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友:如果把中国文化从韩国文化中删除,那韩国还剩下什么?

阅微札纪 2024-10-07 18:07:04

韩国文化究竟有多少是自己的,多少是"借鉴"而来的?

一位美国网友的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化归属的大讨论。如果把中国文化从韩国文化中删除,韩国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韩国文化的"中国根"

提到韩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泡菜、韩剧、韩星、韩流,似乎韩国已经成为了亚洲文化的代名词,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探究韩国文化的源头,就会发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韩国文化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从文字到音乐,从饮食到节日,处处可见中国文化的影子。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文字,众所周知,韩国古代使用的文字就是汉字,直到15世纪,世宗大王发明了谚文,韩国才有了自己的文字,但即便如此,汉字在韩国的地位和影响仍然无可取代。

韩国的古代贵族阶层,几乎清一色地使用汉语,他们视汉语为尊贵和高雅的象征,以精通汉语、汉文为荣,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把会说汉语作为一种值得骄傲的本领。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近代,19世纪,朝鲜王朝的官方文件、考试、著作,无一例外都使用汉文,直到20世纪初,汉语在韩国的主导地位才逐渐被韩语所取代,这点,外国的网友也是十分的赞同。

文字只是一个缩影。在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上,韩国也深受中国影响,韩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很多都是从中国传入的。

但是在这些文化上,韩国就有些不讲武德了,竟然将中国的一些文化进行申遗,试图将其据为己有。

"申遗"背后的文化归属之争

近年来,韩国频频"申遗"中国文化,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从端午节到泡菜,从活字印刷术到二十四节气,韩国似乎在努力证明,这些文化遗产都源自他们。

先说端午节,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列为非遗,声称端午节起源于韩国的端阳节,但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78年,中国就已经有了端午节的习俗,并且在2009年,中国就将端午进行了申遗。

再说泡菜,2013年,韩国将泡菜申遗成功,宣称泡菜是他们的传统发明,但考古发现,中国最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出现了酱菜的制作方法。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韩国"申遗"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文化归属的争夺战,韩国试图通过"申遗",来证明这些文化遗产源自他们,从而彰显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但问题在于,这种做法本身就缺乏历史依据,无论是从起源时间还是发展脉络来看,这些文化遗产都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韩国的"申遗",更像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而非客观求实的态度。

这反映出韩国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一个真正自信的文化,不需要通过否定他者来彰显自己,相反,它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承认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事实。

毕竟,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吸收、融合、创新,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

中韩两国同根同源,文化交融,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一过程,而不是陷入文化归属的争议。

否则,我们就会落入一个悖论:如果韩国声称的文化都是他们原创的,那么韩国文化的70%从何而来?如果承认这70%来自中国,那韩国还剩下什么?

韩国还剩什么

正如前文所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观念,从艺术形式到物质载体,中国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韩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试想,如果没有汉字,韩国的文学、历史、哲学还能如何记录和传承?如果没有儒家思想,韩国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念还能如何建构?如果没有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韩国的艺术还能如何发展?

这些问题,恐怕没有一个韩国人能够回答,因为中国文化,已经成为韩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脱下的外衣,而是融入骨血的基因。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韩国文化,是中国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延伸和本地化,这个说法,非常精准地概括了两国文化的关系。

中国文化,是一棵深深扎根于东亚大地的参天大树,韩国文化,则是这棵大树在朝鲜半岛的一个分支,它吸收了大树的养分,又结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开出了自己独特的花朵。

但无论这朵花多么艳丽,它的根,始终连接着那棵大树,没有大树,花朵就无从谈起。

这就是文化的奥妙,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不同的文化,如同不同的物种,在互相交流、竞争、适应中,共同演化出生命的多样性。

在这个过程中,谁也不是谁的附庸,谁也不是谁的替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百花园。

因此,与其纠结于文化的归属,不如欣赏文化交融的美妙,与其争论谁更正宗,不如思考如何在交流中互学互鉴。

这需要一种文化自信。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自我封闭、排他独尊,而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韩两国同根同源,文化交融,这是历史的事实。

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客观看待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而不是陷入文化归属的争议,只有相互尊重、互学互鉴,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让世界文化百花齐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