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丧”现象越来越多,是亲情淡薄还是观念在改变?

时光煮雨者 2024-10-17 09:01:24

在当今社会,一种被称为“一日丧”的丧葬现象逐渐兴起。所谓“一日丧”就是一日生,一日死,一日葬,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追求快速简便的生活方式,连丧事都想“速战速决”。近日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参加亲戚葬礼的经历,人早上四点钟去世,六点钟通知亲戚,中午 12 点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一点多骨灰出来,随后大家去饭店吃饭,各回各家,一天时间,一个人的一生就此画上句号。还有网友说其公公半夜去世,早上火化后直接水葬,中午回到城里时酒席都散了。

人生就是这样,来了,走了,散了…!都是走个过场,不必在意细节,几辈之后就没人记得了。

不过现在很多人还是老传统,对于“一日丧”,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太快了,人刚咽气就拉去火葬,过于残忍。他们觉得人真正死亡时间是断气后 8 到 12 小时甚至更长,过早搬动火化,“亡人”会有巨大痛苦,因为神识还未离开。人还没冷了!只不过心脏不跳了!绝大部分细胞还活着!就烧太残忍了吧!这样的“一日丧”真的尊重逝者吗?是不是有点亲情淡薄呢?也有人觉得“一日丧”挺好,比如赞同蒙古族天葬理念的人,认为回归大自然,没有繁琐程序。符合时代!简也好,繁也罢,活着时无愧于心就行了!

其实对于“一日丧”我们不能觉得“一日丧”是人情薄凉。有的老人经历病痛折磨后去世,子女也很疲劳,他们尽孝了,把老人送走,总比那些生前不尽孝、去世后大操大办收份子钱的子女强。而且现代人时间、金钱、精力都耗不起,独生子女没有能力停丧三天,红白事都需要人帮忙,就算放上七天又能怎样,除了劳神费力什么都挽回不了。国家应该出台解决方案。还有网友认为,现在的丧事基本在欢乐祥和、吃吃喝喝中结束,过去那种悲伤凄凄惨惨的情况已不复存在,这是新形势下的重大变化。

新生事物总是这样的,适应会有一个时间和过程,以目前来看,更多的农村人对“一日丧”表示不满,认为太快了只能说明没有感情,就像完成任务一样虚假,甚至不如把遗产送给街道办或村委会委托他们办后事。但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不必在意细节,几辈之后就没人记得了,一日丧省得给儿女添麻烦,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越简单越好,不必搞得那么兴师动众。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就行了,人死如灯灭,思想永存心间就行了,何必把一具啥都不知道的皮囊放在家里连累活人?不仅是一日丧,而且除了至亲,其他人不通知,这或许是今后的趋势,你说呢?

“一日丧”现象确实引发了人们对丧葬方式、亲情观念以及社会发展的思考。未来“一日丧”是否会普及尚未可知,但无论何种丧葬方式,都应在尊重生命、符合时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活着时无愧于心,死后才能坦然面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