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2月27日,凯公手谕:“对祭孔仪典的礼乐应研究改进,亦所以复兴固有的礼

彭湃谈历史 2023-10-05 12:23:02

1968年2月27日,凯公手谕:“对祭孔仪典的礼乐应研究改进,亦所以复兴固有的礼乐文化”,并指示“教育部”加以研究。9月10日成立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首先就台北孔庙的音乐、舞蹈和乐舞生服装加以改进。原先乐生、歌生、佾生的长衫马褂予以废除,新衣型概用明式“盘领右衽通裁”衣,佾生浅黄色,乐生、歌生红色,有圆形织纹。

乐生、歌生的首服改用青缨黄梁黑冠,佾生改用假发,因佾生选自孔庙周边国中生担任,平均年龄不到15岁,尚在童年,遂参酌明《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中的童子发型做成垂髫式假发。

不过此种发型昙花一现,1969年,“教育部”祭孔服装研究小组认为要改,因为垂髫式假发与西方兴起的嬉皮士废风极为相似,甚不雅观。几经协商,决定参考明《泮宫礼乐疏》中的佾舞图巾式,改用皂巾,巾式上部稍狭,后垂两条同色的带子作为装饰,用没有织纹的丝织品缝制。

此次台北市祭孔衣冠新制改定最终于1970年7月23日上午获得“服装研究小组”通过,8月20日下午3时获得各研究小组召集人联席会议通过,正式成案,相沿至今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