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位读者朋友,聊到伟人和曹操兵法的共通性。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曹操的

熠彤说历史 2023-12-11 18:49:49

前几天和一位读者朋友,聊到伟人和曹操兵法的共通性。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曹操的军队很能跑。 东郡之战奔袭黑山军老巢,官渡之战快速袭在白马的颜良,南下荆州追刘备奔袭江陵,等等,都是曹操运动战的经典战例。 而伟人的一大战争艺术,也是将人民的军队锻炼成了一支“能跑”的军队。在战斗人员数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用时间换空间,使官兵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 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用快速的运动打败了强大的对手。 二人都在运动战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了围城打援等战术。比如曹操的封丘之战,围匡亭打来援的袁术主力。伟人更是将围城打援变成了军队上下惯常的打法。 另外,四渡赤水和潼关之战的行军路线,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共通性太多,就不一一枚举。 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多的共通性呢? 这又涉及到他们另一个共通性。 伟人在长征途中每到一处,都搜集所有能看到书报文件,手不释卷。 曹操也是在战争期间批注孙子兵法,不间断学习。 就这种努力向前人学习的精神,使他们的战法一脉相承,所以很像。 伟人一定是把《三国志》研究得很透的,他不只研习了曹操的兵法战术,还吸收了孙策过江东后对百姓秋毫无犯,对降兵愿意加入自己的免全家赋税,不愿加入的发路费不强求。 伟人将这种思路执行得更具体普遍,得到了群众和俘虏的大力支持拥护,奠定了以弱胜强的牢固基础。 然而,我更佩服伟人的是,他对三国的正史精通到如此地步,然而他并不以为《三国志》比《三国演义》高级。 当时党和军队的大多数干部群众文化水平还不高,伟人在《毛选》里更多地是引用演义里的事例。 不以正史和小说为壁垒,将一个道理通俗易懂地向广大干群讲明白,才是重要的。 这就是伟人的务实! 越研究历史,越发体会到伟人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深入浅出的强力执行者,佩服越深! 思想越深邃的人物,时常表现出来得也越谦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阅读:3
熠彤说历史

熠彤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