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华国锋

寄文三农 2024-11-08 06:56:35

有人说:他是个“老实人,正直人”。工作深入基层,体恤民情,深得群众拥护。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的领导人,但却是“昙花一现”。

华国锋本姓苏,单名铸。生于1921年的山西省交城县南关街。少时家世较为贫寒,7岁入南关小学读书,13岁毕业,进入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1937年毕业,应该算“中学文化水平”。

1938年初,参加山西省交城县牺盟会搞抗日游击队,从此改名华国锋,并以此名行世。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华国锋17岁。

次年,华国锋任中共控制的晋绥边区第八分区汾阳县牺盟会特派员,负责汾阳一带游击工作,这是华国锋在中共担任的第一个职务;1940年初,华国锋担任交城县工、家、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

1945年,华国锋任交城县委书记,是武装大队政治委员。这是通称“华政委”的由来,这一年,华国锋24岁。

1947年,华国锋调任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隶属晋中区委领导。据时任晋中区委副书记的刘光回忆:“华国锋是个老实人,好同志。那时华国锋给我的印象便是正派、老实。”

1948年冬,作为老解放区,华北各根据地都必须抽调大批干部随军南下,准备接收南方,且干部都可自动上升一级。这样,1949年1月,华国锋出任中共晋中第一地区委员会宣传部长,成为一名地级干部,这一年,华国锋28岁。

华国锋随军南下奉命接收湖南,但由于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均已配齐,因此,华此批南下干部级别都得降低,“往下压”,这样,1949年8月2日,华国锋被任命为中共湖南湘阴县委书记,兼武装大队政委。从此,华国锋在湖南工作20多年,直到上调中央工作。1951年6月,华国锋又调任湘潭县委书记。湘潭县是毛主席的家乡,以后毛主席曾多次回来过,而且与家乡亲朋好友常有家信来往,家乡,毛主席自然更有一份关怀,无疑能够更多地了解华国锋的情况,华国锋也正因此而得以结识毛主席,从而受到赏识、信任、提拔。

华国锋在湘潭县委书记任上,多次访问毛泽东故居,而且见来参观的人不少,就修了一条公路,使汽车直达毛主席故居,大大改善了此地的交通。1952年8月,华国锋升任湘潭地委副书记兼湘潭专署专员,1954年11月,华国锋出任湘潭地委书记,兼湘潭军分区第一政委和党委第一书记。

华国锋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55年6月中旬。毛主席此时在长沙小住,由于华已是地级干部,有机会得以见到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正着手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跃进, 在严厉批评邓子恢农业合作化运动要积极、稳妥的方针后,毛主席要求必须加快速度,尽早实现全国范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8月27日,毛主席代表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准备在国庆节前后,由中央召集一次有省市区党委书记和地委书记参加的中央会议,探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规划。后来到发展为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除正式中委、候补中委外,召集了许多有发言权、但无表决权的列席代表。

华国锋也是会议列席者之一,并在会上发言,介绍湘潭地区合作化运动的经验。对于家乡的合作化进程,毛主席表示满意并对华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这时,华国锋写了3篇有关合作化运动的文章,即《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依靠贫农》,这也引起毛主席的注意。毛主席觉得,湖南整个省的合作化运动不是很好,“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但湘潭地区在全国是处于前列上。因此在选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收入湖南6篇典型材料,内有5篇为湘潭地区,其中毛主席又为3篇写了按语。

1956年5月,华国锋升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主任,主管全省文教工作。

1957年11月,华国锋升任湖南省委统战部长;1958年7月,出任湖南省副省长,湖南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成为一名省级干部,这一年,华国锋37岁。

虽然华国锋已是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但是他仍关注着毛主席故乡湘潭。自1961年起,华国锋兼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

华国锋身为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却很少坐机关。他一次次下乡蹲点。

1962年3月21日,华国锋前往湘潭县清联大队蹲点,住在谷沙塘生产队贫农老大娘谈满家中。

不久,华国锋得知湘北岳阳县毛田公社那里曾大搞“三自一包”(“三自”即自留地、自负盈亏、集市贸易。集市贸易又称自由市场。“一包”指包产到户),后来,那里“批判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集体经济得到发展。于是,在1962年冬,华国锋来到毛田蹲点,把毛田树为湖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样板。

1963年春,当毛主席来到湖南,华国锋两次向毛主席汇报了毛田的情况。当时毛主席正在号召全国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很欣赏华国锋树立的这块“社会主义道路”样板。

毛主席曾问华国锋,从岳阳到毛田怎么走。华国锋回答说,将近有100公里,其中有几十公里不通汽车。毛主席笑道:“给我弄辆牛车,我坐牛车去也行啊!”

毛主席如此看重毛田,于是,华国锋又去毛田,组织写了总结文章,逐字逐句加以修改,而且把题目改成《可贵的革命干劲》。这篇文章在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上发表了。

华国锋自己还写了《贵在鼓劲》 一文,发表在1963年4月2日的《新湖南报》上。

紧接着,在1963年10月,华国锋带湖南干部到广东参观学习,写了《关于参观广东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毛泽东看了,又十分赞赏,为之写了批示,号召全党克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错误思想。毛泽东指出,虚心学习外省、外市、外区优良经验的态度和办法,是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的重要方法之一。毛泽东强调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要全党注意研究,定为制度,不但可以而且应当这样办。

这样,华国锋接连两次受到毛泽东的赞赏。

在1963年,华国锋还带领工作队前往毛泽东家乡韶山区永义公社蹲点,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4年,华国锋患病住院。他“每天下午坚持学习,形成制度,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把一同住院的几位负责同志组织起来,学习《毛泽东选集》四卷”。

从1965年起,华国锋担任总指挥兼政委,主持修建韶山灌区工程。这一工程是引涟水入韶山,改善沿途湘潭、湘乡、宁乡、双峰的农田水利。主干渠全长240多公里,引水灌溉100多万亩家田。华国锋几乎全走遍了干渠。为了这一工程,华国锋召集工程人员、民工、老农开了150多次“诸葛亮会”。

这一工程在1965年7月1日正式动工。华国锋为《韶山灌区报》第一期写下了这样的题词:“做出一个符合总路线精神的引水工程的好样板来。”

华国锋还为巨大的渡槽题写了“云湖天河”四个大字。这一工程,在10万民工的努力下,经10个月完成。这10个月里,华国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地上。

华国锋曾为1966年第一期《湖南文学》杂志“韶山灌区工程特辑”亲笔抄录了这样一首民歌:

高山顶上修条河,

河水哗哗笑山坡。

昔日在你脚下走,

今日从你头上过。

华国锋领导建设韶山灌区工程,又一次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文革”初期,华国锋受到一些冲击,但由于有毛主席的影响,华基本上平安无事。1967年8月上旬,“中央文革小组”作出决定,解决湖南问题,由周恩来提名,华国锋作为老干部成分被结合进“委员会筹备小组”领导成员。

1968年4月8日,湖南省革委会正式成立,黎原为主任,龙书金、华国锋、章柏森为副主任,华国锋主管农业。

华国锋出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之后,花费很大的精力抓“农业学大寨”。在1968年冬到1969年初,华国锋组织了湖南各地4万多农村干部前往山西大寨参观学习。

华国锋在湖南树立了新田县和安乡县作为“农业学大寨”的样板。毛泽东得知后说,你们南有新田,北有安乡,很好嘛!

从1970年7月起华国锋担任湖南“欧阳海灌区”工程的总指挥长兼党委书记。这是与韶山灌区同样浩大的水利工程。同时,华国锋还主持韶山革命纪念地的扩建工作。

在韶山,从1950年就开始修缮毛主席的故居(在“文革”中改称“故居”)。人们到韶山来,主要就是参观毛主席故居。1961年3月,毛泽东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前往毛主席故乡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渐渐觉得光是参观毛泽东故居还不够,于是在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建议下,在韶山修建“毛泽东同志革命实践活动陈列馆”(后来改称“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个陈列馆,选在离毛泽东故居一华里的引凤山下。

在“文革”中,成千上万虔诚的红卫兵以及参观者涌向韶山。1967年12月26日 一 毛泽东74岁诞辰,从长沙到韶山的铁路开通。韶山火车站树起了高达12.26米的毛主席塑像。象征着毛主席的生日12月26日。1969年华国锋主持再次修建“韶山革命纪念地扩建工程”。

1969年1月14日,华国锋还在长沙主持了“中国共产党湘区委员会纪念馆”兴建誓师大会。中国共产党湘区委员会是毛主席当年创建的,位于长沙清水塘。华国锋冒着零下四、五摄氏度的严寒,刨冰破土,为这一纪念馆奠基培土。

华国锋在湖南开展这些纪念工程时,反复强调,要无限忠诚于伟大领袖毛泽东。1969年4月,华国锋成为九届中央委员。

1970年12月,华国锋当选重建省委后的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同时兼任湖南省军区第一政委,广州部队政委。

1971年2月,毛主席亲自点名,调华国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担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主管全国农业、财政、商贸方面的工作,实际上是副总理的职务。

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成为中国历史上集党政军三大统的最高领导人。

本文参考西苑出版社《红色纪要》)

《全景文视》重温党史笔记之三十 2024.11.7.于龙城天水。

0 阅读:3