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录十一【二十四史简介】

东仁写静竹 2024-12-17 03:35: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录十一

【二十四史简介】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被誉为“正史”。

这些史书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

这些史书的字数总计约4000万字,涵盖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明朝崇祯十七年的历史。

主要特点与贡献:

1.纪传体形式:二十四史均采用纪传体形式,通过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全面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

2.历史连续性:这些史书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文化价值与影响:二十四史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以严谨的编纂态度和丰富的历史内容,为传统文献的整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古籍整理学科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二十四史中的许多篇章,如《三国演义》,也被广泛传颂,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

综上所述,二十四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十四史经典语录赏析】

1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

《史记》【释义】人生短暂,犹如骏马飞驰过狭小的缝隙,瞬间即逝。

【赏析】这句话告诉人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人生是极其短暂的。因其短暂才宝贵,更应倍加珍惜。

2狐疑犹豫,后必有悔。

《汉书》【释义】因小事而犹豫不决,最终将贻害大局;关键时刻狐疑不定,将来必定追悔莫及。

【赏析】这句话告诫人们,遇事不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有坚定的立场,正确的判断,否则将追悔莫及,抱恨终生。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释义】至诚之心能够感天动地,连坚硬的金石亦可为之裂开。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真诚和坚持的重要性,表明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发挥出我们的最大努力和智慧,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获得成功。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三国志》【释义】人心各异,恰似人之面貌各有千秋;古人警戒,最忌当面附和而背后非议之辈。

【赏析】这句话告诫人们,对于那些当面附和而背后非议的小人一定保持要高度警惕。

5贪于近者则贵远,溺于利者则伤名。

《晋书》【释义】贪求眼前小利,便会轻视长远之计;沉醉于物质之利,反而会损害自身的名声。

【赏析】这句话告诫人们,在追求利益时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更大的利益。同时,过度沉迷于物质利益往往会让人失去理智,做出一些损害自己声誉和形象的事情。因此,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权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物质利益和名誉之间的关系

​6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

《宋书》【释义】疾风骤起,方显劲草之坚韧;严霜降临,始知贞木之耐寒。

【赏析】这句话意味着在猛烈的大风中,能看得出不会被吹倒的坚韧的草,在严寒的冬天,树木经过霜打以后才看得出什么样的树木是不屈于严寒的。它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出谁是忠贞不变的坚强者。它告诉人们,只有在严峻的环境和挑战下,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品质和节操。

7义兼长远,莫不肃然。

《南齐书》【释义】谋事兼顾长远之义,人无不为之肃然起敬。

【赏析】这句话告诉人们,在处理大事时,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利益,更要考虑到长远的影响,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誉。要坚守正义和道德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容轻视马虎。

8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

《梁书》【释义】若以言辞选取士人,士人必会修饰其言;若以行为选取士人,士人必会竭尽其力。

【赏析】这句话告诉人们,在选拔人才时,如果过于依赖言辞,可能会导致被选拔者为了迎合而粉饰自己的言辞;而如果重视实际行动和德行,人们则会更加努力地去实践和展现自己的真实能力和良好品德。因此,它强调了选拔人才时应当综合考虑言辞和行动,避免片面性,并倡导一种注重实际能力和德行的社会风气。

9朽株将拔,非待寻斧,落叶就殒,无劳烈风。

《陈书》【释义】朽木将倾,无须寻斧相伐;落叶既坠,无待烈风助力。即言将逝者,不需刻意削除,其消亡本为自然之理。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不要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10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魏书》【释义】形单影只,易遭摧折;众志成城,难以撼动。孤者的力微,易陷困境;众力汇聚,坚不可摧,此乃群体力量之直观体现。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合作与团结。

11事贵应机,兵不厌诈。

《北齐书》【释义】做事重要的是抓住时机,作战要有计谋。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在处理事务和进行战争时,应当灵活应对,善于运用计谋和策略。其中,“事贵应机”指的是做事要善于把握时机,随机应变;“兵不厌诈”则意味着在战争中,不应排斥使用欺诈的手段来迷惑敌人,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注重智谋和策略的重要性,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它也被用来形容人在处理复杂情况时善于运用策略和手段的能力

12立非常之事,必俟非常之人。

《周书》【释义】办不同寻常的事,就要依靠不同寻常的人。

【赏析】此句强调了人才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只有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才能胜任不寻常的任务,展现了一种积极的人才观念。“非常”在这里的意思是不同寻常,这句话告诉人们,在面对重大或非凡的任务时,就需要具备特殊能力和素质的人才来完成。这种观点在历史上被广泛接受,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是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原则之一。

13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

《隋书》【释义】河流湖泊容纳污浊,方显其深邃;高山峻岭藏匿瑕疵,始成其巍峨。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就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同时也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14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释义】成功与失败互为表里,世事无常,难以恒久安泰。

【赏析】这句话意味着成功与失败是相互关联的,成功往往是在失败的基础上获得的,但也可能失败是成功的开始;事物的发展是有起伏波动的,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任何事情都会面临各种变数和挑战。这句话是一种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也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成功和失败虽然是相互关联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追求成功。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挑战,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反思和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有清醒的认知,不要过分自信,要谦虚,要努力,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15良玉未剖,与瓦石相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

《北史》【释义】未经雕琢的美玉和普通的石头难以区分,未被使用的千里马和普通的劣马混在一起也无法辨别。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在事物未被充分展示或利用之前,其真正的价值和能力往往不易被发现。只有当美玉被切割打磨,千里马被骑乘奔跑时,它们的独特之处和卓越品质才能显现出来。

16贵不与骄期而骄自来,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

《旧唐书》【释义】显贵者未必期求傲慢,然骄气自生;富足者未必渴望侈靡,而奢风自发。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很难做到贵不骄、富不侈。也就是说,一个人不想因为地位高贵而变得傲慢,或者因为财富增加而变得奢侈,但往往这些不良习气也会自然而然地伴随着权力和财富而滋生。这就告诫人们,当你财富增加,权力和地位升高时,更应加强自律,戒骄戒躁。

17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

《新唐书》【释义】事态急迫则志向锋锐,情感深沉则思虑愈深。

【赏析】这句话告诉人们,在危急关头就会有坚毅的志气,处于苦难的境地就会有深沉的忧虑。人生总是要经历许多坎坷,经历多种磨难,方能玉汝于成。

18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

《旧五代史》【释义】精于治理者难以成就绝对的功绩,善于处世之人亦难免有过失。

【赏析】此句说明人无完人,就算是圣贤之人也会失误、犯错。人生是不完美的,即使你再擅长某项工作或技能,也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要为此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也就是竭尽全力。这也是儒家“忠”的体现,在忠于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把“敬慎”贯彻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在希望与恐惧中前行,更容易取得成功。

19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释义】祸患常常是由一些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所沉迷的事物困扰。

【赏析】这句话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全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20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宋史》【释义】求得贤才之道,在于洞悉人心;辨识人才之法,在于考究其言行是否一致。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选拔和识别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它指出,要想得到合适的人才,首先必须深入了解这个人,而了解一个人的关键在于核实他的言行是否与他的名声和声称的能力相匹配。这里的“责实”意味着要根据事实来判断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和品质,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表面的形象或推荐。因此,这句话鼓励我们在选拔人才时要注重实际能力的考察,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名声或学历等外在因素。

21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

《辽史》【释义】贤明通达之人的情感起伏,并非由境遇的穷困或通达、灾祸或幸福所左右。

【赏析】这句话告诉人们,真正的贤达之人不会因为个人的得失、成败、吉凶而有所喜怒哀乐,他们的情感和行为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种境界超越了世俗的喜怒哀乐,体现了高尚的品格和深远的智慧。

22人之聪明,多失于浮炫。

《金史》【释义】人的智慧,往往因浮夸炫耀而失去其本质的光芒。

【赏析】这句话出自《金史·列传·卷三十三》,原文中“浮炫”指的是浮华炫耀。真正的聪明,应该是一种内敛而深沉的品质,不需要张扬和炫耀,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真正的智慧在于低调谦逊,不断地学习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他人的赞誉和目光。我们应该铭记这一教诲,将个人的才智用于正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短暂的荣耀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元史》【释义】以真诚待人,人自会以真诚相回应。真诚之心,能够触动对方的内心,引发共鸣,进而以同样的诚挚回馈。

【赏析】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互信。有效的人际交往应当是真诚待人、互信互利的。在现代社会,诚信素质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否诚信是衡量一个公民道德水准的基本尺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以诚信为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公民。

24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

《明史》【释义】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不应该因为一些小的缺点或瑕疵就轻易放弃或抛弃他们。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人才的宝贵和难得,以及在评价和使用人才时应该采取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它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或存在不足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失去了价值和潜力。相反,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改正错误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西安市鄠邑区关工委传统文化报告团)

选编:焦万利 赵武荣

推介: 李景宁

2024年12月6日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