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初,毛主席鉴于当时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个富有深意的倡议——开展一个“实事求是年”。
这一倡议旨在强调实践探索与真实情况的重要性,鼓励全党上下深入实际,求真务实。
随后,在八届九中全会上,毛主席正式向全党发出了明确的号召:
他强调,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国家发展的脉搏,解决各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高层领导干部应当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深入到全国各地的基层一线去。
毛主席要求,领导干部们要全面调查了解农业、工业、军队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开展情况。
不仅要关注取得的成就,更要深入剖析当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61年3月,贺龙和罗荣桓也开始开展自己的工作,当时他们视察的对象是我国的舟山舰队。
当时负责舟山舰队的是陶勇。
为了能够圆满完成那次视察接待任务,在贺龙和罗荣桓到来之前,陶勇做了详细周到的安排,还亲自审定了视察调研计划。
视察工作第一天,一切顺利。
这一天,陶勇不仅亲自接待了领导们,还向他们就舟山舰队发展及军事训练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之后,陶勇又带着两位老将军登岛观摩,实地考察。一天行程下来,贺龙和罗荣桓都比较满意。
原本陶勇计划第二日继续带着两位中央领导登岛视察,谁知第二日天气突变,风浪甚大,不具备登岛条件。
为了安全起见,只好取消了登岛计划。正好当时舟山舰队的文艺团,排练好了几个节目。趁此机会,陶勇想让领导给一提意见。
但就在观看文艺节目期间,因陶勇的一个不当的回答,直接惹怒了贺龙,遭到了严厉的批评。
“拼命三郎”陶勇陶勇,原名张道庸,1913年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今属六安市叶集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陶勇自幼便目睹了社会的各种乱象,这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改变现状的决心。
青少年时期,他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参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逐渐形成了坚定的革命信念。
1931年,18岁的陶勇心怀着光辉梦想,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征程。
陶勇作战勇猛,每次战斗都一马当先,把上衣一撂,马刀一挥,回头对着战士们大叫一声道:“同志们,跟我往前冲!”
1940年黄桥决战时,陶勇是粟裕的部下,粟裕远远地看见陶勇举着马刀,冲向敌人的阵营,英勇之气威风凛凛。
粟裕看在眼里,激动在心里,不禁喃喃自语道:“好一个拼命三郎”。
解放战争时期,陶勇的表现同样出色。
淮海战役时期,陶勇担任了华野第四纵队的司令员,肩负着重要的指挥责任。
战斗一打响,他身先士卒率领两万名解放军战士,在兄弟部队的全力配合下,向黄百韬兵团发起了最后的歼灭战。
此次战役持续了65天,他率部歼灭了敌军七万余人,俘虏了五万余名国军士兵,以及多达16名的高级军官,其中包括一位敌军的少将师长。
这样的战绩令人震惊,也充分证明了陶勇的临危不乱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更为震撼的是,1949年1月10日,在他的带领下,其部成功俘获了国军的重要指挥官杜聿明。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美国等外部势力的挑衅和威胁,为了捍卫国家的尊严和主权,我国毅然决定入朝作战。
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尊严的战斗中,陶勇再次当仁不让,被派往朝鲜战场,担任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在入朝作战前夕,朱德总司令特地召见了陶勇。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朱德对陶勇的英勇事迹和卓越才能早有耳闻。
当两人见面时,朱德紧紧握着陶勇的手,高兴地说道:“好哇,你就是陶勇,久闻你的大名了!”
言语之间,朱德对陶勇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1950年11月,陶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兼政委的身份,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第二、第五次战役。
在朝鲜战场上,陶勇和他的部队再次展现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强大的战斗力。
在指挥志愿军第9兵团于东线作战的过程中,陶勇作战时果断机智,能够迅速捕捉战场上的瞬息万变,机动灵活地调整战术策略。
在他的精心指挥下,志愿军第9兵团成功取得了第二次战役的最后胜利,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主席听闻捷报后,特地致电彭德怀和第9兵团,高度赞美道:“你们在极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抗美援朝结束后,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不仅是对他多年来为革命战争和海军建设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陶勇个人生涯的最高光的时刻。
此后,他继续担任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为海军的全面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积极参与制定海军发展战略和规划,推动海军现代化建设进程。在他的领导下,海军的作战能力、后勤保障和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陶勇在后期的工作中,也难免会有所失误。
其中一件,便发生在1961年贺龙和罗荣桓视察舟山舰队期间,以致于惹得贺龙十分生气。
贺龙批评陶勇话说,在视察的第二天,因为天气原因贺龙等人没有登岛视察,而是一起观看了文艺团的节目表演。
看完表演后,贺龙和罗荣桓均给予了文艺团高度的赞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听完两位老将军的发言后,陶勇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了欣慰而满意的笑容。
那时贺龙看着微笑的陶勇,忽然问道:“你们编排的这台文艺节目,给部队官兵演出过吗?反响如何?”。
听到贺龙的问话,陶勇先是一愣,不知如何回答。
因为他根本没有跟踪过这些节目的演出情况,更不知道节目演出后的官兵们的态度了。
陶勇只好将目光看向了文艺团的演员们,其中一演员回答道,给部队们演出过,至于反响如何,没有当面询问过。
听到演员的回答后,陶勇接过话茬,直接回答道:“官兵们的反响还是很好的,大家对目前的部队文化生活很满意!”
谁知正是这一回答,直接惹怒了贺龙,贺龙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定定地望着陶勇,当着罗荣桓和参加座谈会的演员们的面,直接怒斥道:
“你这是胡扯蛋!刚才问你有没有给部队演出过,你没有回答,反而看向旁边的演员,很显然,你根本就没有到部队调研过。”
要知道,贺龙、罗荣桓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落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很明显陶勇的做法就没有实事求是。
听了贺龙的批评,陶勇一下子脸红了起来,羞愧的低下了头。
眼见陶勇认识到了错误了,贺龙开始缓和了语气,语重心长地教诲道:
“我们这一次来你们舟山舰队调研,是带着任务来的。毛主席要求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把基层部队的一些实际困难找出来,想一想解决的办法。”
也正是听了贺龙的这一意见,此后的日子里,陶勇一直将“实事求是”四个字牢记心间。
并时常走向基层,时时刻刻关注着基层的生活和困难,第一时间解决了团队里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赢得了全队人员的赞誉。
1967年1月21日,正值陶勇54岁生日之际,他却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
这一消息传开后,全军上下无不悲痛惋惜。陶勇的离世,不仅是对海军建设的一大损失,也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大损失。
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老一代革命家,和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先贤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读者们,关于“开国中将陶勇的故事”,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贺龙、罗荣桓1961年是两将军衔?海军什么时候成立了过舟山舰队?似乎只有海军舟山基地隶属于东海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