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一位母亲在得知腹中胎儿是超雄儿时,亲人好友纷纷劝她打掉胎儿。
因为有研究发现,大部分超雄综合征患者伴有情绪暴躁、容易冲动等并发症。
但母性的本能让她难以割舍,她执意生下了这个孩子。
如今这个孩子长大了,他暴躁易怒、殴打家人、伤害自己……
超雄综合征是恶魔基因、天生坏种的论断似乎成为现实。
难道超雄儿真的会在基因的控制下变成罪犯?
一个超雄家庭的挣扎
15年前的一次普通的产检,金善雅却永远也无法忘记。
当她得知自己的孩子是超雄儿时,她内心十分挣扎煎熬。
作为一名母亲,她本能地想要守护这个来之不易的生命。
可医生的话却让她陷入两难:超雄儿童有很大几率成长为危险人物,建议终止妊娠。
金善雅夜不能寐。
她躺在床上,双手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感受着胎儿微弱的胎动。
一股强烈的母性本能涌上心头,她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生来就背负罪恶的烙印。
思虑了一个月后,金善雅最终决定留下孩子。
此时的她坚信,母爱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2004年1月,这个孩子出生了。
她给孩子取名叫金子,寄托着对他美好未来的期许。
婴儿时期的金子和普通孩童一样,顶多是偶尔哭闹。
看着儿子可爱的睡颜,金善雅暗自庆幸,或许这次幸运之神眷顾了她。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年龄增长,金子渐渐表现出一些异于常人的特质。
他变得暴躁易怒,难以控制情绪。
一件小事就能让他歇斯底里地大叫,摔砸身边的东西。
上学后,他的暴力倾向愈演愈烈,经常打伤同学。
脾气控制不住的时候,他甚至对老师大打出手。
因此,老师常常找金善雅谈话,表达希望金子转学的意愿。
面对老师和其他家长复杂的眼神,金善雅只能强忍泪水,一次次道歉。
而在家里,金子更是肆无忌惮。
他会毫无预兆地殴打母亲和家人,以看家人受伤为乐。
金善雅的身上常有伤痕,大多数是出自儿子。
除了伤害他人,金子还经常伤害自己。
他会用头撞墙,拔自己的头发和眉毛,甚至试图跳楼。
面对儿子的种种行为,金善雅选择了爱和包容。
她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儿子的教育中。
她带金子去旅行,报名参加亲子培训班,甚至卖掉房子搬到新的城市。
她尝试各种方法,只希望能找到疏导金子情绪的良方。
然而,金善雅的努力收效甚微。
丈夫对她的教育方式十分不满,认为她的溺爱只会纵容金子的暴行。
的确,金子经常无缘无故就对妈妈动手,但是在爸爸面前却收敛很多。
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争吵与冷战成了夫妻俩的常态。
2016年,两人的婚姻关系彻底破裂,走向了离婚。
超雄综合征的发现与争议
金善雅的遭遇,是许多超雄家庭的缩影。
自1961年,XYY染色体被美国科学家发现以来,这一基因变异就备受争议。
1965年至1966年,英国遗传学家雅各布斯研究犯罪人群后发现,大部分罪犯身上存在XYY染色体。
这一发现,使得公众将XYY染色体与暴力犯罪关联起来。
1967年,美国一位连环杀手理查德·斯佩克的落网,更加深了公众对超雄群体的误解。
理查德声称自己携带XYY染色体,他认为这样可以逃脱罪责。
一时间,“超雄即罪犯”的观点甚嚣尘上,超雄群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污名化。
事实上,超雄综合征确实会导致一些生理和心理特征。
他们往往身材高大、长痘、四肢修长、智力偏低、性格冲动。
但将暴力犯罪的帽子强加在所有超雄患者头上,未免以偏概全。
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超雄综合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研究表明,XYY的形成源于父方精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意外,与父母的生活习惯无关。
而“恶魔基因”,也只是大众对于超雄患者个体身材高大、行为控制较难等问题的刻板印象。
社会中不乏携带XYY基因的杰出人士,他们的成就有力地驳斥了“超雄即罪犯”的论断。
比如,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克里斯·博格拉。
克里斯在青少年时期,也曾表现出一些攻击性和反社会倾向。
但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他渐渐学会了控制情绪,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在基因工程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又如,加拿大的企业家迈克尔·史密斯,他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超雄综合征。
尽管童年时期饱受同龄人的嘲笑和排斥,但他还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克服了身心障碍。
后来,他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这些例子表明,基因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唯一因素。
当下社会对超雄的态度
尽管如此,当下社会对超雄群体的偏见依然根深蒂固。
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准父母选择“筛查”超雄胎儿。
一旦结果呈阳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终止妊娠。
超雄综合征在国内被大众知悉,更多是来自2012年的一个新闻。
年仅15岁的贾沛然不仅殴打继母、偷窃财务,还对幼童做下了犯罪事实。
由于案情重大,很快就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时至今日,互联网上仍充斥着关于贾沛然与超雄综合征的帖子。
因此,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大多数人对超雄人群有着深深的恐惧感。
2024年7月20日,四川有一位孕妇检查出了附中胎儿是超雄儿,再次引发了网友的讨论。
许多人认为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具有犯罪风险,孕妈妈也在深思熟虑后决定放弃他。
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贾沛然是超雄综合征患者。
许多医生也表明,只有在确认胎儿具有异常表征时,才会建议孕妇终止妊娠,但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孕妇手上。
对此,科学界呼吁社会应以更理性、更人道的眼光看待超雄群体。
基因只是诱因,并非犯罪的必然。
对于超雄儿,我们需要给予关爱和引导,利用科学的治疗方式来缓解其生理症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结语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超雄综合征的探索仍在继续。事实上,超雄综合征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父母需要学习科学的教养方法,平等看待孩子,给予关爱而不溺爱。学校和社区应提供必要的特殊教育资源,帮助超雄儿童融入群体。社会大众更应摒弃偏见,以包容的心接纳这个特殊群体,给他们公平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2024-07-24——《“超雄综合征”会导致暴力犯罪?多位医生回应》
澎湃新闻-2024-07-21——《胎儿检出超雄孕妇决定终止妊娠,专家:“犯罪基因”是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