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目前是重灾区,其重灾区在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内卷,大家的压力和妈妈的焦虑。实际上,解决焦虑非常简单,分为两个问题。第一,了解问题的产生原因;第二,了解问题如何解决。然而,现在的两个欠缺恰好都体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如何解决的原因。第一,缺乏知识;第二,缺乏能力。尤其是养育问题孩子,学习相关家庭教育知识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对家长自己的修炼还是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要。
谁缺少这个能力和知识?并非孩子缺少,而是作为养育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家长缺少的是什么?首先,知识欠缺是最好的补充,只要他们了解认知差就可以填平。我们的知识欠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重灾区儿童生理发育知识的欠缺,例如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听觉敏感期和秩序敏感期。许多妈妈并不清楚,没有任何学校专门教这些,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凭经验养大我们,在这个时代有点不适用。例如爬行期的孩子专注力差、听课不认真、写作业磨蹭,学习不透亮,有多少人知道这与爬行有关?
爬行是大脑神经左右交叉和左右脑整合的最佳运动。我询问母亲有多少孩子在4岁前爬够了800个小时,他一岁都走路了还用爬吗?他一定要爬到4岁。甚至我明确告诉大家,40岁时做站立和仰卧的交叉爬行依旧有助于你的工作和学习,提高效率,大脑使用得更好。因此大家知道这些是生理发育的知识欠缺,生理发育一定会影响他的大脑发育和学能。更多知识详情关注公众号:多动娃,获取。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只要了解就能解决第二个心理发育问题。例如有些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非常倔强、执拗和讨厌,为什么孩子进电梯非要他摁,而不是他摁电梯就不坐就要哭闹。这是孩子3岁左右甚至一直延续到5岁的秩序期表现吗?这不仅是问题,甚至是他发育良好的表现。
在秩序期,首先需要尊重他人,其次需要引导他们遵守规则、愿意帮忙、愿意动手、愿意负责任、善于管理自己以及愿意参与的心态。这样做只会增加他们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一旦了解与不了解,就会产生很大区别,不了解会焦虑、想改掉,烦躁。例如叛逆期,大家知道叛逆期至少有三次,第一次叛逆期在2、3岁。
第二个问题是7岁的孩子已经开始不听你的建议,虽然青春期尚未来临,但是如果他的心理发育非常健康,那么他会与你顶撞,从而有自己的想法。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
第三个欠缺的是大脑发育知识。大家是否很清晰?男性大脑思维更是现行逻辑性的第一个问题,发生什么事情以及造成什么原因。但是女性的大脑思维是胝体连接左右脑贯通,因此在讲事时一定会有情绪,当你对我口气不好时,这件事我就听不进去了。当你了解儿童大脑发育知识时,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的方式不同。给男孩下指令,一次一个循序渐进,直到6到9岁才能增加到三个。你要这样帮助他,这并非他的蠢笨,也不是他的不听话,而是大脑发育的特征会让他在后面有非常强劲的动力。我们常说男孩后劲足,因为他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特别好。女孩儿的后劲特别表现在语言的理解和复述上,她与说话早表达好听指令也好。
这就是区别,而这三类知识欠缺最好解决。4岁前爬够800个小时,7大类动作中的第一类是爬行,有6、7个动作,一直适合做到你们家的奶奶外婆,非常简单。第二个重灾区是无知,这件事情相当复杂,涉及到家庭教育方面。问题并非出在孩子长不大、不健康和优秀的情况下,而是过后需要承担较大代价。例如,现在0、6、7项感觉统合发育最好的时间是在摸爬滚打、捡树棍、跳水坑中就能完成的事情。然而,现在小时候奶奶不让动、摸,奶奶过度限制养育,使孩子没有充分发育。
你6岁或者7岁时需要学习什么?在7岁专注力飞速提高期时,我们应该将7项感觉加5项专注力一起提升,否则他的阅读能力和听课能力一定会出现问题。因此养育是责任不能推脱,如果现在拿回来,我们只需要还债还钱,认清利息就可以了。培养孩子更是一种能力,他需要什么能力?
第一,需要时间规划能力。妈妈们是否清楚0到18岁每个阶段该做什么?我们总讲教育不能离开规划,规划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是什么时间,第二是做什么?第三点是,一旦解决这三个问题,你就不会在一个时间内做无用的事情或者错误的事情。即使这件事情正确,即使两个人相爱,它发生在错误的时间也不被伦理和道德所接受,它一定会付出代价。印度狼孩大家都知道,他被人类发现救出来都十多岁了,早就错过了语言关键期,但是狼孩其实是个智力正常的孩子,直到他去世,会说的词语也不多。
我们陪伴大家一起走过时间规划的能力,明确从敏感期到能力培养期,各阶段做什么有用,做什么效率最高,我来教大家安心。剩下的几个能力就很高级了。
第一,在养育过程中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占据首位,也就是说,你是否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即使你今天对任何知识都不了解,如果情绪稳定,那么你的孩子将极具福气。
第二,沟通能力更高级。首先情绪稳定是孩子的福气,在情绪稳定的基础上,父母知道如何把话说到孩子心里。杀人莫过诛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且了得你的孩子将来必然是沟通高手。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人与人之间相距越来越远的时候,谁能够把话说得有情有理,谁必将是下一个时代的王者。父母需要带头,你每天责骂、抱怨,我不相信你的孩子能模仿出沟通能力。
第三,第三是共情能力。很多妈妈告诉我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只是懒惰。白天你们在工作,打卡完成任务,上午完成就是下午,今晚回家,进门之后我询问你们动力有多足,洗完手之后坐下来继续工作,你们不可能这样做。你想象一下,老子上了一天班,现在有资格休息。我们的孩子从6岁、7岁进校门一直到18岁,12年的时间,他们早上起得比你早,晚上回来比你晚,他们洗完手之后继续坐下来,学习还要充满动力,这是他们的个性。如果你有共情能力,那么请不要说话过于难听,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要说他懒惰,越说他越反感你,破坏情感。当妈妈有共情能力时,一旦你知道晚上下班不工作,就会表示你好懒惰,这些问题都是能力上的要求。我们观察孩子的能力规划是一个全局观,他的成长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第一个维度是遗传天赋,其中与基因相关的内容占比为6成,占60%,平均孩子占70或者80。因此你们家的孩子如同他的姥爷或者二舅随根,有句老话是有的家族代代都自私,不能要求鱼变成猴上树,也不能要求猴变成鱼下水。这部分我们称之为接受和尊重,这部分是否有上帝留给的机会?除了60%的平均数之外,还有40%是流动智力。今天我们的系统学称之为流动智力,流动智力的部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改变。
第一运动,第二游戏,第三阅读,这三种方式。斯坦福大学明确将研究报告发布给全世界的脑科学家。我们暂时搁置这部分,你知道概念了。接下来我们看三号,能力素质。能力包括身体协调性、语言表达等方面。你最关心的学能,学习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学习能力中专注力是基础,没有专注力如何谈论学习。专注力还包括听、说、读、写4项学能,这就是能力和素养。
他的原则并非接受和尊重,接受和尊重是我尊重你原来的模样,你随你父亲,然而能力并非我接受你原来的模样。自行车只要练习就一定会跳绳,只要找名师点拨就一定会练习。因此这件事要趁早练习。这是父母的责任。我再次明确遗传部分,我们不讨论遗传问题。父母各占一半,八辈祖宗都牵扯上了,但能力部分一定是父母的责任。
一个孩子表达能力不强,说话语言逻辑能力差,无法逃脱家庭养育环境。大人不需要你开口,饭和水就能递上来。他永远没有练习表达能力的机会,没有机会因为饥饿想吃饭或因为天气热渴想喝饭。奶奶,我可以吃西瓜吗?他没有能力和机会练习。例如一个孩子表达能力差,这是一种可能。另外,家里大人说话没有逻辑、层次和条理,孩子最好的学习模式就是模仿。因此,你看到了吗?能力部分是家长有力可为、有利可图、使劲管用的,天赋部分你使劲不管用,你希望他是郎朗,但是他没有绝对听力和绝对音准。这部分几乎全与家庭、父母和你的培养有关。
中间两侧的拱顶,拱桥撑起的中间的桥顶是什么?这是性格习惯。孩子在12岁之前强调能力,从小到大,是否有男生在初二逆袭?他们之前可能没有你学习好,但是之前可能比你运动、思考、涉猎面广,他们的能力并不差。能力才是逆袭,没有能力就无法谈论逆袭。
第一,成绩和能力都与一生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关注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重塑人生。大家认为哪个更重要?能力重要还是性格习惯重要?你一定认为性格习惯非常重要,人生命运。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性格习惯需要塑造和坚持。你看到塑造和坚持两个字,你认为它简单吗?为什么不那么容易?或者我不建议大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那里,因为不是由你一个人决定。性格里面有没有遗传的部分,有的叫人格特质,人格部分在5周岁以前固定几乎不可改变,与遗传有相当关系。
第二,性格和习惯养成不仅依靠母亲,还依靠环境和系统工程。例如,教育孩子骑自行车,虽然全家不教育,但是却有益于养成好习惯。如果教育全家不配合,例如吃饭、看电视、喂饭、自己穿衣服、收书包等,只要有家人替他做,他就不会做,这是被惯坏的行为或者自理能力减弱。
这是蜜不成做醋,他一口就酸。性格习惯的塑造依赖系统工程,你真的能摆平他的奶奶、外婆和亲妈吗?别喂饭有用吗?这事情虽然非常重要,但是难度很大。
成长不可逆,如果三个月就可以提升能力,不要用8年慢慢去完成那些事情,还可以解决你家的爷爷奶奶,遵守关键期。大家不要忘记,他的听觉、视觉、触觉都有各自的敏感期,不要拖拖拉拉,关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以免错过敏感期。什么是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在这个时间段内,可能在这6个月或者一年内完成这件事情的效果是10倍,最好的结果是水乳相容,如鱼得水。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像窗户关闭一样。你再想做这件事情,再想磨耳朵,40岁磨耳朵和4岁磨耳朵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事不要犯糊涂、纠结、较真,我们要聪明一点。
第二是策略。即我们的遗传天赋、能力部分和性格习惯部分,这三部分中哪个效率最高?你如何选择策略?智慧并非指你拥有更多资源,而是我拥有更少资源。在智慧的同样情况下,我知道做出最优选择。最优选择是帐篷效应,马戏团的帐篷并非盖高楼大厦,而是要迅速建立起来。它从来都是中间的一根立柱撑起最高点,然后搭建帆布,用脚固定一个大空间。
人生也是如此,找到一个突破口,你将一个杆子立起来,整个人精气神都提起来了,我们称之为纲举目张,一张散乱的渔网将总纲提溜起来,木张渔网清清爽爽,不会乱成一团。你只有这么多时间,他也只有这么多时间,你不能再浪费口舌,不能把它拿刀削一遍。你找哪个突破点?考察你的智慧,我给你建议,就是能力。我认为能力是家里所有人都能够发挥的作用,无论是带他跳绳、拍球还是爬行,都是有效的方式。这个逻辑是否可以接受?抓住突破点,人生的改善从未全面,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要从一个点开始,就能有进步和改观,并且增强自我效能感。一旦提升,我就会自信和动力张扬,我还想再有一点进步,事情才能改变。你告诉他,你有8项不是很好,我彻底不做了,千头万绪,无从做起。不要给孩子制造改变的障碍,也不要给自己制造教育和培养的焦虑。能力决定态度非常微妙,当你做对事时,孩子的能力提升,态度随之改变,能力影响态度、表现,甚至能力都可以决定态度。更多知识详情关注公众号:多动娃,获取。
如果孩子能力强,并且擅长讲课,孩子就学习演讲和辩论,那么孩子更愿意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如果孩子表达能力差、说话结巴,那么孩子就不会做这件事。孩子会觉得:我的能力弱,我都有羞耻心和荣誉感,我不想展现自己不好的一面被别人笑话,我就会退缩,越不练越差。就像那些整形的小姐姐,本身其实长相也比较清秀,进而想变得更好看。
孩子找到突破点,改变能力才能积极态度,没有能力的孩子谈不上动力,永远没有态度。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请大家记住。习得性无助是用小狗做实验,当小狗被关在笼子里不断电击时,它永远逃不出去,最后它放弃了笼门,打开它都不走了。孩子一次次的挫败,你不知道帮他提高能力,他永远都是失败和不好,最后他说不做了,妈妈我就是笨。
改变能力效果最好总结为能力对性格的影响。一旦孩子拥有自我效能感,自信和动力便会增强。人只有优秀才会更自律,优秀是一种习惯,从能力突破开始,能力习惯培养的关系已经讲清楚。一个孩子没有自理能力,却仍然希望他有自律的习惯,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时间用在哪里?大家是否有答案?首先要树立能力,然后再努力。成长路径首先要提升能力,有了能力,孩子更自信,自我效能感和动力也会提升。如果孩子没有自律、自控和自尊,那么谈何培养一生的好习惯?
大家常见的烦恼有哪些?是这些吗?孩子态度不积极、害羞、胆小、没自信、上课没精神总是蔫儿、不听指令、情绪紧张、专注力不够。有的孩子多动,什么他都动,躁动不安,有的孩子昏昏然,一整天没睡醒,问题出在哪里?这些不是态度问题,而是常见的学能问题取决于能力。
你总认为懒惰是外露精神,马虎大意看错字漏字,这全部都是态度问题,大错特错,全部都是能力问题。12岁以后真正在青春期鼎盛的时候才是态度,他真的不给你做了。在此之前,他先是能力不足。一个孩子在6岁、7岁、8岁的时候,没有人不想表现优秀,让父母、老师和同学夸奖他。当他习得性无助,一直很糟糕,能力不够时,他在青春期后开始破罐子破摔。因此,想解决这些问题,不要再批评他的能力,只会让他更抵触。
以上行为需要解决感觉能力和专注力的不足,这与感觉统合、7项感觉和5项专注力有关。所有的问题我想到都很头疼,你们自己对号入座好吗?家长如何处理?我稍后告诉你具体内容,你记住这一页,早发现、早干预、早排雷。为什么越早越好?如果他的视觉和听觉04发育的很好,就不至于在他7岁写字的时候3写成5,井冈山听成景山,能力是前置的。今天孩子10岁了,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原因是需要加大训练量。本能天生就知道刻意练习是必经之路。
7项基础感觉能力,0到4岁到12岁之前都需要完成,只是0到4是非常自然、效果最好、最轻松,无需专门练习。
专注力是第二层,0到4岁与专注力无关,0到4岁不可以训练专注力,没有感觉统合、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前庭觉、本体觉。如果没有这7项,那么5项专注一定出问题,没有根源。4项学能听说读写和5项专注力,这里讲的是起步时间,5项准主力从4到7岁开始,它一直贯穿到40岁。这并非贯穿到14岁,而是贯穿到40岁。人一生都在练习自己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任务中。一旦你能聚焦自己focus,你的能量就无限爆棚。你知道全神贯注时,你的效率有多高吗。
前期没做好,直到孩子进入小学时,你才发现他们的读写能力不足,听课时无法听懂和坐不住。大家观察专注力问题何时提出最多,幼小衔接和上学后大家才提出专注力问题。你发现了吗?他们永远发现孩子成长总有滞后期。当问题出现时,原因一定在之前一个年龄段,青春期12岁14岁问题出现时,问题与现象出现时原因一定在6到十二六岁,7岁小学一二年级问题出现时打人、和同学闹意见,小霸王一定是3到6岁的问题,一定在前一段找原因,这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现在剖腹产的孩子越来越多,中国是全世界剖腹产出生儿童比例最高的国家。所有剖腹产儿童一定要注意三项,这三项大概率需要干预,并不代表孩子有问题,也不代表孩子不健康。并非孩子有病需要治疗,而是孩子的发展不充分,需要补充、发展并给予刺激。哪三项触觉平衡觉?前庭觉也称为前庭平衡觉,即本体觉。
有些小朋友在幼儿园总是推人、撞人、打自己,这是本体觉。剖腹产的孩子容易出现触觉。
剖腹产的孩子会出现两个明显症状,一种是过度敏感,对他来说,这个东西碰他一下,他会认为你在打他,他的触觉接受信号太脆弱。正如我形容的这种孩子叫外面刮阵风,在他这就地动山摇,事变老大了,他唧唧歪歪的情绪也容易不良。触觉的另一个表现在剖腹产儿童中也非常常见,即迟钝和迟缓。因为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和摩擦,身体最大的器官没有大面积的摩擦和挤压的过程中,它会发生什么?你用力戳它,它也不疼,经常不知道怎么就带伤,这种孩子容易猛擦擦。昏昏然、老佛系,老是慢半拍、慢吞吞,是否会被老师和家长误会成这孩子有点懒、有点磨蹭,甚至有点笨?但是测智商他未必差。
我们不需要指责任何人,也不必为过去而懊恼。目前我们了解到重点加强这三项,特别是触觉和前庭觉相关的本体觉相关的动作,大家只需要大量练习就能够解决问题。专注力有5项,很多人每天都讲专注力,选择性是抗干扰,即你动我不动,你喊我不回头,我就能够定住,我柳下惠牛了。持续性是时长,大家总在乎四五岁就做很久,四五岁5分钟就够了。转换性是快速适应力,你让我做这个我能进去,你让我做我还能进去。
分配性是什么?分配性即一心多用,我可以一边写作业一边听歌,甚至一边讲课,一边了解空调、电脑的情况以及谁在提问,这些都与专注力有关。
再聊聊家长们为孩子那些年给孩子报的班和花的那些钱。委托机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首先机构是否专业?例如我们喜欢蒙氏教育、蒙氏数学和蒙氏幼儿园。蒙氏教师的培养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蒙氏教育的理念非常好,蒙氏老师难得。因此,机构是否专业取决于我们的感统机构是否专业,它是商业机构还是以医学为背景的机构。
我们再看一看,一旦你报班,我问大家有几个人报班,回家还练习。妈妈给你报了英语特长班,回家还带你练英语吗?不用,妈妈都花钱了,都委托给别人了,让更懂英语的人来教你,谁还会回家练英语。花钱图省心省事吗?像感统和专注力,一旦委托给机构,你大概率回家不会做了。我再问下一个问题,委托给机构,你一周去几次?委托给机构,大概率一周不会超过两次,有时候一周一次,周六去一次。把它当成什么?这事我做了,我心安了,大错特错。感觉统合的发育与大脑以及神经对肌肉的连接,大脑之间神经元的连接有关。我们讲一个肌肉记忆,都是48小时到72小时过效,如果48小时到72小时,你不能重复频次巩固它,就相当于没练。
健身房一个月去一次你就不用去了,你是去洗澡的吗?这卡就不用办了,你办这卡大概率是为了安慰自己,我办了个健身卡,一旦委托机构出现问题就是专业性的问题,你不好选择和甄别。第二是你会把自己的责任推出去,你居家就不练了。第三频次不足的情况下,它不足以达到效果,相当于没练钱白花,时间白费。你最影响的是什么?一个孩子感统出问题,4岁领来和14岁领来是否相同?如果居家干预每日练习,他可能两个月就解决问题,如果你一周去一次半年也没有解决,你错过了他最佳的干预期。今天先让家长们有一个高的认知,后期文章再聊怎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