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之女请求入朝参战,安子文劝陈赓:这事儿应该再考虑考虑

摄影圣典 2025-01-16 15:08:46

1951年,陈赓接到中组部部长安子文的电话。安子文在电话里劝他,傅冬菊要去朝鲜战场这事,他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听了安子文顾虑的点之后,陈赓也觉得让傅冬菊去朝鲜战场不妥。

安子文在顾虑什么?傅冬菊为什么要去朝鲜战场?陈赓最后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傅冬菊的申请书

1950年10月,毛主席在收到金日成的求救信之后,就让彭老总带兵前往朝鲜。为了弄清楚朝鲜的情况,彭老总一马当先率先入朝。

毛主席得知彭老总自己先跑到朝鲜之后气得不行,立马让邓华等人带兵入朝,先把彭老总找到。

等第一批军队入朝之后,邓华等人也找到了彭老总。原来彭老总之所以那么着急,是因为一个朝鲜将军告诉他,自己已经联系不上金日成了。

而且因为人民军败得太快,现在朝鲜的情况,连朝鲜将领自己都不知道。为了保障大部队顺利入朝,彭老总才以身犯险。

不过进了朝鲜境内,彭老总很快就找到了金日成。从金日成嘴里,他了解到了朝鲜如今的情况。

简单来说,人民军已经溃不成军,有战斗力的部队很少。基本上对上美军,只有挨揍的份。

当金日成得知我军没有先进武器的时候,他甚至都已经绝望了。

人民军配备苏式最新装备,还是被联军压着打。那没有先进装备的我军,凭什么能打赢机械化的美军呢?

和金日成的失望不一样,彭老总和众将领们倒是有些跃跃欲试。他们和日军打过,和国军打过,就是还没有和美军打过。

无论是在面对日军还是国军的时候,都没有人觉得我军能胜利。因为从武器装备上来说,不管是日军还是国军,装备都比我军要强太多了。

可就是这么不被人看好的我军,却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敌,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当时我军的武器装备更落后,敌人的装备也都是当时最先进的。可在那种情况下我军能赢,在当下就不会输。

在彭老总的指挥下,我军迅速打响了入朝第一枪。随着前两次战役的胜利,金日成也不敢再说我军赢不了的话了。

前两次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举国欢庆。青壮年们踊跃参军,都希望能上战场报效国家。

在这些报名志愿军的人中,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傅冬菊。工作人员看到傅冬菊的名字后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就将此事报告给了陈赓。

陈赓并没有见过傅冬菊,但他却听说过这个名字。身为北平解放的功臣之一,傅冬菊劝说傅作义起义,给陈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傅冬菊是傅作义的长女,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她身上坚毅勇敢的品质,让陈赓十分欣赏。

而且傅冬菊有丰富的文字工作经验,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陈赓以为,傅冬菊可以担任文书和翻译等工作,因此他比较支持傅冬菊入朝。

然而安子文得知这件事之后,却劝陈赓不要让傅冬菊入朝。安子文说了自己的担忧之后,陈赓也觉得有道理。

和平大使傅冬菊

傅冬菊是我党党员,但她也是傅作义的女儿。对于自己的这个大女儿,傅作义是非常疼爱的。

当初北平还没解放,傅冬菊接到劝说傅作义的命令。当时傅作义明知道自己的女儿是我党党员,可他没有训斥傅冬菊,也没有勒令让她退出我党。

傅冬菊劝他的时候,傅作义也没有生气,反而仔细思考女儿的话。也是傅冬菊前期工作做得好,后期我党才能顺利和傅作义谈判。

但其实小时候的傅冬菊,对傅作义这个父亲态度很不好。傅冬菊出生的时候,傅作义还只是一个晋军营长。

傅冬菊的母亲,是傅作义的父母给他选的妻子,傅作义并不喜欢。两人成婚十年之后,傅冬菊才出生。

然而当时傅作义忙着打仗,能陪着傅冬菊母女的时间太短。对傅冬菊来说,父亲就是一个不经常见到的陌生人而已。

然而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傅作义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喜爱。傅冬菊这个名字,就是傅作义亲自取的。

傅作义希望自己的女儿如同冬天的菊花一样,不需要多么雍容美丽,只需要有着勇敢坚强的性格就行了。

对于傅冬菊未来的发展,傅作义也做好了规划。傅冬菊到了读书的年纪,傅作义就给他找老师启蒙。

即便后来傅作义和刘芸生结婚,对自己的原配妻子就更不在意了。傅冬菊跟在母亲身边,对父亲的怨恨也就越来越重。

即便傅作义很关心这个女儿,傅冬菊也拒绝和父亲敞开心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那时傅冬菊刚刚13岁。

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傅作义将妻儿送到了重庆。来到重庆之后,傅冬菊经常参加进步学生举办的活动,因此对我党有了了解。

随着傅冬菊越来越大,她也开始尝试着和父亲和解。当时傅作义忙着征战沙场,傅冬菊虽然不说,但她心里一直在为父亲骄傲。

傅作义作为国民党里的清流,他本人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傅冬菊作为他的女儿,在这方面和他很像。

读中学之后,傅冬菊就尝试着给报社投稿。她的文笔不错,文字也非常有力量,因此第一篇文章就被报社采纳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傅冬菊再也没有伸手问父亲要过钱。她所有的生活费,都是靠自己写文章赚的,甚至还有多余的钱来补贴家用。

傅冬菊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在困难的日子里也能顽强拼搏。为了写文章,傅冬菊要读很多书,对我党的了解也更多了。

慢慢地,她认识到,只有我党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国民党里像她父亲这样的人没几个,大部分人都在争权夺利。

抗战的时候,傅冬菊还见到过周总理。周总理知道她的身份之后,鼓励她要好好学习,不要丢了父亲的威名。

傅冬菊在大学的时候,学习的是英文专业,接触到了很多国外的新思想。因此,她加入我党的情绪越来越强烈,还参加了我党的外围组织。

安子文的担忧

大学毕业之后,傅冬菊就去了天津做记者。在去天津之前,傅作义将女儿接到自己身边,和女儿谈过心。

傅作义表示,自己可以将女儿送出国读书。傅冬菊学习的是英文,出国进修是一条更好的道路,然而傅冬菊拒绝了。

她希望能留在国内,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力。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傅作义选择了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让原本有些和解的父女关系再次紧绷起来。

因为此时的傅冬菊,内心已经彻底倒向了我党。她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进步文章,这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

为了女儿的安全,傅作义不得不再次提出让傅冬菊出国留学。然而傅冬菊依旧拒绝了,她留在国内能做得更多。

傅作义自然不愿违背女儿的遗愿,于是他打算将傅冬菊叫回自己身边。不过傅冬菊在天津有工作,她只能答应空闲时多回家看看傅作义。

1947年,傅冬菊在天津入党。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她发现了父亲思想的动摇。在回家的时候,傅冬菊偶然发现,父亲在读毛主席的文章。

傅冬菊突然有了个想法,能不能把父亲争取到我党的阵营来。当时的傅冬菊并不知道,我党已经在准备争取傅作义了。

1948年11月,傅冬菊回到父亲身边,给父亲做思想工作。有了女儿的劝解,傅作义的思想转变的更快了,最终北平和平解放。

对傅作义来说,傅冬菊不只是自己最喜欢的孩子,也是自己最骄傲的孩子。

安子文是考虑到傅冬菊的身份,才觉得她上朝鲜战场不太合适的。作为傅作义的女儿,她的安危很可能影响到我国统战工作的展开。

万一傅冬菊在朝鲜出事,老蒋一定会借此事想方设法抹黑我党。起义将领之女战场受伤或牺牲,对我国都是不利的。

当时虽然说我军在朝鲜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美军依旧占据了制空权。所以即便是在后方,傅冬菊的安全也不能完全保障。

而且傅冬菊虽然有地下工作的经验,但她毕竟没上过战场,没有经过真正的军事训练。

战场上瞬息万变,谁都不能保证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一个完全没上过战场的人,面临的危险是无法预料的。

安子文的话,成功让陈赓犹豫了。不得不说,安子文说的确实有道理,从朝鲜战争开始,意想不到的事情已经发生太多了。

美军就连志司的位置都能找到,朝鲜战场根本没有真正安全的地方。如果傅冬菊只是我军将领的孩子,陈赓肯定不会考虑那么多。

甚至自己的孩子说他要上战场,陈赓恐怕都不会犹豫。可傅冬菊的身份太敏感了,因此这个决定必须慎之又慎。

他欣赏傅冬菊的勇敢,但他要考虑的东西更多。因此陈赓经过反复斟酌,决定暂时不让傅冬菊去朝鲜战场。

没能去朝鲜,傅冬菊当然很失望。但她知道中央的决定自有道理,而且她在国内同样可以工作。

在之后的岁月里,傅冬菊积极参加国家建设,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