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时砂琉璃X降噪真无线耳机体验-TDSREVIEW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4-06-06 02:57:12

ROSE TECHNICS Ceramics X ANC TWS - TDS REVIEW

ローズ Ceramics X ノイズキャンセリング完全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https://www.zhihu.com/tardis/bd/art/683194111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ROSE TECHNICS Ceramics X: V (Excellent)

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 | TDS ANC Pyramid:

ROSE TECHNICS Ceramics X: In-Ear Fine Level

这是弱水时砂 ROSE TECHNICS(ROSESELSA)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十一个产品。

弱水的 TWS 产品长期以来是琉璃系列和 Earfree 系列并立的状态,上一代琉璃我个人并没有长时间使用过,但是 Earfree-i 3 的声音表现确实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只是似乎自从上市以来供货就不太稳定。近期 Earfree-i 5 的前期消息也被陆续公布了,更早换代的琉璃 X 大概供货也能稳定了吧…… 所以这也是时候来聊聊它了。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琉璃 X 的包装相对比较简单,采用的是一次性的纸拉条开封设计,包装整体非常小巧,配件采用了分格设计。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介绍的点了。耳机腔体上有防止跑电的绝缘贴,这点好评。

内部配件包括四对硅胶耳套以及一根 USB-C to USB-A 充电短线。琉璃 X 附带的耳套依然是相对较矮的类型,开口适中。整体的软硬程度基本相当于哥套。弱水也给琉璃 X 专门设计了海绵耳套 Super NC 200 来搭配,有着更好的被动隔音性能,不过这个就需要额外购买了,对于综合降噪效果有较高需求的可以考虑搭配。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琉璃 X 共有三种配色可选,分别是珍珠白、星空银以及本文主角暗夜灰。珍珠白配色的盒内搭配了非常浅的天蓝色,而星空银和暗夜灰的盒内是基本一致的深灰色。我手上的暗夜灰版本实际观感是一种比深空灰灰度更高的状态。

充电盒的体积基本上与 AirPods Pro 的相当,只是造型上会更加圆润一些。表面光亮,能够看到一层闪粉材质。盒盖出能够看到合模线,受限于价位可以理解,其他方面做工的一致性还是不错的。USB-C 口和磨砂表面的配对按键位于底部,按键手感较软但是键程较长。盒盖可以轻松地单手开合,且磁吸力度合适。只是在盖子开到底之后会缺一点确认感。

耳机本体趴在盒内,磁吸力度尚可但是放入时优势还是需要手动调整一下,取出难度不高,放置位置也合乎逻辑。

琉璃 X 的耳机形态是典型的无柄状结构 buds 形态。体积相对小巧,表面为磨砂材质,腔体内侧针对于耳道口和耳甲腔的造型有一定的结构调整,贴合性相对还是不错的。得益于小巧的设计,大多数人佩戴琉璃 X 时都很难让外壳顶到耳甲艇位置,整体的舒适程度还是不错的。佩戴好之后稳定性良好,常规运动场景基本上很难甩掉。

琉璃 X 尽管使用了较矮的耳套,但是实际上的入耳深度与常规入耳式耳机基本相当,所以导管的粗细对于佩戴影响也就相对重要一些。好在,导管基座附近做了结构优化,是一个椭圆形,并不会对于大多数人造成佩戴上的影响。

琉璃 X 支持 IP54 级别防尘防泼溅,应对小雨天气和运动汗水,没有什么问题。

腔体表面的可见开孔共有三处。面板底部的开孔用于 LED 灯的安放和麦克风收音,内侧有麦克风开孔,导管基座附近还有溢出开孔。耳机没有明显的气压平衡问题,在同等体积的 TWS 中属于被动隔音性能还不错的等级。

操作与软件端功能 | Control & APP

琉璃 X 的各项机身操作全部依靠面板上的触控识别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于单击、双击、三击、四击以及长按动作的识别。默认长按定义为降噪模式切换,单击为音量调节,双击为播放控制,三击为切歌。在 app 中可以进行操作的自定义(仅限单击、双击与三击操作)。耳机上没有佩戴识别传感器,这点需要注意。

操作的误触率并不算高,由于结构设计,一般情况下摘戴耳机收拾不会碰到面板的,且单击默认设置为音量调节,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误触的影响。语音提示的音量适中,操作反馈有提示音。识别的效率尚可,基本上反应速度还是不错的,很少出现识别错误。

ROSELINK app 也得到了升级,跟 Earfree-i 3 刚发布的时期相比,现在它的界面设计会更加合理,功能也完善不少。

在 app 段能够实现的除了操作自定义、降噪和声音模式切换以外,还提供了游戏模式、双设备连接和 LDAC 的开关。没有广告,没有多余功能,这点做得还是挺好的。唯一有点奇怪的是进入多设备管理页面需要断开连接,这个倒是与其他家的逻辑不太一样。

降噪/通透/通话 | ANC, Transparecy & Call

弱水宣称琉璃 X 的降噪深度可以达到 55dB,有效频宽 4000Hz。默认有四个降噪档位——正常(降噪关)、通透、风噪以及深度降噪。实际的感知上,琉璃 X 的降噪深度和频宽覆盖相较于 Earfree-i 3 来说有着非常显著的提升。深度降噪模式下降噪深度表现在这个价位属于第一梯队表现,对于中低频段的机械噪音有着明显的削弱。降噪的频宽覆盖上,基本能够做到将人声中低音的所在频段实现比较明显的降低。虽然与 Skyline Level 诸型号还有差距,但是在两百元档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结合不错的被动隔音能力,综合降噪效果可用性还是比较高的。

不过需要注意,深度降噪档位的风噪还是有一定感知的,所以弱水也单独放了一个抗风噪档位。在抗风噪档位下,降噪深度会有着明显的减弱,但是正面和侧面吹来的风对于听音的影响已经降到了很低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启深度降噪或是抗风噪的状态下,耳压感都控制得相当好,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通透模式下,外界环境音的音量并不会特别大,在中高频的衰减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使得交流时的可用性不算很出色。不过总体的自然度还不错,不会有特别突出某个频段的问题存在。这个状态下的风噪感知也是有的。如果 Earfree-i 5 上能够对于通透模式有所优化,那就再好不过了。

通话能力方面,琉璃 X 搭载了歌尔四麦克风并支持 AI 通话降噪。实际表现,在运营商网络通话过程中的清晰度还是不错的,在嘈杂环境中的降噪算法引入也比较明显,会适当影响到语音主体的连贯性。在 buds 形态的 TWS 中,琉璃 X 的通话综合表现属于中上。补充一点,风噪对于通话降噪也确实有可感知的影响。

综合来看,尽管售价并不贵,琉璃 X 的降噪深度和频宽实际感知是超出这价位的普遍水准的,且耳压感控制得不错,对于这价位的主要受众——或许是第一次使用降噪 TWS 的人群来说相对友好。通透模式还有优化空间,抗风噪开启后表现不错。琉璃 X 可以拿到 TDS 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的 In-Ear Fine Level 且在 Fine Level 中并不靠后,进步相较于自家过往产品相当明显。

信号与续航 | Connection & Battery

信号稳定性方面,作为搭载 LDAC 的最便宜的入耳 TWS 产品之一,琉璃 X 在 LDAC 环境仅在隔墙+音质优先的状态下偶尔会出现断连问题。在信号优先/最佳效果模式连接标准测试设备 Xperia 5 III 的状态下,进行信号稳定性测试,它在 WLAN 开启或关闭的情况下卡顿丢包情况都比较少。距离三米且隔承重墙的状态下也不会有卡顿的明显增加。在音质优先模式下,WLAN 开启和遮挡带来的丢包问题开始出现。无遮挡状态下五米左右或是距离三米且隔承重墙的状态下,卡顿和丢包开始影响到听音。短距离信号密集区域亦然。不过信号非密集区域、关闭 WLAN 且手机就在身边的状态下,稳定性还是可以满足使用的。通勤途中建议“最佳效果”模式。两种码率规格下的声音主观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可以放心。

延迟方面,在默认的状态下以 LDAC 编解码器信号优先连接 Xperia 5 III,进行流媒体视频和本地视频观看,它的延迟大概控制在正常语速多半个字的程度。游戏模式开启后,与 LDAC 的存在不冲突,此时延迟会控制在正常语速少半个字。官方宣称游戏模式下的延迟可以控制在 54ms,实际感知上来说至少确实可以用于一部分 FPS 游戏的听音使用了。

双设备连接也是支持的,在 app 端有专门的开关。

续航方面,官方宣称琉璃 X 可以实现单次续航 9h、结合充电盒一共 40h 的长续航(50%音量、AAC、ANC OFF 下单次 10h)。相较于上一代琉璃,提升明显。它也支持充电10分钟续航2小时的快速补电功能。

个人经过标准流程测试下来,开启主动降噪不开启游戏模式,以 AAC 编解码器连接 Sony Xperia 5 III,以50%音量连续播放流媒体音乐(Apple Music Lossless)、播客节目(小宇宙),仅耳机续航为7小时44分钟,关闭主动降噪后为9小时38分钟,基本官方描述标称值。

扬声器、编解码器与声音模式 | Driver, Codec & Sound Modes

琉璃 X 搭载了碳纳米管振膜双磁路动圈单元 HR1,有着 1.5T 的高磁通量。加上 Cadence HiFi 5 DSP 的算力提升以及独立的耳放模块,基于等响曲线调音补偿,对于声音表现有不错的硬件支持。支持的编解码器包括 SBC、mSBC、AAC 以及 LDAC。作为定价在两百元档的产品,给了 LDAC 且稳定性可用,这点好评。

在 ROSELINK app 上,可以在三种声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尽管没有自定义的均衡器,但是声音模式之间的差别也是可以感知的。

POP 模式下,相较于默认的 HiFi 模式会有着明显的氛围感加强,人声的低音部分有着明显的厚度提升。齿音有所削弱。高频的尖峰有所降低,中高频的能量也不会像 HiFi 模式下那样突出。

Rock 模式下,相较于默认的 HiFi 模式变化不像 POP 模式那样明显。主要的变化体现在更加 V-shape,人声尤其是中高音的突出程度有所降低,齿音同样也不会那么明显。总体的能量分布不会有很明显变化。耐听程度是要比 HiFi 状态下高一些的。

主观上我个人的喜好程度是 HiFi 模式 ≈ Rock 模式 > POP 模式。关于 HiFi 模式具体是怎样的表现,下面的声音主观描述开始。将基于默认原始硅胶耳套、LDAC 编解码器、HiFi 声音模式、关闭降噪与游戏模式的状态下进行。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适中略偏多一点,有着比较突出的厚度和一定的饱满度,弹性和下潜都不错。收放速度适中,收得相对比较干净。氛围烘托的晕染程度有所控制,也不会出现过分浓郁的情况。琉璃 X 的中低频是比较扎实、有存在感的,能量凝聚感强。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稍有前倾。

中频,人声的距离较近,但是并非贴脸,是处在一个较近但是合理的位置上。口型稍大一点,精致程度在同价位显得相对高。对于人声的质感表现略重视于线条刻画,保留了一定程度的颗粒感,这使得琉璃 X 对于粗厚声线的兼容性较高,不会出现质感缺乏。男女声之间的偏向性不算明显,适合的声线类型也相对比较广,不过对于录音质量有一定要求。音色渲染的程度不高,仅在上盘有轻微调整。喉音的位置基本正确,气声比例稍高一点,换气等细节会有一定的突出,齿音有一定的感知。人声饱满程度较高,通透程度尚可,不会有闷感。

乐器方面,对于质感和线条的平衡相对较好。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都是走的较为扎实、拉拨弦细节量适当但不会过分突出的路线。大提琴的形体感在这个价位表现优秀,不会明显发干,足够扎实,不过会在空间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铜管类的气势感稍有突出,需要亮感的小号等有着合适的亮度表现。木管类的空气感不会很突出,总体较为扎实。乐器的泛音比较充沛,但不会过于突出,有得到一定的控制,自然程度还不错。打击乐器中,Kick 较为突出、吸引注意力,Snare 的弹性较强,收放速度适中。镲片的亮度足够,但是精致程度还有提升空间,稍微有一点刺激感。

高频的亮度适中,相较于很多这价位的 TWS 入耳耳机来说,高频表现都是更加出色的。大体上的平滑程度尚可,有轻度的尖峰突出。极高频的延伸能力在同价位领先,不会有过早的滚降,滚降速度不过快。

声场大小不会很局促,横纵都有一定距离,只是相对贴近的贝斯、Kick 以及部分人声会造成一种信息量在耳边有所堆积的感觉,实际上它的空间还是有一些弥散感的。“高度感”表现中规中矩,只是不会过于平面化。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不错,同时没有缺失掉整体感。解析能力同价位第一档,有轻度的“解析感”突出。动态良好,瞬态适中。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在 HiFi 或者 Rock 模式下的琉璃 X 是一个适合大部分流行细分类别和泛电子类的状态,Rock 模式额外会对于一部分摇滚、J-Pop 和 anisong 的适应性有所提升。HiFi 模式的部分非重型金属以及嘻哈、民谣表现也是三个模式中表现最好的。Acoustic 产物中,琉璃 X 对于小编制器乐的表现在这个价位基本上做到了无出其右的水平。Rock 模式或者 POP 模式下也可以听一些爵士。

总体上来说,琉璃 X 相较于上代的提升非常明显,能够感知到单元的提升和 DSP 的优化以及 LDAC 给这个价位的声音上限进行了拔高。有着出色的声音表现和不错的降噪,如果能够优化一下通透模式表现、进一步提升细节,它的潜力不止于两百余元的价位。这也让我进一步期待柄状 pods 形态的 Earfree-i 5 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相较于 i3,我会首先希望信号稳定性能够优化得更好。那就等上市后咱们再来看。琉璃 X 本身已经是一个值得优先考虑的选择了——尤其是小耳廓人群。

KingTsui, TDS Studio.

June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