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发组组长
1980年4月16日,大舅奉令接任收发组长,离开了工作四年多的第九支局。
同事们认为是调升的喜事,大舅却有些不悦。
到职几天,大舅都没有去见局长。
局长钱圣芳,上海人;副局长姓傅元虹,新竹人,新到任不久;副局长几次要帮大舅引荐见局长,大舅都婉拒了。
后因公务非见不可,只得相见;办完公事,正要离去,钱局长发话了:高员,你不要以为组长和支局长差不多,事实上差别很大啊。
大舅只好勉为其难的说:多谢局长提拔。
钱圣芳是大舅进局后的第五任局长,刚接任不久,查阅员工名簿,发现大舅这个高级业务员居然派任支局长,而业务员却派任本局的组长,依照编制,各支局长为员级,各组长为高员级,至于大舅为何不愿干组长呢?因为九支局只有大舅一个人,一个人做好工作,万事OK。收发组就不同了,人多事杂,做事容易管人难。
收发组负责处理中坜地区进出口、国内外邮件的收发工作,日夜24小时,一年365天无休;外勤方面,有火车接送、汽车接送、邮件收揽;内勤方面,有限时邮件封发、平常函件封发、挂号函件封发、包裹邮件封发等。
就时间而言,有早晚班、日夜班,工作复杂,人员调配管理相当困难;除组长外,有两位管理员,分别轮值负责。
大舅进局十多年来,大半的时间都在收发组工作,因此,对收发组相当了解,幸好又有一位本地人担任管理员,相互合作,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的工作调配问题。
以收揽为例,中坜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信箱、信筒数量、往返里程,不可能平均;好逸恶劳,乃人之常情,谁都不愿担任工作繁重的地区,尤其是要增设信箱信筒时,各区收揽争着不要。
如何解决呢?只好大家轮流,每周一换。
再以接送为例,一般人不愿值夜班,也不愿担任工作较重的火车接送;同样地,所有接送,大家轮流。
说起来方法简单,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幸而那个时期,人员流动频繁,大舅利用新进人员轮换工作的机会,解决了工作调配问题。
大舅接任后的一年内,正是台湾经济腾飞的时候,男性员工纷纷离职高就,收发组内勤人员几乎都换成女性;日班还好,夜班就麻烦了。
吉人天相,不到两年,大舅舅调离收发组了,全身而退。
2.合资建房
1980年冬的一天上午,副局长打电话叫大舅过去,一进门,他很神秘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内坜春舍要改建配售员工,市价每坪约5万元,比照公告地价,每坪一万元配售,还有一个名额,机会难得,才叫你来的,不要错过了。
大舅稍加思索,就满口答应了。
事后发觉,总务组长、投递组长都没有参加;深入了解才知道:位于信义路11-13号的基地,原系平房,分配给两位邮政业务员居住的,面积一百多坪,依据配售方法,计划改建为五层楼房,前栋每户35坪,配售员佐位级以上人员;后栋每户30坪,配售给士差人员。
至于楼层分配,说是抽签决定。谁知抽签时,邮政总局派员说明:要依照承购人的资历、职位、最近三年的考成分数等换算成分数,由积分高者先选........
不用说,局长先选一楼(每坪2.2万元)、副局长选二楼(每坪2.0万元),大舅选了三楼(每坪1.8万元)......一切准备办妥后,次年十月一日发包开工,1982年9月29日交屋。
大舅选购的三楼,全部价款约90万元,为因之需要,前面购买的龙泉街的二楼房子出售了,回款85万元。
3.营业科长
80年代初,因应社会发展,单位上一些名称出现改变。
以邮局为例,基层单位的“组”改成“股”,收发组改称为收发股,职务待遇由260增加到280,更由于业绩增长而提升职称,5月7日,大舅调升为专员兼收发股长,职务待遇300。
1982年初,中坜邮局由一等甲级升为特等局,组织随之扩大;
4月6日,大舅调升至总务科长,本是喜事,大舅却闷闷不乐,交卸收发组长,走到四楼,既无办公室,也没有办公桌,也无人过问。
当时,局长和副局长正在闹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员工们无所适从。
大舅身为一级主管,每天都要去见他们,见到局长,他指责副局长的不是;见到副局长,他指责局长的不好。
大舅纵然想置身事外,不想附和,不愿挑拨,但因个性耿直,听到不合事实的说词,禁不住加以说明,为此,会被误解替对方辩护,真是冤枉。
没多久,钱局长调邮政研究所任行政室主任,傅副局长调储汇局任稽查,两人都没落好处。
新任局长周甲到任后,一切恢复正常;他为人谦和,处事圆融,不假公济私,不贪图小利,力图发展局务,增加员工福利,开办员工餐厅、福利社,是大舅转业进局,前后九任局长之中最好的。
1982年12月22日,大舅奉令接任邮务科长,比总务科长好一些,因为大舅个性耿直,不适合干总务。
邮务科下辖三股:
收发股:负责邮件收揽、接送、开拆、封发等工作,员工40人。
投递股:负责普通邮件投递工作,员工近百人。
限时股:负责限时邮件之投递工作,员工约30人。
1987年冬,邮政总局筹备自办运输,通函各地邮件处理中心局,事先做好场地配合。
一天下午,总务科派人叫大舅去楼下,洪泰山局长问大舅改建场地的意见。
大舅据实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料与洪局长意见不合,引起他的不满,回到四楼他的办公室后,找人查阅大舅的资料,要把大舅调离邮务科。
1988年11月15日,大舅接任营业科长,这自然是对大舅“顶撞领导”的惩罚,大舅却觉得因祸得福,因为快退休了,营业科的责任和工作都比邮务科轻松多了。
营业科下辖四股:
营收股:负责出售邮票,收寄挂号邮件,员工约20人;
储汇股:负责储金、汇兑等业务,员工约30人;
寿险股:负责邮政人寿保险业务,员工6人;
支管股:负责管理25所、支局事务,员工百余人。
4.工作的最后一天
1991年2月28日,是大舅在中坜邮局工作的最后一天,接任者原系杨梅邮局副局长,上午他在杨梅邮局办移交,下午到中坜邮局接任,办妥交接手续后,已到下班时间。
离开邮局时,只有总务科科长卢锦龙到楼下向大舅惜别。
就这样,大舅离开了工作二十多年的中坜邮局。
回想自1969年11月1日,进入邮局以来,大舅遇到过困难、遭遇过挫折,都以忍让之心化解了。
他自认邮政给予他的多,他付出的少;除了满怀感谢,还是感谢。不仅在职期间领取优厚的薪给,退休后每月仍然领取退休俸,足够维持温饱,能不满怀感谢么?
5.退休前的感怀
人生最宝贵的岁月是20-40岁、30-50岁、40-60岁?
大多数人的选择可能是30-40岁,只有少数幸运者是20-40岁,而大舅却是40-60岁。
有人说:年轻时吃点苦没有关系,老年时不要穷困潦倒就好了。
大舅最大的机遇,就是在军队届退时,考取了邮政,邮政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回想初到台湾时,身上仅有两块银元,还被人偷走了;那时两手空空,一文不名。
军职退伍时,虽有一点积蓄,结婚时都用完了,甚至连军保退费也用了。
大舅进入邮局后,从业务员最低级(22级)起薪,三年后实施文武比叙条例,并追溯1970年12月1日生效,提升13级,接着升等考试及格,晋升高级业务员,派升支局长;紧接着,邮电实施用人费率,薪给倍增,这一连串的机遇,大舅做梦都没想到,让他从无变有,由少变多,所谓有是对无而言,所谓多是对少而言,并非真正的富有、更非真正的多。
以居住为例,到台湾当兵期间,所住多系营房,不必多说;退伍后为了栖身,必须租房而居,嗣后购置平房,由房客而自有;再购置楼房,由自主而房东;即所谓变有变多者是也。
6.大舅退休时所获的待遇
邮政退休金616333元;
公保养老给付936000元;
邮务工会互助金120000元;
交通同仁互助金35000元;
邮局每月退休金15484元。
遗族抚恤:月退休金*36.5%
1.退休后未满十年死亡者,按已领年数,自满第二年起,每年一年,递减10%;
2.逾10年者,给予六个月的抚恤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