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山西省武乡县故县乡东关东河沟村。这是太行山上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她承载了我童年的懵懂、少年的青涩、青春的朦胧。从1978年参加高考离开家乡后,光阴荏苒,一晃已经过去了46个年头。父母在世的时侯,自然经常会回去,但后来便逐渐少了起来,直至如今身在他乡,天各一方。但我心中的那一份乡愁,却从来没有被冲淡过,而且在有生之年里,肯定会愈来愈浓,愈来愈烈。
在从小的记忆中,老人们会常常提起一个人的名字——石勒,说他是一个“马上皇帝”,就出生在我们这个小山村里。到长大以后才知道,石勒是两晋后“五胡乱华”时十六国之后赵的开国皇帝,也是自古唯一从奴隶逆袭成皇帝的人。以前吧也没有太在意,直到互联网普及后,通过网上浏览石勒信息和翻看地方志,才进一步确认石勒出生在我的村里。啊,一个原来只有十几户人家、几十口人的小山村出过一个皇帝——了不起!
东河沟村,西边紧挨着武乡县的老县城,抗日战争中旧城被日本人放火烧毁,解放后县城才建到现在的新址(段村)。因此,我们乡一直就叫“故县”(现已合并到了丰州镇)。据史料记载,“武乡八景”中的“鼙山耸翠”、“漳水回澜”、“南亭烟雨”、“东沼风荷”、“南山锦浪”等五景,皆在“故县”周边,站在我家的山岭上,“五景”即可一览无遗,尽收眼底。当然,这些都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武乡“盛景”,现在也唯有遗迹可寻。
武乡的旧县城坐北朝南,北靠北原山,南临浊漳河,可谓风水宝地。我曾听邻家二大爷指着山势讲过,老县城的山脉有虎踞龙盘之走势,有“凤凰城”美称。我上学的故县中学,就在旧县衙的老房子里,背后的北台顶居高临下,传说就是当年“石勒寨”的核心要地。进入21世纪以来,石勒遗迹的考察逐渐升温,央视曾专题报道过我村石勒遗迹的情况,我家二叔和邻家大哥,就是专题片中的主要被采访人物,可见石勒在我村确实有迹可寻。
我村里一直有许多无名的地洞,有的在窑洞中,有的在半山中,还经常会被人们无意中挖出来。六十年代末,上小学的时候,当时正搞“备战备荒”挖地道什么的,小学校背后的山坡上新挖出个洞来,一伙人在那里围着看稀罕,许多孩子就一个跟着一个爬进去玩,我也曾跟着爬进去过。洞里先是黑洞洞的,慢慢的里面宽敞起来,可以站起来走,后来就看见前面有光亮,那已经是另一条沟半山崖中的出口处。山乡的孩子们可真胆大,后来每每想起来,我都感觉有点后怕。
通过各级政府有关专家学者的考察,我们村的这些无名洞穴,被认定就是当年“石勒寨”的地下防御通道。石勒在前方“南征北战”的同时,还把家乡这个最可靠的后方,建成了一个铜墙铁壁的战斗堡垒,着实是很具战略眼光的。也正因为石勒有了家乡这个强大的后方支撑,才使他没有了后顾之忧,方能叱咤风云,开疆辟土,称雄北方,在乱世中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后赵王国。可惜的是在他死后,他开创的这份霸业全毁在了他的亲侄儿石虎手中。
武乡县,是山西省长治市最北端的一个山区小县,因境内有武山、乡水而成名于西晋时期,古来多属上党郡(长治市)治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曾长期在武乡的王家峪、砖壁村居住指挥对日作战,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许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此长期战斗生活,同时,无数的武乡优秀儿女跟着八路军,不怕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积极贡献。武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地。
随着全国各地文旅事业的蓬勃兴起,争文化起源地、争名人故居故里的现象便此起彼伏,不亦乐乎。这不,关于石勒出生地的“争议”也一时风声水起,还讲的有声有色。当我这次在网上查阅石勒词名时,却意外发现石勒出生地山西武乡县后面又多了(现今榆社县)的标注,而且还有文章长篇大论,把西晋时武乡县城在现今榆社县境内,当作石勒出生在榆社的理由。奇怪了,人总不会都在县城出生吧?何况是西晋时期的中国县城的规模呢?
真的,我从来没有想要为家乡争石勒出生地的念头,只是从小就从村里老人们嘴里听到过太多的石勒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交通和信息都还很闭塞,长辈们根本不可能去凭空捏造石勒小时候的有关故事,更何况这都是祖辈口口相传下来的民间传说,而且还有石勒寨、石勒出生地的石疙瘩、石勒母亲故事、地下互连互通的防御洞穴等等。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深感各地为了发展文旅事业,弄出许许多多的争议状况的现实,应该既让人兴奋,又令人遗憾。
实事求是的讲,石勒出生在一个羯族少数民族人家,长大后又被別人当奴隶误卖掉,其青少年时期经历艰辛坎坷,之后又投身军旅、逐鹿中原,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霸业。在这个进程中,他在各地留下了众多的足迹,这些地方肯定会被后人重视起来。因此,石勒的故居、故里众多,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石勒的出生地却具有唯一的确定性,这个问题不可能被鱼目混珠,人为混淆。一个基本常识是,石勒绝不可能到处留下出生地这一独有的痕迹和传说。
也鉴于此,凭从小听到村里老人们的传说,以及我村周围的有关遗迹佐证,再加上地方志的考证结论,我可严肃理性地判断:石勒出生在我的家乡——山西省武乡县故县乡东关东河沟村,基本经得起历史的验证!至于其它地方争石勒出生地的所有动机,他们自己心中各自清楚明白。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任何的觊觎最终只能如水中月、镜中花,不会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本来没有计划写这个文章,前一段时间听家乡的人说,村里的公路重修了,县里正在我村修建——石勒公园。原想超脱一些写篇“我和石勒同故乡”,没有想到头条搜索了一下石勒,却发现竟然还有对石勒出生地的诸多争议。因此,原来想写的内容实在是无法再超脱起来,也就不吐不快地把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写了出来。在别人听起来,好象自己也是在为家乡争石勒,其实,这还真的不是一回事。
石勒,一个1750年前出生在我村的后赵皇帝,任凭天地轮回,岁月沧桑,仍然会被历史记载,被人们传颂,同时也会永远被家乡东河沟村的人们所守候。而我,却远在千里之外,两鬓苍白,也许很难再踏上家乡的故土。但是,我会用一颗赤子之心,永远为家乡祝福,为乡邻祈祷,直到地老天荒!也因为,我的父母和祖辈们长眠于家乡山岭,我的相思会念念相随,灵魂会向她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