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战士为国牺牲。28年后,妻子贷款2000元,带着两个儿子来为丈夫扫

槿论看社会 2023-11-22 21:09:46

1979年,一战士为国牺牲。28年后,妻子贷款2000元,带着两个儿子来为丈夫扫墓。妻子扑倒在墓碑前,哭着说:我带儿子来看你了……

1979年2月17日,王发坤和战友们接到命令,攻打周登251高地。

因为敌人火力太猛,战士们伤亡巨大,王发坤也不幸受伤,可他坚持指导战士们撤退但安全地带。

期间,敌人的一发炮弹飞来,为掩护四班新兵罗顺良,王发坤不幸壮烈牺牲。

这一年,王发坤年仅33岁,家里还有老母亲、妻子李金花和两个年幼的儿子。

出征前,因害怕妻子担心,王发坤并没有告诉家里,李金花还在等着丈夫转业回家,却等来了一张烈士证书和800元抚恤金。

李金花和王发坤感情很深,她不能接受丈夫的牺牲,可为了一家老小她必须坚强。

王发坤牺牲前给李金花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我牺牲了,你可以改嫁,因家里盖房和父亲去世,和村里人借了3000元,一定要还上,人不在了,债不能赖。

不过,虽然日子艰难,但李金花并没有改嫁,她选择独自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

除了养家糊口,李金花还要偿还债,为此,全家人省吃俭用。

1990年,丈夫牺牲11年后,李金花终于还清了3000元债务,顿时觉得松了一口气。

不过李金花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带着两个儿子去给丈夫扫墓。

可因为家住山区,信息闭塞,她一直不知道丈夫被安葬在哪儿。

到了2007年,李金花还在打听丈夫的安葬地,终于等到了消息,是丈夫生前战友告诉的。

原来王发坤牺牲后,被安葬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

可家里贫困,竟然凑不够路费,为此,李金花让儿子去贷款了2000元,母子三人终于踏上了为王发坤扫墓的路途。

到了丈夫的墓碑前,李金花终于绷不住了,对着墓碑上的照片悲痛大哭。

那天,她对着墓碑哭了两个多小时,也说了两个多小时,可这28年艰苦,又怎么能说完呢!

这次之后,李金花一家的事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贫苦得生活让人心痛歌泪目。

后来当地政府给他们盖了两层小楼,为了纪念丈夫,李金花特意在二楼留出一间房,专门放置丈夫的遗物。

每当有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来到李金花家时,她都会讲讲丈夫生前的事迹。

王发坤是捍卫边疆沙场的英雄,李金花则是孝顺婆婆,抚育遗孤,践行诚信的英雄军嫂,向他们致敬……

0 阅读:57
槿论看社会

槿论看社会

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