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了称为滇中翡翠,火红楚雄的楚雄,晚上在彝族古镇参加了篝火晚会,篝火晚会上跳起了左脚舞,在歌声和跳舞中,我想起了家乡的火塘,家乡也是彝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彝族六祖分枝还是在家乡一个叫乐业的地方,六祖就是从这里走向四川贵州和云南各地,现在不论生活习俗和语言都还有远古彜民的遗存。
在家乡的村庄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火塘,火塘是长年火,白天火用来煮饭煮肉,有一种锅叫吊锅,从楼梁上吊下一根带钩的铁链子,将锅挂在上面,当柴火燃烧时,锅里的食物便煮熟,铁链可上下调整,根据锅内煮的程度离火远近。还有火塘上有一个铁三角,上面可炒菜可煮食物,食物用吊锅煮熟后放在铁链上保温。晚上睡觉火是不能熄灭的。怎么保存火种呢,当明火烧尽时,灰里便有烧了无烟的木炭,有大有小,这时会拿撮箕抬一点洋芋来,将灰刨开,把洋芋放进去,用热灰红木炭将洋芋盖住,然后用火柱(两根铁棍下尖上略粗,粗的那头打个眼用铁链连接两根铁棍)将红色的木炭用灰盖好。第二天起来,将灰刨开,洋芋捡出,将未烧完的火籽籽(木炭)集中起来,上面放上明枝(含松脂的木材)或松毛,用竹筒吹火籽籽火一旺便燃起来。洋芋呢经过一夜的火焐,用撮箕来回颠簸,去掉外皮,外皮脆香,内里沙面,美其名曰:吹灰点心。这就是小时候我们的早点,拿着一个就去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