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陈永贵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他所倡导和领导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也悄然落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他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陈永贵辞去一切职务后,记者们依然对他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一次,记者登门拜访,没想到陈永贵在采访中突然反问了一句:“你有没有骂过我?”
这一问,不仅让记者当场愣住,也让读者不禁心生疑问:陈永贵为何会这样发问?
意外之问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曾经与陈永贵交好的记者如约前来拜访。
推开那扇熟悉的门,陈永贵依旧热情地招呼记者进门,仿佛岁月从未改变他的质朴与真诚。
记者看着屋内那些都是公家待遇的布置,心中不禁感慨:陈永贵还是那个陈永贵,质朴如初,从未改变。
待记者坐定,正说着闲话,陈永贵却突然反问了一句:“这几年新闻界的老朋友、新朋友都写文章骂过我,你写过没有?”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记者愣了一下,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毕竟,这样的问题实在有些出乎预料,原本常规的采访氛围,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记者思索后回答道:
“这话看怎么说了。恐怕也不能说你的记者朋友都写文章骂了你。人家是批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错误嘛!.......我虽没有写过‘骂’你的文章,可那几年的报道,没少批评‘学大寨’运动,文章、报道都登在报上,你一定都看过,那是我的工作。......不过,不管好话坏话过头话,都是调查组那个时候的认识,不代表哪一个人。”
陈永贵听他说完后,哈哈大笑,说:
“你倒说的仔细。我也就是这么一问。都是过去的事啦!说好哩,坏哩,批哩,骂哩,都过去了。不想它了!也不说它了!”
感慨变迁其实,陈永贵会这样反问记者,也是事出有因。
想当年,在他的带领下,大寨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他也凭借这些成就一步步走上了更高的岗位,成为备受瞩目的人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而至,新的农业发展理念和模式不断涌现,大寨的集体农业模式面临着诸多新的审视和挑战。
外界的批评声渐渐多了起来,曾经那些赞誉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如今却要面对这样的落差。
即便陈永贵有着豁达的胸怀,但心里又怎会毫无波澜呢?
据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那段时间,他曾有一段时间想不通,对“包产到户”很是不理解。
在公开场合,他不多说,但在私下里,他却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大包干”的确可以暂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那调动起来的却是资本主义的积极性,助长了人的私心,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方向。
记者本想按照惯例询问陈永贵对当下农村形势的看法,了解他对“包产到户”的真实想法。
但又因为了解到他七十年代末时的态度,怕提起这些事又触到他的心病,破坏了他今天的好心情,所以一直没好开口。
然而,饭后散步时,陈永贵却主动拉住了记者,说了起来。
他说道:
“听人家说我的坏话没有?有人说我反对农村改革,反对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我为啥反对哩?........这些人真不知道我的心嘛!你知道的,就凭我这么个人,大字不识几个,.......能担得起那么重的担子?那些年,也愁死我哩!咱不会别的,就会个大寨的那些干法,干部带头苦干!全国学大寨那些年,我带着大寨、昔阳的干部大干,真是累死了!苦死了!全国学大寨的先进单位的那些干部、社员也都像大寨、昔阳的干部、社员一样,累死了,苦死了!.......我们这些人自己也苦死啦,累死啦,啥办法都使啦,十八般武艺都使上了,就是没办法把农业闹上去!可你看现在,不搞运动啦,不批啦,不斗啦,可一搞‘包产到户’,生产呼啦上来了!市场上吃的用的,啥也有了!我这个人最认实。我咋不服气哩?我现在高兴着哩!”
传承不息其实,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中华大地上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奋斗故事,而大寨精神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
周恩来总理曾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大寨村,地处太行山土石山区,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资源稀缺。
在这片看似被命运抛弃的土地上,大寨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抗争。
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用一锹一镐,硬是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开垦出层层梯田,将荒山野岭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引水浇地,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困境。
曾经,粮食产量低,村民生活困苦,但在大寨精神的激励下,粮食产量逐年攀升。
1952年,大寨每亩土地的粮食产量仅为237斤,而到了1962年,这个数字已超过700斤,远远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随着“农业学大寨”口号的传遍大江南北,大寨成为了全国农业学习的榜样,大寨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975年,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的农业工作。
对于一个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然而,毛主席曾说过:“没什么文化的大老粗,能够办成事。”
陈永贵正是这样一个能办实事的人,他凭借在大寨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顽强斗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奇迹。
即便后来陈永贵辞去职务,定居北京,大寨精神依然如同一座灯塔,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自力更生的决心和艰苦奋斗的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
他的离去,不仅让人们失去了一位时代的楷模,更让人们怀念起他那始终如一的平民形象和农家老汉的风采。
陈永贵,这位从太行山走出来的农民,一生都保持着朴实的作风和亲民的姿态。
他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之中,悉心倾听他们的声音,深入了解他们的疾苦。
任何个人,无论其才能多么卓越,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更不能背离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