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F135是最好的战斗机发动机?我们的航发真不行吗?

友琴评军事 2023-04-14 01:01:07

昨天的文章中,很多人的回复认为F135并不是最好的喷气式战斗机发动机。这件事W君就来给大家说说吧。

很多东西咱们要站在历史的观点上来看,如果我们现在要选出一款最好的螺旋桨战斗机发动机那么问题就可以十分收敛了,大多数人会说是这台:

派卡德V1650-7液冷式发动机,这款美国制造的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支起了美国在二战时期战斗机发动机的半边天。不过它是一个授权生产的型号,是劳斯莱斯梅林发动机的副厂型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的航空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克鲁、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建立了很多影子工厂,对劳斯莱斯梅林发动机的需求非常大。但劳斯莱斯自己的产量并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为英国政府希望利用美国制造商扩大生产。1940 年 9 月,劳斯莱斯与帕卡德汽车公司达成协议,根据许可制造 Merlin,订单金额为 130,000,000 美元。第一台 Packard 制造的发动机,指定为V-1650-1,于 1941 年 8 月开始走下生产线。

后面随着战争和生产的进程,派卡德V1650一共发展出了25个型号,其中派卡德V1650-7被运用在了二战最优秀的战机P-51上。当然了,还有一个影子型号叫做派卡德V1650-21,和派卡德V1650-7不同的是发动机的旋转方向不同,被用来配合派卡德V1650-7安装到了F-82双野马战斗机上。

其中还有很多派卡德V1650发动机被成功运送到了英国装在了喷火战斗机上。

派卡德也好劳斯莱斯梅林发动机也好其实都是那个时代的活塞式发动机绝唱。到了二战结束后,各个国家相继舍弃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这些劳斯莱斯梅林和派卡德发动机也就流入了民用市场,成为特技飞行表演队的发动机备件。

更有甚者流到了LSR车手的手中,被改成了高速赛车的发动机,驰骋在赛场路面中。

真正后继的型号也就没了发展,大功率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发动机也就就此绝唱。

说这种发动机是最好的,其实也是因为后面没有竞争者了,成了绝唱。更好的战斗机发动机也早早的换了赛道,进入到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领域。

F-84战斗机装备了一台通用动力的J35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推力只有18千牛,如果换算过来,大约相当于2400马力,这是1350马力的派卡德V1650难以企及的。而且当时一台J35发动机的价格只有4.6万美元,而当时的最高功率的梅林100系列发动机的某些型号通过采用银铅结合的技术甚至用上了镀铟的气缸,最终功率输出止步于2218马力,价格嘛超过了10万美元……

F135为什么好?

第一,这款引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使得维护和更换零部件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这也提高了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第二,F135具有出色的燃油效率和推力,使得F-35战斗机能够在高速、高空和复杂的作战环境中表现出色。F135采用了先进的高温材料和先进的涡轮机技术,使得发动机具有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容忍度。

第三,F135改进了风扇叶片的设计使其具有低可探测性。

第四,一款发动机的核心机就满足了空军、海军的需求,同时还支持了垂直起降的变体。

在目前而言如果能做到这四点实际上已经是战斗机发动机的天花板级别了。

但F135发动机其实也是难以脱离历史有着和梅林系列发动机相同的道理。在目前F135发动机虽然是最好的战斗机发动机,但是五代机的发展之后,六代机又会重新追求高速度的优势,这时候整体的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也就走到尽头了。

F135优秀之处在于用最小的体积占比提供了最大的推力,这是它的前辈F119发动机所望尘莫及的。

有很多人提到装备这款发动机的F-35飞行性能不行,其实F-35上只装有一台F135发动机,如果是两台呢?这是不是回到了F-82双野马的路子上了呢?

其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同。但F135的局限性在于为了追求更大的推力本身涵道比已经做到了0.57,再增加涵道比获得推力的增加就已经不适合装入战斗机的内部了。

美国自己也没有F135后继型号的发展计划,倒是普惠自己在开发F135 Block1 的改进版,也只能在叶片的材质和冷却技术入手进一步榨干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最后一点点潜力。并不会再有结构上的改变了。

这也很像最后梅林100系列的发动机为了达到2100马力等级不仅仅改变了气缸的材质甚至燃料也换成了水和甲醇的混合物——都是在一个技术范畴上做垂死挣扎。

说回我们,一方面广大军迷特别期望我们在小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领域有拿得出和F135比肩的产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时代在变,像现在如果搞一个企业去研究轿车用发动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会不会有49年入国军的感觉呢?

之前W君说过,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在技术上落后于欧美一流产品20到30年的时间。这不是吹也不是黑,而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但航空发动机会不会再发展20-30年?在大趋势下这条技术路线其实已经走到了尽头,根本就没有再发展的空间。

现在国内的军用航空发动机领域虽然也在继续做着WS-15、WS-20这类的军用引擎,但并不代表着我们不会在新的赛道上再开一个新的天地。

不说别的,想一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当年发动机、变速箱都落后于欧美,但是现在我们的电动车为什么又在第一梯队呢?原因就是“换赛道”了。

在新技术上,我们和欧美国家相比其实是有一个体制优势的。欧美的国家很难调动一个国家力量对某一领域做出实质性的突破,而是依靠一个个企业来完成各个不同的领域创新,他们的研究机构很少能做到完全的信息共享。

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则是,大部分的研究机构其实都是国字头的,并没有人为的信息壁垒。如果要做一件事其实是咱们16亿人的国家一起在做。对比欧美,咱大家的能量是绝对压倒性的。这些技术领域,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激光、材料等领域的优势是欧美很难企及的。

说最简单的,咱们开会是要搞事情的,而他们开会是要卖产品的,这两者的不同可以细细品味一下。

0 阅读:201
评论列表
  • 2023-04-14 22:28

    伟大的发动机,一机坑3机!一看数据吓死人,实际就是攻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