中广为流传。大家都说:"毛主席对待老朋友,既有原则,又有温情。"后来,这种"公事公办"的原则被写入了相关规定,成为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理类似问题的重要依据。这不仅体现了革命领袖的公私分明,更展现了对制度的尊重和对同志的真情关爱。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种做法的深意。就连郭仕逵也经常对村里人说:"毛主席这样做是对的,国家大事要按规矩办。"从北京回来后,他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当地的生产建设中去,成为了建设新中国的一分子。

四、暖心关怀润无声

北京的春天,郭仕逵住在招待所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愉快。每天早上,都会有工作人员来告诉他今天的参观安排。从天安门广场到故宫博物院,从颐和园到北海公园,一处处名胜古迹让这位来自湖南农村的老人大开眼界。

工作人员还特意安排他参观了北京的纺织厂、钢铁厂等新建的工业企业。看到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劲十足的景象,郭仕逵连连感叹:"咱们的新中国真是发展得快啊!"

一天下午,郭仕逵正在招待所里写信,准备给家里人讲讲在北京的见闻,一位工作人员匆匆来报:"毛主席请您吃晚饭。"饭桌上,毛主席特意准备了家乡口味的菜肴,还亲自给郭仕逵夹菜。

"仕逵同志,你回去后要把在北京看到的这些新变化告诉乡亲们。"毛主席说,"要让大家知道,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努力生产,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饭后,毛主席又叮嘱郭仕逵:"你的孩子都长大了吧?要好好教育他们,让他们爱国爱民,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现在国家还在发展中,生活上有困难很正常,但要相信党和政府,踏踏实实干工作。"

临别前,毛主席送给郭仕逵一个厚厚的信封。郭仕逵打开一看,里面是300元钱。"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毛主席说,"你回去后,也要多关心村里有困难的乡亲。"

回到韶山后,郭仕逵经常给毛主席写信,汇报当地的生产情况。他在信中说,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大家齐心协力,粮食产量比往年高了不少。每当收到这样的信,毛主席都会仔细阅读,并且及时回信表示鼓励。

1954年,韶山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郭仕逵在信中提到了这个情况,毛主席立即指示当地政府要做好抗旱工作,并从个人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委托工作人员转交给郭仕逵,帮助他渡过难关。

不仅是郭仕逵,其他从韶山来北京的老乡,只要是生活确实困难的,毛主席都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是一笔钱,有时是一些生活用品,虽然数额不大,但都是从他个人的工资和稿费中支出的。

郭仕逵多次给家里人讲述在北京的经历,特别是毛主席的关怀。"主席虽然工作很忙,但对咱们老百姓的疾苦都记在心里。"这些话在韶山一带广为流传,激励着当地干部群众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从1955年开始,郭仕逵除了给毛主席写信,还经常应邀到附近的学校,给学生们讲述革命历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变化。每次讲到毛主席对家乡人民的关心,他都会详细描述自己在北京的所见所闻,那些点点滴滴的温暖关怀,就这样在故事中代代相传。

五、精神永存的革命情谊

1956年的韶山,已经年过花甲的郭仕逵仍然保持着每月给毛主席写信的习惯。他在信中不仅汇报当地的生产情况,还会讲述一些农民们的真实生活。这些朴实的文字,记录着新中国成立后韶山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当收到毛主席的回信,郭仕逵就会召集村里的年轻人,给他们读信的内容。他常说:"咱们要按照毛主席说的,把生产搞上去,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1957年,当地学校的老师请郭仕逵给学生们讲革命故事。从那以后,他就成了学校的常客。每次去学校,他都会带着那封1950年毛主席的回信,还有后来在北京的合影。

讲到1925年那个惊险的夜晚,郭仕逵总是绘声绘色:"那天晚上,二十多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就在我们藏身的山坡下经过,要是被发现了,那可就..."说到这里,他总要停顿一下,让学生们感受当时的紧张气氛。

有时候,他也会讲述1953年在北京的经历。"那天吃饭的时候,毛主席特意给我夹了一筷子豆豉辣椒,说这是咱们家乡的味道。"每当说起这些细节,他的声音里总带着几分自豪。

1958年初,郭仕逵突然病倒了。村里人连忙把他送到了县医院。医生诊断说是心脏病,需要长期治疗。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立即派人送来了药品和慰问金。

但郭仕逵的病情还是不断恶化。躺在病床上,他依然惦记着给毛主席写信。他让儿子帮忙写道:"主席,今年我们村的互助组又扩大了,种上了新品种的水稻,估计产量会比去年更高..."

这封信还没等寄出,郭仕逵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毛主席立即委托湖南省的同志前往慰问,并送去了花圈。

郭仕逵的追悼会上,那些曾经听他讲过故事的学生们也来送行。他们说:"郭爷爷虽然走了,但他给我们讲的那些革命故事,我们永远都记得。"

在郭仕逵去世后,他的故事并没有随之消失。当地的干部群众把他和毛主席的书信、照片都收集起来,设立了一个小展室。许多人来这里参观,了解这段跨越三十多年的革命情谊。

韶山的老人们至今还记得,每当有人问起郭仕逵的事,他总是先讲1925年那个护送毛主席的夜晚,然后讲1950年收到回信时的情景,最后讲1953年在北京的见闻。这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一段特殊的革命友情。

而在韶山革命纪念馆里,那封1950年毛主席的回信被永久保存。信中"公事公办"的原则和对老友的深情关怀,见证着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