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有红粉、黑粉,很可能还有“蠢粉”。 昨天受热点新闻的影响,我对林林的经历很感

评论王堂堂 2024-01-17 15:31:44

不光有红粉、黑粉,很可能还有“蠢粉”。 昨天受热点新闻的影响,我对林林的经历很感兴趣,今天我进了东方甄选自营直播间,发现林林正在直播,她正在兴致勃勃讲着“尾巴骨”,说前几天去滑雪团建,摔着尾巴骨了,现在一咳嗽就疼,林林不断提到尾巴骨,显然是想拉近与粉丝的距离,是一种自我冒犯的语言艺术。 一会儿,林林说要吹葫芦丝,我就互动了一句“吹葫芦丝也要消耗尾巴骨吧”,林林还念出这句留言并友好互动一番,显然,主播是喜欢这种互动的,因为她讲出的梗有了互动,是一种传播深化。 不料,一个不知道啥粉丝的在留言中质问我:是不是来挑事的? 接着,又有一些粉丝来互动,基本都朝着“有趣有度的冒犯”这个方向走,有问男朋友的,有调侃葫芦丝曲目“月光下的尾巴骨”的,几个粉丝又跳出来放厥词,认为这冒犯了TA的偶像,建议直播间轰人。 很快,直播间在线人数掉了不少,屏幕上留下一串没有灵魂的“林林好棒”。 早在俞敏洪处理舆情事件时,我就写评论指出,用“维持课堂纪律”的教师角色去博流量,并不是好的策略,“饭圈文化”一说已经被新东方公关策略抛弃,说教感和单一无创造性的所谓正能量,很可能是流量的大敌,俞敏洪带头自黑,且在天权复播是说“我刚把他放出来他就黑我”,显然是一种聪明的办法。 有聪明的办法就有“蠢”的办法,某些站出来维持课堂纪律的“蠢粉”,无非是容不下一点点争议和趣味,想靠着“好棒”之类刷屏来实现热度,这正是传播理论中失败的“子弹理论”,背离了“免疫效果”理论。 没办法,林子多了啥鸟都有,一个主播借助舆情向上走的时候,也离不开这些“蠢粉”的反向助攻。 #东方甄选#

0 阅读:34
评论王堂堂

评论王堂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