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艾默生:一个人无论做出多少件事来,我们都可以在里面认出同样的性格。
性格,是一个“看不见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未来。
只是,很多时候父母却因为有些性格比较常见,而忽略了对孩子性格培养上的纠正。
果妈的表姐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是她在做。原本老公也是帮忙的,但是,老公做得不和她的心意,就会被她骂。
逐渐的,老公什么都不动手了。
表姐虽然脾气暴躁,但却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对老公、孩子的关系,那是肉眼可见的,委屈了自己,也不会委屈老公孩子。
只是,只因为“刀子嘴豆腐心”,也让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如履薄冰。
再看表姐的女儿,虽然现在才上小学,但是也已经有了“脾气暴躁”的迹象。
对此,表姐一开始是无视的,觉得女孩子彪悍一点,没人敢欺负。
但是,有一次女儿凶爸爸,爸爸生气地吼了一句:“你们娘儿俩怎么都没完没了了!一个两个,都这么会伤人!”
那一刻,表姐才意识到,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女儿长大后,会不会也和自己一样,虽然没有坏心肠,却过得“命苦”。
这3种性格虽常见,孩子长大后却可能“命苦”,家长早发现早纠正
性格一:“一点就炸”性格,嘴巴不饶人易得罪人
在家长的骄纵之下,现在有不少孩子,那可是受不了一点委屈。
当别人说的话,有那么一点不中听,然后孩子就开始“怼人”,小嘴巴跟机关枪一样,巴拉巴拉一顿输出,甚至有些话还比较伤人、难听、犀利。
对于这样的行为,不少家长引以为傲,觉得这是孩子有本事,以后在外面就不容易吃亏了。
殊不知,很多成年人,就是吃的“嘴上的亏”。
因为本质上,这就是一种“低情商”,而且在“吵架”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变差,虽然可能吵赢了,却也及其内耗。
果爸公司有一位00后,在刚应聘进去没多久,领导要求他加班完成工作,这位00后瞬间就“炸”了:“凭什么?公司这是压榨!”
然后领导毫不客气地说:“公司付你工资,是让你创造利益的,你这刚来,工作效率这么低,问啥啥不会,要啥啥没做好,还不加班,你当公司是给你付钱的慈善机构吗?”
这位00后只觉得自己委屈,骂骂咧咧走了。
当然,试用期没有过。
后来这个00后再找工作,其他单位看到他这么短的实习经验,大家又都是同行公司相互熟悉,便打电话问前公司,知道原由后,也不敢录用。
“一点就炸”的性格,看似孩子不易受委屈,但其实,孩子就是太“以自己为中心”了,不愿意去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
即便是“刀子嘴豆腐心”,但是谁又愿意无故接受你的坏情绪呢?
这样下去,孩子的人际关系只会越来越差,别说在社会上了,就是在校园内,都容易被人“穿小鞋”,这样的“苦命”也是自己造成的。
性格二:“讨好型人格”,看似善良其实总在“委曲求全”
家长似乎都很喜欢乖巧的孩子,但是,有时候看到自家孩子那么乖巧懂事,你心理真的不难受吗?
有些孩子的乖巧,是因为她有一个明事理的父母,给她合理的教育;
而有些孩子的乖巧,是被迫乖巧,是在委曲求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讨好型人格”。
所谓的“讨好型人格”,就是指一个人一味地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感受的人格,这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比如,孩子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生怕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让别人不喜欢。这导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哪怕是一些小错误,也让他懊恼不已、踯躅不前;
比如,在别人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即便孩子非常不乐意,但是,害怕失去这个朋友,又或者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从而就委屈自己,答应别人,不敢说不;
比如,孩子和同学有了矛盾,在还不知道谁对谁错的时候,孩子已经习惯性道歉了……
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本书中说过:内心世界存在的必要,就是为了抵抗外在世界的不合理。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就是缺乏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又或者说,在这类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别人,要比自己重要。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虽然善良,但是,委屈了自己的善良,在别人的眼里,就是讨好,是可以欺负的对象。
进入社会之后,这类孩子无论本身能力多优秀,都非常容易被忽视,好命也变成了“苦命”。
性格三:“高傲型”性格,爱显摆甚至说谎,易误入歧途
“你这鞋子,我都看不上,你看看,这是我的鞋盒子。”
“我爸妈开厂子的,可有钱了,我的零花钱可比你多多了!”
“学校的饭菜太难吃了,我周末都是去五星级饭店吃的饭。”
这些话,都来自于同一个孩子。
男孩小沙上初中,因为家里条件不错,妈妈都给买的名牌鞋。为了显摆,每次买完鞋,都会把鞋盒子带到学校去溜一圈。
在成年人看来,这个行为多少有点傻,但是对孩子来说,这是最好的炫耀方式。
孩子一旦有了这个攀比心理,那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他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在意的东西孩子厉害。
就像小沙,听不得别人的零花钱比自己的多,知道后,要么吹牛,要么立即回去问妈妈要钱;
听不得别人的鞋子比自己的好,回家后,立马让妈妈买鞋,再带鞋盒子去学校。
唯一听得的,就是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
在他看来,他有钱就行了,学习也是为了赚钱。
这种性格高傲的孩子,看起来是自信,但其实只是用物质来填补自己的自卑。
总有一天,孩子会遇到自己“攀比”不过的人,然后孩子为了“比得过”,就会开始说谎,甚至为了真的比得过,从而误入歧途,走向一条不归路,原本的好命,也会变成“苦命”。
除去自己的人生之路,爱攀比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么别人不愿意和这类爱显摆的人为伍;
要么为了奉承他、从他这里得到好处而交朋友,这种利益相关的友谊,又如何会长久?
写在文末
孩子的这些性格,大多和家长的教育、孩子在学校的经历有关。
作为家长,我们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性格等,然后调整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正确的指引。不要因为性格的偏差,而让孩子走向“命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