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要求中国维和部队撤离,维和部队发出警告,以色列“故意”袭击

铁血观世界 2024-10-14 16:18:09

据美媒消息,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表示,一辆以色列国防军梅卡瓦主战坦克向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总部纳库拉的一座瞭望塔开火,并直接击中瞭望塔,导致两名维和人员受伤。除此之外,以色列国防军还故意射击并破坏阵地周围的摄像头、照明设施、中转站等设施。随着以色列在黎巴嫩军事行动升级之后,以色列就已经要求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撤出黎巴嫩-以色列边境的“蓝线”地区。但是爱尔兰率先做出回应,并拒绝此要求,同时表示部队还将继续驻扎。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由来自46个国家大约1万余名维和人员组成,成立时间为1978年3月,成立的原因是以色列以打击巴勒斯坦游击队为借口首次入侵黎巴嫩,并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最终经过联合国决议决定,向黎巴嫩地区派遣约4000人的联合国临时部队。目前主要军事人员派遣国分别有中国(418人)、法国(673人)、加纳(873人)、印度(903人)、爱尔兰(370人)、意大利(1068人)、波兰(213人)和乌克兰(127人),其中爱尔兰军队伤亡人数最多(48人死亡),其次是加纳、法国和斐济。

对于联黎部队遇袭事件,以色列国防军表示,真主党目前就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开展活动,其中就包括联黎部队哨所附近。同时,以色列国防军正在黎巴嫩南部开展军事行动,并希望联黎部队可以与以色列国防军保持沟通。而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丹尼·达农则表示,他建议联黎部队向北撤离五公里,这样就可以避免误判、误袭事件的发生。有专家表示,以色列目前还是在极力避免与联黎部队发生正面冲突,因为这样会产生很严重的国际外交问题。所以,通过此类袭击事件迫使联黎部队撤离是更好的选择。

而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统计,自战争开始以来,加沙地带的以色列国防军已经杀害了超过4.2万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平民。联黎部队还强调,对于以色列国防军袭击联黎部队并非偶然事件,而是有预谋的。以色列国防军在袭击之前就已经派出无人机飞抵联黎部队阵地上空,并飞到掩体入口处进行侦察,可见此次袭击事件并非偶然,如今的以色列在对待联合国的态度方面是越来越激进。

目前以色列已经在黎巴嫩南部地区部署了四个师的兵力,这也意味着以色列地面部队人数已经达到1.5万人,并对黎巴嫩南部、东部和首都进行密集轰炸。以色列这些行为都预示着,以色列正在准备向北部地区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甚至是对黎巴嫩实施类似于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而该计划也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近一年时间筹备,在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开展地面行动不足24小时后,伊朗便向以色列发射了180多枚弹道导弹。但是不可否认,以色列将会在这次新的行动中面临更多挑战。

因为,如果算上这次,这已经是以色列第四次同黎巴嫩作战,其他三次分别发生在1978年、1982年、2006年,三次结果均是以色列取得初步成果,但是随后就遭到黎巴嫩的反击并最终导致冲突不断,最后只有撤出该地区并以失败而告终。

而此次黎以冲突与之前冲突有着明显区别,其一:以色列国防军为了这场战争已经让部队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训练,其中第98师等部队花费一年时间与加沙地带的哈马斯作战。同时,以色列国防军还花费一年时间对黎巴嫩南部地区的真主党进行精准打击,并利用特种部队进行秘密突袭、暗杀等行动,本质上就是为了更大规模的地面入侵做准备。其二:如今的真主党已经得到伊朗的支持,这将导致以色列面临多线作战,其中包括哈马斯、真主党和伊朗,更有可能导致伊朗直接介入到战争之中。

最后,虽然以色列为了这场战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并为军队配备了最新的武器装备,外加盟友的外部支持,这将使战场优势将会倾斜于以色列。然而,在伊朗支持下的伊拉克、叙利亚、也门以及其他地方组织也随时可能会加入到这场战当中,甚至不排除会引发第六次中东战争。内塔尼亚胡的四面出击、四面树敌战争常态化趋势,必然会造成巨大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消耗。同时,以色列试图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绝对安全”,终究只会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文/瓶子)

13 阅读:7177
评论列表
  • 2024-10-14 23:40

    以色列这是要把中国拖进战争。

    liuqs23 回复:
    以色列这货一堆仇家,收拾他都不用自己亲自动手[笑着哭]
  • 2024-10-15 08:05

    各国集中力量消灭以色列一两个师,看他怎么做。

    足球评判专家 回复:
    洗洗睡吧
  • 2024-10-15 12:39

    无法无天了,把联合国安理会踩在脚下。

  • 2024-10-15 13:29

    是时候给以色列几个蘑菇云了,再不发几个核弹估计要生锈了

  • 2024-10-15 15:45

    维和部队干脆攻入以色列来一场反客为主

  • 2024-10-15 12:58

    老古说话都不是话了,还是回来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