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华为垄断”的争议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涉及的讨论不仅关乎华为本身,更牵动着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
这一讨论的导火索源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在今年5月的一段公开演讲视频。视频中,孙院士提出,中国不应只依赖于华为的封闭和垄断模式,而应该更加强调开放与合作的创新生态。他直言,“用中式的封闭和垄断对抗西式的封闭和垄断,必然无法取胜。”这一言论在时隔数月后被挖掘出来,引发了关于华为在中国科技界地位和作用的激烈辩论。
孙凝晖的言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除了产业观察者和自媒体的热议,中国主流媒体也纷纷发声。《中国经济周刊》与《财经国家周刊》先后发表评论,对“华为垄断”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多元化的观点碰撞。
9月27日,《中国经济周刊》在题为《孙院士指责华为搞垄断,没有道理》的文章中指出,华为作为中国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在多轮美国制裁下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其“备胎”计划和自主鸿蒙系统的推出,无不显示出华为在技术领域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文章反驳了“华为垄断”的说法,认为历史上华为也曾支付高昂的专利费使用西方技术,如今收取专利费是合理的市场行为。相比于“靠专利躺赢”,中国还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来推动创新。
随后,《财经国家周刊》在10月23日发布的文章中则对当前的讨论进行了更为冷静的反思。文章认为,孙凝晖院士作为一名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学家,发出提醒并无不妥,但将其言论曲解为对企业的攻击是不恰当的。
文章进一步指出,将正常的产业讨论带到科学家与企业家对立的层面,只会妨碍创新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开放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圈地自萌”的做法无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随着争议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讨论,使得越来越多所谓“背后黑幕”的事件被挖到争议台前。最近,有自媒体的文章揭露华为在某政务云服务项目中的投标价格与原预算完全一致,“一点折扣率都没有,但还是中了”。
虽然最后项目废标,但废标前,这个1.12亿的大单竟然未见其他竞争者投标。引发了关于市场竞争是否真正公平透明以及关于华为在某些领域的竞争环境是否足够健康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