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闰土和杨二嫂:旧社会的悲剧与荒诞

学书香 2024-02-15 19:11:17

《故乡》是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痛苦生活。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以下是我对这篇小说的读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我从小就听说过鲁迅先生的名字,也读过他的一些作品,但是直到最近我才有机会读到他的《故乡》这篇小说。读完之后,我深受震撼,感觉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个民族的苦难。我觉得这篇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也是一部历史教科书,它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也让我更加思考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故乡》的主人公是鲁迅,一个在外地求学多年的知识分子。他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故乡,想要接母亲到城里去住。但是他发现故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一切都与他记忆中的美好不同。他看到了故乡的萧条荒凉,农民的贫困悲惨,封建礼教的束缚,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迫。他更加看到了他童年时代的好友闰土和杨二嫂的悲惨命运。闰土是一个纯朴善良、勇敢聪明的农民,但是在旧社会里他遭受了无尽的剥削和欺凌,最终变成了一个麻木苦恼、无力反抗、寄希望于神灵的木偶人。杨二嫂是一个美丽温柔、安分守己的女子,但是在旧社会里她被人当作商品出卖、侮辱损害,最终变成了一个丑陋刻薄、泼辣放肆、贪婪无耻的圆规。他们都是旧社会制度和文化对人性和人格的摧残和扭曲的例证。

“我”对故乡和故友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也充满了强烈的愤慨和不满。他意识到自己与故乡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隔阂,他无法与闰土和杨二嫂沟通交流,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他感到自己在精神上孤独无助,只能寄托于未来。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创造一个新的故乡,一个光明美好、平等自由、人性尊严得到尊重和发展的故乡。

读完《故乡》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我觉得鲁迅先生用他犀利的笔锋,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呼唤了新社会的光明和正义。他用他深刻的思想,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病根和弊端,指出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希望。他用他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和故友的怀念和关爱,也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中国民族魂。我觉得《故乡》不仅是一篇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品味的小说,也是一篇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的教程。它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故乡和故友,应该怎样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它让我们明白,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先烈,不能忘记苦难,不能忘记希望。它让我们知道,我们要珍惜现在,要珍惜幸福,要珍惜机遇,要珍惜责任。它让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有智慧,有勇气,有信心,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故乡,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鲁迅个人简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和民主战士。他的原名是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他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在浙江绍兴,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他的祖父周介孚是清朝的进士和翰林,但因为贪赃枉法而下狱。他的父亲周伯宜是一个病弱的读书人,于1896年去世。鲁迅从小就受到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影响,喜欢阅读科学和文学方面的书籍。鲁迅曾经在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学习过,后来于1902年赴日本留学,最初学习医学,但后来放弃了医学,转而从事文艺和思想方面的工作。他认为中国人民需要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救治,更需要精神上的觉醒和解放。他在日本期间接触了许多西方和日本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并开始了他的翻译和写作活动。他曾经用不同的笔名发表过一些文章和译著,其中最著名的笔名就是鲁迅,这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回国后,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先驱者。他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其中包括《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他的作品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落后,批判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呼唤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表达了对人民苦难和命运的同情和关怀,展现了对革命和进步的信念和支持。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世界文坛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勇敢的斗士。他积极参与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革命斗争。他支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与许多革命志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在1927年与妻子朱安分居后,与许广平同居,并与她共同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他在1930年代积极抵抗日本侵略者,并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抗日战争。他在1936年10月19日因患肺结核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后来迁移到鲁迅公园的鲁迅墓。他的墓碑上刻着他自己的名言:“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面旗帜,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启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被毛泽东誉为“民族魂”,被周恩来称为“文学界的旗手”,被胡适评价为“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人”。他也受到了许多国外作家和学者的敬仰和赞扬,如罗曼·罗兰、高尔基、卡夫卡、萨特、巴金、金永南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颗明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