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兄弟的对冲投资

南莲看情 2024-09-21 02:07:34

司马朗带着族人离开温县三年后,才又踏上家乡的土地。司马家族人口众多,单就司马朗就有弟兄八个。除了司马朗,还有司马懿、司马孚等七个弟弟。因为他们的字都有一个达,当时人称这八兄弟为“司马八达”。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时人之间喜欢起名号,互相标榜。一方面可以迅速传播名声,另一方面则可以凭借名声迅速捞取政治资本。那个时候,还不是科举取士,名声对于进取之路非常重要。曹操就曾拜访许劭,求得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非常开心。

回到温县不久,凭借自己的名声和父亲的关系,司马朗和弟弟们都当上了官。司马朗成了曹操的幕僚,但是他极力避免踏入政治漩涡中,一心只求为百姓谋福利。后来随军攻打东吴时,身染沉疴,患病不幸去世。“司马八达”的老四到老八,能力平平,没什么建树,老二司马懿和老三司马孚则给后人留下了惊天的故事。

公元201年,曹操想征召司马懿做自己的幕僚,但是司马懿称自己有病给拒绝了。史书上说,司马懿拒绝曹操,是因为“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要真是这样,那么司马懿倒是个大宗大义的人,但我们从他的一生过往来看,他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其实司马懿拒绝曹操很简单,就是曹操的实力还没成熟。虽然当时的曹操,已经是中原一霸,又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然而北方的袁绍仍然当时是最强大的势力,占领的冀州广大地盘,人口众多。并且就要跟曹操在官渡打起来了。

后来,在曹操收拾了袁绍的势力之后,司马懿果断出山。“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史书虽说他是被迫,但这绝对不是实情。因为同时代的胡昭——司马懿的至交好友,曹操也是屡次请他出来做官,但他直到89岁去世也未曾涉足官场。司马懿就是判断在曹操是天下最强霸主,再没有人能威胁到他了之后,加入了曹操阵营。

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魏公,魏国基本就是原来袁绍的那一块地盘,面积非常大。之后曹操晋爵魏王,成为东汉以来,第一个非刘氏合法藩王。

司马懿虽然加入了曹操的阵营,但是他是在曹操基本平定北方之后才进入的。虽然也做过一些出谋划策的事,但是那些基本都是顺势而为,根本不关键。再加上他没有一点军功,要想跟那些战火堆里走出来的人拼功劳,想要仕途上升可知多艰难。

但是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都觊觎世子之位。谁能当上世子,谁就能继承魏国。二位明争暗斗,网罗幕僚,这为司马家兄弟提供了绝好机会。

机会虽然来了,但是具体选择谁可就不那么简单了,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而且失败的一方很可能将来被处死。到底谁最终会成为魏国世子呢,这着实难住了司马兄弟。

从当时的情况看,概率各有五成。不赌没出路,赌的话有风险。最终司马懿决定跟三弟司马孚联手,采用相对稳健的做法,做对冲投资——一人押一个。

司马懿押注在曹丕身上,他和曹丕越走越近,不出几年就成了他的心腹;而司马孚则押注在曹植身上。虽然如此,这样到时候最多只能有一人起势,闹不好可能会有一位随着失败而死去,哪样岂不是太亏?

公元217年,曹丕设计把曹植灌醉,曹植耍起酒疯,竟私自打开皇宫司马门,更在专供皇帝行走的御道上酒驾马车。曹植这种不检点行为,彻底激怒了曹操,由此而逐渐失宠。曹丕则越来越有希望获得世子之位。

身为曹植幕僚的司马孚处境艰难。他想转投曹丕,又怕背上背叛的骂名。他竟然找出了通过谩骂曹植而脱身的办法,简直是天才一样的设想。他不断当着世人的面指责曹植的行为举止,不分场合口无遮拦的谩骂。

不但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忠臣的形象,而且也为脱离曹植营造了氛围。其实,身为幕僚,要为主子出力,何必在大庭广众之下谩骂,悄悄进言不就好了?

另一边,司马懿不断给曹丕进言,“我三弟给临淄侯做幕僚可是被逼无奈,他看临淄侯一百个不顺眼,常跟我抱怨要辞官。”

曹丕这么聪明的人,能听不懂?“你弟这事,我明白。”

长达十几年的世子之争,最终以曹丕胜出而告终。司马孚也得以从曹植处辞官,转做曹丕幕僚。

那些追随曹植的幕僚,随着他的落败,大多结局凄惨。杨修——电视剧里面解析一盒酥的那位才华横溢的谋士,也被曹操诛杀。野史认为杨修的死,是因为曹操嫉妒其才华,乃是是无稽之谈,根本原因在于他在世子之争中站错队,加上影响很大,为了替世子曹丕扫清继承的障碍,曹操才将他处死的。

司马兄弟在这局谋划中精诚团结,布局完美,但是谁能想到几十年后,同是司马家的兄弟竟然会互相厮杀起来呢?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