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上的墙砖原来妙在这里丨透风的墙

灵雁聊情 2024-09-19 22:40:56

上次在逛完天津之眼后看到边上有个寺庙,就去看了,古色古香的建筑很吸引人,建筑前的大水缸还能给孩子科普一下是防火灾用的,墙上漂亮的砖不知道为什么放在下面?有什么作用,难道仅仅是装饰作用?下面是当时拍的照片,今天看了故宫博物馆研究馆员的一篇文章《紫禁城里说“透风”:没有不透风的墙》,现在终于明白了,分享给大家。

这个墙砖在不同的建筑上的图案代表的寓意不同,这个不同的图案承载的只是装饰性,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关键的是其中体现的科学道理真的让人佩服古代的工匠!

大悲寺禅院的墙砖

空气循环器:透风的墙

紫禁城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说它是“木结构建筑群”,那是因为紫禁城的主要建筑材料都是木头。古人选择木头造皇宫,是有充分考虑的:木材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压和韧性。在建筑工序上,通常是先安装木柱柱网和梁架,再砌墙;古建筑的墙体很厚,在与木柱相交的位置附近,砌墙时往往会把柱子包起来。相信大家看下面的图一眼就能明白。

木骨架

但是,木材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怕潮湿、易腐朽,尤其是封闭在墙体里的柱子,如果不经常通风干燥的话,很容易产生糟朽。因此木结构的宫殿群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必须让建筑的木构件始终处于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才能保证它的延年益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工匠利用砖料巧妙地制作了一种“空气循环器”,就是一堵堵“透风的墙”。

所谓透风

所谓“透风”,实际上是一块带有镂空雕刻的砖。古代工匠在造房子的时候,通常会在木柱与墙体相交的位置,不让木柱直接接触墙体,而是与墙体之间存在5厘米左右的空隙,同时在柱底位置对应的墙体位置留一个砖洞口,尺寸约为15厘米宽,20厘米高。

为美观起见,工匠们还采用刻有纹饰的镂空砖雕来砌筑这个洞口,这个带有镂空图纹的砖就被称为“透风”。有了“透风”以后,墙体内外就有了温度差和压力差,空气可以自然流动,墙体附近木柱的湿度环境得到调节,从而保证了木柱本身的干燥状态。

通常情况下,一堵有“透风”的墙会设置两个通风口,一个在底部,一个在顶部,并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方便空气从底部透风进入,沿着柱身往上流动,然后从柱顶位置的透风排出,可使墙体内的柱子在上下方向都能空气流通。这样,柱子与墙体之间潮湿的空气就被排出去了,柱子也就能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同时,大多数古建筑外墙上的透风位置实际是与木柱位置对应的,如果墙体的某个位置安装了透风,那么墙体里面肯定就有木柱,所以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对透风。

上下对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