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积极行动下,吉林白城护飞队的一群热心志愿者近期于丽华家庭农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成功实施了一次意义非凡的野生动物救援行动。这次救援的主角是一只长相有趣且特征鲜明的野生动物。
据目击者描述,这只野生动物被发现时,似乎因长时间未得到充足的食物补给,而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其身体状况堪忧,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迟缓,种种迹象表明它急需专业的救助与护理。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护飞队的志愿者们迅速响应,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这只珍贵的生命体移送至具备专业救治能力的机构,为其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机会。
像小浣熊的犬科动物为何说志愿者此次救助的野生动物尤为奇特呢?原因在于,它的外貌与小浣熊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却又在体态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相较于小浣熊,它显得更为肥胖,身形短而肥壮,四肢粗短,宛如一只圆滚滚的肥狐狸。
这种动物,学名为貉,正是成语“一丘之貉”中所提及的那个“貉”。在我国民间,它还拥有诸如毛狗、椿尾巴、貉子等丰富的俗称,这些名字无不透露出人们对它的独特印象。
貉的毛发主要为棕褐色,嘴巴周围则是一圈醒目的白色,而眼睛四周则被一圈黑色的毛发所环绕,仿佛佩戴着一副神秘的眼罩。这样的外貌特征,与小浣熊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要区分这两者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它们的尾巴。小浣熊的尾巴上布满了环状的斑纹,而貉的尾巴则显得相对朴素,没有这样的特征。
尽管在外观上,貉与小浣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它却是属于犬科的一员。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貉在犬科动物中拥有着非常古老的地位,与现代犬、狼、狐狸等相比,它更接近于犬科的祖先。成年貉的体重多在6.5公斤左右,雌性个体则略小一些,这样的体型在犬科动物中并不算大。
原本,貉是东亚特有的物种,但凭借着其极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的足迹扩展到了世界的许多角落,包括欧洲的森林地带。
貉能适应城市生活在大众的认知中,尖牙利爪往往是野生动物凶猛与攻击性的象征。然而,貉这一带有尖牙利爪的捕食者,却以其相对温驯的性格,在犬科动物中独树一帜。
与狼等同样隶属于犬科的动物相比,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表现得极为平和,从不轻易发起攻击。它们仅在感受到惊扰或威胁时,才会展现出防御性的一面。
或许正是这种温和的性格特质,使得貉在大量涌入城市时,能够被人类所接纳,并允许它们在城市的角落繁衍生息。貉,作为自然界中少数能够适应城市生活的野生动物之一,其在城市中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常见。
以上海为例,近年来,貉的数量持续增长,它们已经悄然出现在超过300个小区中,且这一范围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貉之所以能够在城市中生存并繁衍,除了其温和的性格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漫长的物种进化历程中,它们逐渐演化出了消化淀粉的能力。这一能力为貉在城市环境中提供了巨大的生存优势,因为城市中最不缺乏的便是各种淀粉类食物残渣。
无论是人类餐桌上的剩余,还是城市垃圾中的淀粉废弃物,都成了貉轻而易举就能获取的食物来源。这一适应性进化,无疑为貉在城市中的生存与繁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轻貉不讲武德貉,虽然以温驯著称,但在生存竞争的舞台上,却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策略,这在其与狗獾的互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自然界中,种间竞争无处不在,无论是猛兽间的激烈搏杀,还是微小植物对阳光的争夺,都是这一现象的生动体现。
在白俄罗斯广袤的纳利波基森林深处,狗獾与貉作为众多野生动物中的一员,它们之间的生存竞争尤为引人关注。
狗獾,以其凶猛的性格和几乎比貉大一倍的体型,在单打独斗中显然占据着优势。然而,年轻貉却采取了一种不讲武德的策略——偷袭。这两种动物都需要通过冬眠来度过寒冷的季节,但它们的冬眠习性却存在显著的差异。
狗獾冬眠较早,醒得也较晚,而貉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时间差。当狗獾一家在秋季储备完足够的脂肪后,便早早挖好洞穴,安然入睡。而貉,这个不太擅长挖洞的“邻居”,则会趁机“入住”狗獾精心打造的洞穴,它们通常选择在洞道上安家,以避免与狗獾直接冲突。
随着初春的暖阳逐渐唤醒大地,貉率先结束了冬眠。当它们发现狗獾一家仍在沉睡时,一个狡猾的计划悄然形成。貉会走出洞穴,用爪子巧妙地扒拉周围的泥土和树叶,将狗獾的洞口封堵得严严实实。随着新鲜空气的断绝,狗獾一家最终因窒息而永远地沉睡了。
白俄罗斯科学院的动物学家们,在纳利波基森林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生态研究。在2005年至2011年间,他们共进行了711次野外调查,并发现了3起类似的狗獾死亡事件。
这些不幸的狗獾,无一例外地因窒息而死,且它们的洞穴周围环境保持完好,没有人为或其他动物破坏的痕迹。这些发现,无疑为貉在生存竞争中的独特策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