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遗体腐烂不堪,被草草埋在操场

孔甲丙今说史 2024-11-14 12:25:05

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二十八的束星北,便已成为浙江大学的教授。

他培养了无数物理学人才,且其中不乏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和“两弹一星”的国家勋章获得者。

无论是相对论、量子力学,还是电磁学、无线电,束星北都成就斐然。

抗战期间,他参与了我国最早雷达的研制,堪称“中国雷达之父”。

尽管后来屡遭打压,科研条件差,资源匮乏,束星北依旧默默耕耘。

他的半生,是辉煌与坎坷并存的交响曲。

令人唏嘘的是,束星北去世后,遗体竟被草草掩埋,无人关心。

跨越时空的贡献

束星北是学界公认的天才物理学家。

年少时,他便走出国门,远赴欧美多国,游历于美、英、德、法等地的学术殿堂。

在狭义相对论与场论的研究上,他有所建树,且曾与爱因斯坦共事,成为少数几位与这位科学巨匠有过深度交流的中国学者之一。

正如所有伟大人物的命运一般,束星北的辉煌不单单属于他个人的学术生涯。

1931年,九一八事变突如其来,国家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束星北结束了在外的学术生涯,回到祖国投身教育,成为浙江大学物理系的教授。

虽身处困厄,束星北依然心系国家,长期主讲物理课程,主持讨论讲座,培养了无数优秀的物理学子。

李政道,正是在束星北的指引下,从化工系转到物理系,并最终与杨振宁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此,李政道常怀感恩之情,回忆起束星北如长者般的教诲与关怀。

而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敌机肆意飞越中国上空,投下滔天炸弹时,束星北心中的“报国梦”重新被唤醒。

曾经那个“看得更远”的梦想,似乎离他愈加近了。

他思忖道:若能造出“千里眼”,岂不是能让敌机在千里之外现形?

正巧,英国物理学家沃特森·瓦特发明了一种雷达装置,能够同时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反射波,准确探测远处飞行物的行踪。

束星北心头一震,顿时涌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为何不自己制造这样一台雷达呢?”

他开始潜心投入到雷达的理论研究中,思索如何将这一技术引入中国的抗战防御之中。

恰逢其时,国共合作抗日,政府得知束星北的研究后,立即将他从浙江大学借调到重庆军令部技术研究室。

束星北迅速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投身于雷达的制备工作之中,意图通过这一新型武器为祖国争取一线生机。

现实总是比理想更为复杂。

尽管束星北与团队通宵达旦进行试制,反复调试,雷达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远距离目标的探测。

按照沃特森·瓦特的理论设计,雷达系统的构思本应万无一失。

但是试制出来的设备,却始终无法探测到目标。

这一失败,令束星北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

按理说,技术上并无太大障碍,为什么效果总是与预期相差甚远?

若不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雷达的研制将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毫无实际意义。

束星北愈发焦急,茶饭不思,几乎天天待在实验室里,翻看着一个又一个数据记录。

偶尔,夜深人静,他会透过窗子望着外面的星空,思绪万千,心中那股“为国效命”的责任感,让他无法安然入睡。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束星北终于在一份记录中发现了关键的线索。

电磁波的频率直接影响雷达接收和发射波的效果。

这一发现令他醍醐灌顶。

电磁波的频率,竟然是雷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他决定从控制电磁波的频率着手,提升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

接下来的研究便是他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束星北深入探讨了电磁波的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微妙关系。

他发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无论频率如何变化,始终保持一致。

那么,要提高雷达探测距离,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电磁波的波长,而这,显然要从雷达的硬件材料入手。

束星北带领团队彻夜研究,废寝忘食地测试各种可能的材料。

半年时间,日以继夜的努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他们成功地研发出了第一台具备实际探测能力的雷达。

这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束星北的雷达系统,不仅在当时对抗日战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更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今天,雷达已不仅仅是军事装备,更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气象预报到航空航天,再到海洋探测,雷达无处不在。

束星北的贡献,已跨越时空,依旧影响着当今的每一寸土地。

孤独背后的坚守

在那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束星北无疑遭遇了无数不公与误解。

那些年,他的科研与教学权利遭到剥夺,甚至有人歪曲事实、将他与种种政治斗争牵连在一起。

渐渐地,那个曾经在学术和科研领域翘楚的名字,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靶子。

其个人遭遇固然令人痛心,但更可惜的,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损失。

在那段岁月里,束星北的工作从未光鲜亮丽。

大学教授的光环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水库工地上的重体力劳动和实验室与厕所的清洁工作。

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梦想。

身处困境,他依然常常伏案在雪地里,低头演算着那些深奥的数学公式。

一个执着的学者与冷冽的寒风进行着没有尽头的斗争。

或许,束星北并不愿让自己的才华就此埋没于时代的漩涡中。

在青岛医学院劳动时,他依然凭借过人的智慧,修复并研制了一批精密的电子仪器,为祖国的科研工作贡献着自己微薄却坚定的力量。

1964年,当束星北得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时,回想起1950年代他与王淦昌一起,在浙江大学为学生们讲解原子弹原理、威力、危害与防护方法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

那一刻,束星北心中五味杂陈,既为祖国的伟大成就而欣慰,更因自己未能亲身参与到核科学研究的遗憾而痛哭失声。

在他心中,始终未曾消逝的,是对国家的责任与对科学探索的无尽渴望。

1972年,束星北又一次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中国科学院委托的一个重大课题——冲击功对金属胶粘剂的破坏因素的研究。

到了1979年,束星北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那时,我国正进行着第一枚洲际导弹的试验,需要准确计算弹头数据舱接收和打捞的最佳时限。

束星北凭借精确的计算,成功为国家的导弹试验提供了理论支持,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与采纳。

对于束星北来说,或许最为痛苦的,并非个人遭遇的种种不公,而是那种深藏心底的无力感。

无法尽展所长,无法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种精神上的痛苦,或许比任何外在的困苦都更加难以忍受。

尽管如此,束星北始终没有放弃对祖国未来的希望与信念。

他依然对国家的日益崛起感到无比欣慰。

那种从心底溢出的喜悦,早已超越了个人的得失,化作了对民族复兴的深深祝福。

1972年10月20日,在一封写给李政道的信中,束星北表达了他对祖国变革的由衷感动:“你这次回国,当能看到祖国经历的惊天动地的变化,28年前那种国内卑污,国际受辱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还矣!”

他的文字中没有太多华丽的修辞,却能感受到一股从心底流露出的震撼与激动。

祖国的复兴,正是他所有梦想与期许的归宿。

令人痛心的结局

1983年10月,束星北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病重期间,他在与家人交谈时,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的要求。

他希望自己的遗体千万不要火化。火化是浪费,对社会无益。

他愿意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身体,奉献给学术,奉献给未来的教育事业。

当时,青岛医学院急需尸体标本供教学使用,束星北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希望自己的遗骸能成为宝贵的骨骼标本,供后人解剖研究。

他甚至调侃自己,年逾七十,头脑却依然清晰灵活,毫不逊色于二三十岁年轻人的脑力,理应成为医学研究的一部分。

结果,束星北的遗愿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落实。

1983年10月30日凌晨3时,这位在科学道路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伟大人物,悄然与世长辞。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医学学院的领导更替和管理上的疏忽,束星北捐赠遗体的请求被搁置一旁,甚至没有人真正关注这一遗嘱。

半年后,当有人偶然发现时,早已无人照料的遗体,早已腐烂不堪,面目全非。

最终,束星北的遗骸仅仅草草埋葬,遗忘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

1991年,束星北的故乡两位老同志来到青岛医学院,意图征集与束星北相关的历史资料,顺便凭吊这位学术巨匠的遗容。

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束星北的墓地。

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束星北的墓地竟然位于医学院宿舍区的一个小运动场地,双杠的脚下。

曾经为国家、为民族贡献一生的束星北,竟然在逝后,遭遇如此冷漠与不公。

《束星北档案》一经问世,束星北的事迹重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那些曾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受教的学生们,纷纷心怀敬意,提出要为他举行迁坟仪式,将他埋葬在青岛的名人园里,安放在他的塑像下,以悼念和怀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然而,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跑了多个单位,依然无果。

之后,部分人打算以民间的方式来完成这件事,却悲哀地发现,束星北的墓地早已不见踪影,遗体也早已无处可寻。

1995年,为了纪念束星北教授为国家和科学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青岛市委、市政府竖立了一座二米多高的铜像,伫立在鱼山路26号的大院内。

铜像的底座铭刻着简洁的碑文,诉说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生平的点滴。

也许时光会逐渐模糊记忆的边缘,但对于束星北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那个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持科学理想的人,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自1955年至1978年,长达23年的时间里,束星北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几乎被完全剥夺,才华与抱负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埋没,成为中国科技历史中的一大憾事。

这段历史,是束星北个人命运的悲歌,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遭遇的普遍命运。

如今,时光荏苒,我们回望束星北的一生,特别是他所遭遇的那段艰难岁月,深感唏嘘。

历史给予我们的是反思的空间。

在任何时代,我们都应当铭记知识与科学的珍贵,珍视每一位为国家、为社会献身的科学工作者。

只有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才能真正避免重蹈覆辙。

参考资料:物理学家束星北先生的坎坷一生 —纪念束星北诞辰 110 周年

王洪鹏 于鑫

大学者束星北方朔

45 阅读:9912
评论列表
  • 2024-11-17 11:03

    建国初期就是靠着这些为数不多的爱国科学家,民族的脊梁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出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在他们的基础上,我们的国家才能慢慢强大起来!致敬!

  • 2024-11-17 20:26

    真正的伟人,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脊梁!

  • 2024-11-17 21:04

    国家应当立法对重要科学家进行保护,谁破坏,谁就是破坏国家的科技发展,应当去坐牢。

  • 2024-11-18 11:53

    老前辈游学为了报效祖国[点赞][点赞]

  • 2024-11-20 15:35

    90年代葬回老家头桥镇安帖村了

  • 2024-11-18 09:05

    瞎编

  • 2024-11-18 13:50

    这图片不是李政道吗[滑稽笑]

  • 2024-11-23 11:09

    致敬科技先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