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个神秘的文物商人拿着8枚竹简,在香港文物圈里兜售。
文物商声称,这批竹简出土于内地古墓,年代是战国时期,且数量多达几千枚。
时任香港中文大学古文字学家张光裕教授看到这8枚竹简后,顿时觉得这是一批失传已久的古代典籍,且存在于秦始皇焚书之前,意义重大,很快就联系了清华大学的李学勤教授。
李学勤教授长期从事青铜器鉴定和古文字的研究,也知道古代的竹简,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因而得知消息后,就立即关注这批竹简。
好在文物商要价太高,一直没人愿意买,最终,在清华大学校友的资助下,所有竹简,都被清华大学收入囊中,因而这批竹简,也被称为“清华简”。
清华简刚运输过来,就进行了检测和保护,并且在2009年进行释读。
01
而随着释读的不断进行,大家越来越震惊,这批记载不仅颠覆了大家的想象,也颠覆了传统史书的记载,尤其是这一段: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
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这段话,实在是太炸裂了。
在大家的印象中,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美女褒姒,褒姒不爱笑,周幽王就点燃烽火逗笑她,一次又一次后,诸侯们失去了耐心,看到烽火后也不理睬。
后申侯联合西夷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举烽火召见诸侯,诸侯不来,最终被杀于骊山下,而后诸侯就立了被周幽王废的太子宜臼为新的周王,是为周平王。
后周平王东迁雒邑,由此开始了东周时代。
但没想到,清华简里,居然出现了“携惠王”三个字,根据“清华简”记载,他是周幽王的弟弟,而且当了二十一年的周天子。
不仅如此,周携王居然被晋文侯所杀,而周携王被杀后,整个周王室居然在九年时间里,没有周天子。
换句话说,周幽王死了三十年后,周平王才继位,继位后三年才东迁,完全颠覆了此前《史记》的记载。
而《史记》是如何记载的呢?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
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即周幽王一死,周平王就被立了,周幽王和周平王之间无缝连接,一点都没有关于周携王的记载。
难道司马迁那个时代,已经不知道周携王了?
非也,在汉朝的史料里,还会出现携王的字样,这证明汉朝其实知道有周携王的。
但因为没有系统的记载,且随着史料佚散速度加剧,除了传抄人数多的史书之外,史料的整体是越来越少的。
而在这之后,关于周携王的事迹就越来越模糊,以至于后人都不知道“携王”到底是谁了。
02
回到司马迁时代,很显然,此时的司马迁必然知道周携王这个事情,按照司马迁对于史学的态度,必然会去研究,毕竟周携王是一个二十一年的天子,可不是在位二十一天的废帝。
那为何漏了呢?除了因东迁损失大量官方档案和典籍的原因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西周末年的诸侯纷争和春秋初年的争霸。
周宣王时期,周宣王带着成周八师和犬戎在千亩打了一仗,结果全军覆没,至此,周王室再也没有足够的兵力为镇压天下诸侯了。
为了拉拢旁边的申国,周宣王就让当时的太子姬宫涅娶娶了申侯的女儿,姬宫涅即日后的周幽王。
此时的周王室衰微,各个诸侯开始蠢蠢欲动不服周王室,尤其是申侯。
申侯是姜姓戎族,仗着和戎族的关系,申侯丝毫不把周幽王放在眼里,为防止自己死后,申侯仗着外戚身份干政,索性废了申后和申后所生的太子姬宜臼,娶了一直支持自己的褒国国君女儿褒姒。
这下子惹恼了申侯,当即和戎族、鄫国结成了同盟。
得知申侯要叛,周幽王联合东部诸侯进行对抗,甚至打算主动出击,可惜战败,连同褒姒、伯服、郑桓公等人一同被弑杀于骊山脚下。
如今周幽王和新太子伯服被杀,姬宜臼又被废,忠心于周王室的群臣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继位,这就是周携王。
一方面是申侯,一方面是正统的周天子,各个诸侯国根据自己的利益,纷纷站队,几个大国如鲁国、许国、郑国、晋国、卫国等等,其实是站在废太子姬宜臼这边的。
而褒国还有东虢国,则支持周携王的。
除此之外,还有楚国,清华简是楚简,其中一句“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可以证实其立场。
03
至于为何如此多的诸侯国支持废太子姬宜臼,很显然,就是看中他的“逆”,他的弑君,无异于将周朝一来的礼乐制度狠狠踩在脚下。
在如今诸侯纷争,且要争霸的时代,只有礼崩乐坏的更加彻底,周天子地位越低,他们才能做大,乃至崛起。
所以,如今正统的周携王是必然要死的。
周携王二十一年(前750年),晋文侯杀死周携王,弑父而立周平王上位。
顶着私德有亏上位,从立场来说,周平王必然要千方百计的为自己去辩解,而经过这么多年,原来西周的旧臣们也凋零了差不多了,因而周平王东迁后,这段历史如何写,基本上就按照周平王的意愿了。
站在周平王的角度,自然要全力否定周携王的合法性,更要抹掉周携王绝大多数事迹。
另一方面,周平王前半生是在申国这边生活的,自己又是被晋国立的,而东迁之后,又被郑国控制,书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又不能不考虑这几个诸侯的历史情感,所以周平王是能删则删,能改就改,尽量抹除。
并且将周幽王的死因归咎于烽火戏诸侯,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合法继承地位。
更要命的是,东周都是周平王一脉,在长达五百年的东周历史上,周携王基本在周朝的官方史书里消失殆尽,后人基本都没人意识到,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在位二十多年的周天子。
但问题是,不是所有诸侯都认可周平王的,比如有坚定的反对周平王的褒国和东虢国等等,比如还有站在立场上和晋国争霸的楚国等等,以及后面还有不少诸侯主动或者被动的尊奉周平王的倒戈派等等。
各自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对于周携王的记载自然不同,因而在各种说法下,周携王到底如何,就彻底成了一笔糊涂账。
而后又有秦始皇的焚书,关于周携王的记载就更加模糊了。
04
因而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手上必然是一堆立场不同的周携王的记载,繁多且互相矛盾,甚至离谱的记载,这些内容都和司马迁所采信纪年出入很大,时间混乱,对时间准确性很高的司马迁来说,必然难以忍受。
除此之外,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语言文字、立场、政治倾向和百家学派主张不同,诸子百家又喜欢以古讽今,托古言志,让一件事情,居然有十几甚至上百种说法。
手上一堆材料,彻底让司马迁无从辨别,而且《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对于这些真假难辨的地方,索性就直接跳了过去。
《史记》不记载了,后人也更加无法得知这段历史了。
说实话,周平王极力抹除周携王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成功的,甚至已经在历史上抹掉了这个人物。
比如后人在读到《左传》“携王奸命”四个字的时候,想破脑袋也想不通这个“携王”究竟是谁,索性就将其解释为和幽王一块儿被杀的伯服,以为“携王”是后人追谥的。
但历史的诡谲就在这里,周平王极力抹除,但后世总会时不时蹦出一点关于周携王的内容,总会在大家快要忘掉他的时候,让人想起他的存在。
比如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就记载了“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这句话,算是第一次明确告诉大家周携王这号人物的存在。
而后“清华简”的出土,彻底让大家明白,周携王到底是谁,因何而立,因何而死。
可惜也仅仅明白周携王到底是谁而已,至于周携王的生平,在位期间到底如何施政,我们和司马迁一样,无从辨别和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