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关键展品:支持我国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领域“千帆竞发”的科技力量

看航空 2024-11-20 10:06:10

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低空经济成为了我国产业发展新赛道、经济增长新引擎。

进而,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也首次设立了低空经济馆,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为代表的载人飞行器和无人机产品云集。一些明星企业的展台人头攒动、场面火爆,很多展品也被冠以全国或全球的“首个”“最大”“最重”等头衔。

冷静看,“0”与“10”之别

本届中国航展仿佛“窗口”,向大家展示了“千机竞发”的场面,一些机型的性能指标更是被推到了此前全球范围内该行业都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诸多企业“扎堆”杀入了这个新赛道。

如果您是一位行业观察者,面对“玲琅满目”的新展品,必然会有“迟疑”——产品指标是否真的能如实做到?该型号是在模型、PPT概念阶段还是进入了工程验证、试飞取证?

要解开这个疑问,需要冷静思索。

一方面,低空经济当然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如eVTOL、货运无人机等产品,当前的技术路线多条并举,各家的设计既有差异,有特色,也有趋同的部分。接下来,全行业必然会经历一次次大浪淘沙。

进而,这些新创企业只是一时的圈钱融资、做高估值?还是能够历经考验、崛起为新生代的航空器制造商?终将水落石出。

本届中国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室内展区展出了多款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型低空航空器,如货运无人机、氢动力技术验证机、飞艇、氢燃料电池、倾转旋翼构型、尾座式等。

另一方面,航空制造业特别是民用航空领域,还有一条必须经历的高门槛,那就是适航认证。这近乎是检验民用航空产品的唯一标准,也是能够决定企业存亡的“0”与“10”之别——没有适航认证这个“1”,后面再多“0”,最终都将归零。

同样,正是因为存在适航认证这样的管理规范,在低空经济“起飞”的同时,普通人才能放心选择eVTOL等飞行器用于出行,或者让货运无人机编织起密集的航线,联通天南海北……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展出的AR-E30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图为该机配套研制的一体化综合仿真验证系统,从而提高型号设计质量、降低研制风险、缩短研制周期。

支撑低空经济的行业力量,持续壮大

在本届中国航展上,航空航天馆内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电科、中国航天等几大央企,纷纷新增了低空经济展区板块,并带来了诸多产品——这意味着,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行业力量,正得到愈发加强。

这种支撑力量的一个着重体现,是动力。

在往届中国航展和去年同在珠海举办的亚洲通航展上,我们都曾发现一些民用动力企业和螺旋桨企业的相关产品,而今年的中国航展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国家队”——中国航发密集发布的通航动力产品。

其中,既有作为我国第一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AES100,也有由其发展而来的AEP100涡桨发动机发动机、AEF100涡扇发动机;也有面向绿色航空、可持续航空的纯电动力(首次展出的为eVTOL配套的eVTOL电动力推进电机)、混合电推进系统和可持续燃料动力系统等。

有了动力“心脏”的无忧,未来,各类低空航空器才能更多地飞起来。

中国航发展台的AES100、AEP100、AEF100,AES100配装上文的镧影R6000,AEP100配装白鲸航线。

航空器从燃油迈向新能源,混电动力成为理想的过渡方案。在本届中国航展上首次亮相的800kW高功率密度航空涡轮混合电力能源系统,还有为eVTOL准备的电动力推进电机。

另一股支撑力量,是来自航展展出的与低空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空域管理信息系统、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产品。

比如,打造一款低空航空器,离不开显示子系统、航电综合计算平台、飞控计算机和作动器控制器、惯导子系统、大气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监视子系统、参数记录、参数采集和智能环境感知与决策系统等。

而要促进低空进一步开放、保证复杂空域环境下的空域资源高效分配,那么自然,对各类无人设备进行运行管控调度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管控中心也要同步、配套发展。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展出的大功率混合电推进平台,以及对无人机、无人车以及无人船等各类无人设备的运行管控调度和运行监视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管控中心。

因此,站在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元年这一时间节点上,我们可以看见支撑起低空经济发展的行业力量正在不断壮大。这些力量,恰似一片沃土正在不断积累着肥力,并将迎来一粒粒种子破土而生、枝繁叶茂,最终孕育出生机勃勃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支持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在往届的航展观察报道中,我们曾关注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航发展出的一些先进制造技术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上的应用。

在本届航展上,我们越发感受到,先进制造技术正成为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集中体现的一个领域。在这种趋势下,可以看到一些企业的宣传展板上突出强调“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表示相关产品在完成国内市场上对既往产品的“替代”之后,正成为一些国外客户的新选择。

这些新产品“出海”的决心,也体现在展台上摆着的那些“扫一扫”二维码——这些企业的社交媒体账号,已涵盖了国内外所有平台,凸显了其市场决心。

航空航天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在“自主创新”实现工程化应用,并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成功例子就是增材制造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可实现零件快速制造,大大缩短了设计、试制和产品交付周期。这与当前我国正快速发展的商用航天企业的需求高度契合;同时,增材制造技术还在加工大尺寸、结构复杂、耐高温材料零部件领域有“先天优势”。

那么,在中国航展上,一个“老面孔”、增材制造企业铂力特BLT的展台上,就尤为突出地展出了商业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根据参展商信息,其该领域客户数量已超30家,包括星际荣耀、东方空间、蓝箭航天、双曲线等公司;产品则涵盖液氧甲烷发动机副导管、喷注器、卫星部署器、点火弯管、散热器等。

增材制造技术可低成本高质量地制造零部件,从而让产业链“上游”的商用航天企业得以快速研发迭代。

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空天零部件研制、批产上的应用(特别是工程化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我国航空航天相关的产业链正不断延伸。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互促发展与取得了一个个技术突破。

正是行业力量的不断壮大,推动我国的商业航天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正逐渐清晰,新兴的“太空产品”“太空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涌现。

中国航展在11号—13号馆内的商业航天产业联盟,以及和一些商业航天企业的展品。

中国航展不容错过的重磅展品:“昊龙一号”。下图的尾部特写可见它与空间站的对接口。

这种“涌现”也包括本届航展上不容错过的重磅展品——我国首款货运航天飞机“昊龙一号”。

作为一型可重复使用商业航天飞行器,“昊龙”被用于开展低成本的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而它的研制方,则是大家印象中“专业造飞机”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成都所)来完成。

可见,一幅空天一体的蓝图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也正是因为商业航天蓬勃发展这一“珠玉”在前,观众可以同样,对“低空经济”这条新赛道的前景充满期待。

0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